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44篇
  免费   1529篇
  国内免费   1918篇
测绘学   1155篇
大气科学   543篇
地球物理   579篇
地质学   5293篇
海洋学   909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774篇
自然地理   73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360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384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472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94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18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80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56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48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3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941.
结合工程实例,对在空旷平坦的地块进行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时,利用RTK技术进行细部地物测量,辅以工程放样的方法测量地形点,并对测图作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42.
通过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实际从测绘保障的方式、职能、方法等方面进行剖析,总结了大数据时代测绘保障的重点,目的是探索大数据时代测绘保障的新方向,为提高测绘保障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3.
我们正在逐步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必定会对各个领域中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阐述了大数据给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44.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从区域合作视角,展开服务业发展收敛性研究.包括阐释服务业发展收敛的内涵、与经济增长收敛的关联、服务业发展的收敛机制,以及分析服务业发展收敛的模型与指标选择,并最终运用所构建的方法,对CEPA实施后大珠江三角洲的金融业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2004-2008年该区域金融业发展呈发散趋势.这一结果与近年来以其他方法与指标检验金融收敛性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证实了基于经济增长收敛理论及分析模型的服务业发展收敛研究思路与分析模型具有可信性与可行性,亦从一个侧面对大珠三角金融合作的成效作出了评判.  相似文献   
945.
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促进与局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不仅快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将科学研究不断引向新的高度。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经济地理学与当前大数据建设和发展趋势具有高度一致性,大数据的发展对丰富和完善人文—经济地理学势必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学科思维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梳理和分析了目前大数据在人文—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内部空间研究、交通与消费行为、社会空间与社会网络研究中的最近进展,以及大数据对参与式研究和决策平台的作用。着重剖析了大数据对人文—经济地理学数据获取,研究思维与范式,研究内容、研究时空尺度与研究目标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与存在问题,特别是由于大数据自身发展的不完善,在数据收集特别是数据属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缺乏理论基础将会使得大数据与实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同时,数据本身也不能替代研究者思维和决策过程。因此,人文—经济地理学者应该科学对待大数据所带来的机遇,弥补和丰富以往发展中的短板,即完善学科数据建设、建立大数据应用较为完善的研究方法体系,促进跨域数据整合和跨域研究,以及推进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转变。  相似文献   
946.
据大柴旦湖底低品位硼矿组成特点,设计二次加分解剂、二次过滤制取硼砂工艺,具有硼矿分解率高、副反应少、硼总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7.
2013年5月,在乌梁素海湿地的明水区、湖中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区、人工芦苇区(弃耕26 a)和弃耕芦苇区(弃耕3 a),采集0~40 cm深度的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研究土壤的有机碳组成[颗粒有机碳(POC)和矿质结合有机碳(MOC)]和碳储量。乌梁素海明水区的平均水深1~3 m,生长着沉水植物;湖中芦苇区水深约1 m,自然生长着野生芦苇,常年淹水;弃耕芦苇区为2011年农田退耕后形成的芦苇沼泽,季节性淹水;人工芦苇区的芦苇于1988年种植,季节性淹水。结果表明,明水区和湖中芦苇区表层土壤(0~10 cm深度)的总有机碳含量(15 g/kg)明显高于弃耕芦苇区[(2.60±0.33)g/kg]和人工芦苇区[(6.29±0.75)g/kg]。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人工芦苇区、明水区和湖中芦苇区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含量都在减少。弃耕芦苇区各深度土壤的总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都相对最低。湖中芦苇区表层土壤的颗粒有机碳含量[(6.96±3.02)g/kg]最高,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颗粒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快。除弃耕芦苇区外,其他采样区土壤(沉积物)的矿质结合有机碳含量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在10~20 cm深度变化最明显,与颗粒有机碳含量垂直变化相似。明水区沉积物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占总有机碳含量的比例相对较低,表明其碳库最稳定。各采样区土壤(沉积物)不同组分有机碳含量与有机氮含量显著线性相关,TOC/TON、POC/PON和MOC/MON平均值分别为11.0、12.8和10.2。明水区沉积物总有机碳的储量最高(3.93 kg/m2),其次为湖中芦苇区(3.48 kg/m2)和人工芦苇区(3.18 kg/m2),弃耕芦苇区土壤总有机碳的储量仅为1.87 kg/m2。各采样区土壤(沉积物)的矿质结合有机碳储量都占较大比例,分别为80.2%(明水区)、67.9%(湖中芦苇区)、78.3%(人工芦苇区)和68.8%(弃耕芦苇区)。如果沼泽化导致明水区退化为芦苇沼泽,乌梁素海湿地的碳库损失将达到0.45 kg/m2。  相似文献   
948.
