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31.
L波段雷达低空低仰角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新一代L波段测风雷达的测风原理,探讨了海岛测站在大风、台风天气雷达低仰角探测中,低空难以实现角度自动跟踪与近距离抓球等问题。阐述了丢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以个例分析来说明低空低仰角丢球、旁瓣球的特征。提出在地面风速大的情况下,低空低仰角丢球可利用风速判断仰角范围、配合下风方位帮助抓球。总结L波段雷达的探测经验,为台站灵活使用L波段雷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2.
火箭增雨作业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半年用火箭对对流云进行增雨作业,对于抗旱和增加水资源都有重要价值。通过对人工增雨火箭性能和北京地区降水、0℃层高度等天气条件分析,认为火箭作业要选准作业时机,发射仰角根据0°C层高度和射界民居情况确定,一般应掌握在55°~75°之间为宜。作业用弹量根据冷云厚度确定,如厚度6 km左右时,用弹量为4枚。针对一次火箭增雨作业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通过一次利用WR型增雨防雹火箭进行消雹的作业过程,对作业过程及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利用WR型增雨防雹火箭消雹作业应该掌握的技术要点。认为WR型增雨防雹火箭具有催化面积大、机动、灵活、快捷、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
35.
36.
福州SA雷达经过调整常规观测模式采用超低仰角进行扫描,这样可以改进常规观测模式的不足,如远距离和底层探测能力、台风预警预报等,但也易受海浪回波等非气象回波的影响。这些非气象回波会对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及其他产品造成污染,所以必须进行自动识别、剔除。分别对超低仰角与常规观测模式仰角下收集到的海浪回波做特征统计分析对比,并利用常规观测模式下的海浪回披识别算法对超低仰角层下观测的海浪回波进行识别。通过特征统计分析及识别结果表明:海浪回波算法识别参数(TDBZ、SPIN、TVDBZ、MDVE)统计特征均无太大变化,利用常规模式下海浪回波识别算法能很好地识别超低仰角下的海浪回波。通过上述验证分析得出:利用常规观测模式下的海浪回波识别算法应用在超低仰角下进行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7.
景兆骥  康晋明 《北京测绘》2012,(5):75-77,80
许多大型工业厂房室内天面吊挂装置,在安装施工中,对其标高有一定的精度要求,但因厂房天面吊挂装置的测量仰角过大,测量人员和仪器设备不能到达测量目标,采用有协作目标的传统测量方式很难对该类目标进行标高测量。本文介绍的多种测量仪器联合作业的方案,实现了在地面上对该类空中物体进行标高测量。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一次单独测风记录的分析,探讨高空探测业务中异常记录的判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39.
在高山的山顶上, 利用GPS接收机跟踪低仰角和负仰角的GPS卫星信号, 即山基GPS掩星观测, 该技术可以获得低层大气折射指数剖面。2005年8月1—29日, 在河北雾灵山 (40.60°N, 117.48°E, 海拔2118 m) 开展了山基GPS掩星观测实验, 共获得576 h的原始观测数据, 跟踪到掩星事件共1136次, 其中621次上升掩星事件, 515次下降掩星事件, 平均每小时观测到2次掩星事件, 经反演成功获得939个大气折射指数剖面。分析结果表明:山基掩星事件发生时间 (地方时) 大体呈平均分布; 山基掩星事件持续时间大部分在15~20 min; 山基掩星事件跟踪最低负仰角分布的峰值出现在-3°~-2.5°之间, 所跟踪到的最低负仰角达到-4.994°, 出现在正南稍偏东方向; 下降掩星事件的最低仰角分布明显低于上升掩星事件的最低仰角分布。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山基掩星观测每天可为低层大气环境监测提供大量时空分布的折射率数据, 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改进新一代天气雷达低层探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金红  陈大任  王曙东 《气象》2013,39(4):494-499
为进一步改进新一代天气雷达低层探测性能和提高风暴顶高的准确性,利用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Mission)地理信息数据,研究和设计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体扫模式,主要是增加中低层仰角数和负仰角,以提高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低层探测能力。选取福州、龙岩两部雷达为例来计算降水模式的仰角,得出两部雷达新的观测模式VCP12。通过观测试验表明,增加低仰角或负仰角后,能够提高雷达的低层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