《西部资源》2015,(2):36
<正>近日,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微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这进一步加大了服务型国土部门建设力度,拓宽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渠道,同时利用新媒体更广泛地宣传国土工作。"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官方微信由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发布信息和管理维护,主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广大微信群众提供时政热点、国土动态和政策法规等。锡林浩特市国土资源局将进一步优化公众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官方网站、微信等新媒体搭建与群众的"通  相似文献   
949.
矿区位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苏家店乡大窝铺——金秀营子一带,通过对矿区的野外地质施工,确定以下三个找矿标志和两个找矿方向。找矿标志:(1)地质标志:大窝铺区找矿标志为北东向断裂带,铁锰染、硅化、黄铁矿化发育地段;金秀营子区找矿标志为绿泥石化——高岭土——裂隙构造破碎带,地表具有褐铁矿化;(2)地球物理标志:金秀营子区内进行了1∶5000激电扫面测量,圈出一条走向为南北向的异常带IP1。该激电异常的规模、形态与矿化蚀变带吻合,依据异常特征,认为该异常可能是由深部含Ag、Pb、Zn等金属硫化物的极化体引起;(3)地球化学标志:综合两个钻孔化探原生晕异常情况,成矿元素垂直分带大致为:上部Au、Ag,中部Ag、Pb、Zn,下部Zn。从相关系数矩阵表分析,Mn元素与Sb和Hg元素相关性较强,认为本区地表的Mn矿化和Mn染对找矿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找矿方向:(1)矿区各蚀变带矿化的强弱顺序:强绿泥石化带→绿泥石化带→硅化绢云母角砾岩带→石英网脉带→糜棱岩化带,因此在本区以寻找绿泥石化带与硅化绢云母角砾岩带为主要找矿方向;(2)主要针对研究区圈出的激电异常IP1,进行深部钻探验证,该异常处于矿化蚀变带上,可能是由深部含Ag、Pb、Zn等金属硫化物的极化体引起。  相似文献   
950.
西藏大冈底斯北部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近年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大调查的资料与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研究获得的系统、详细的矿产资源资料,编写论述了西藏大冈底斯北部(包括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北冈底斯成矿带、中冈底斯成矿带三个成矿带)的矿产地质特征及成矿分布规律与成矿系列。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包括燕山早期(洋盆形成时期,如东巧铬矿)及燕山中晚期(陆内俯冲挤压时期,如屋索拉金矿)岩浆作用有关矿床成矿系列和那曲-洛隆盆地与喜马拉雅期流体作用有关(如纳多弄铅矿)矿床成矿系列;北冈底斯成矿带矿床主要分布在申扎—嘉黎一线的北部地区(亦称冈底斯北矿带),包括玉古拉镍矿(燕山早期,岩浆岩型)、舍索铜矿(燕山中晚期,矽卡岩型为主)、尤卡朗-昂张铅矿(燕山中晚期,热液型为主)、俄龙呷砷矿(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流体-改造型为主)四个地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系列;中冈底斯成矿带包括近东西向两个成矿亚带,北边为革吉-雄巴-文部成矿亚带燕山中晚期(如尕尔铜金矿)及狮泉河-申扎弧-盆系演化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矿床成矿系列,南边为朗久-塔诺错-纳木错成矿亚带喜马拉雅中晚期(如甲岗钨钼铋矿)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