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6篇
  免费   812篇
  国内免费   726篇
测绘学   306篇
大气科学   1019篇
地球物理   833篇
地质学   1491篇
海洋学   394篇
天文学   98篇
综合类   329篇
自然地理   12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5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3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于1990年6月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一水池中采到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溞,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它的生长和种群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性成熟时间与水温的关系为,雌性(10-30°C):h=8072t-1.313r=0.985, P<0.01);雄性(5-25°C):h=1074t-0.855r=0.9844,P<0.01)。在20±1°C条件下,其体长增长模型为:lt=3.334-2.7345e-0.1117t。龄期(x)与年龄(t,d)的关系为:雌体:t=0.07169x2+1.3808x-1.7361;雄体:t=0.8425x2+2.534x-1.8600。内禀增长率(rm)为0.4076。种群增长呈“logistic”型,其方程式为:y=3625/[1+e(3.848-0.164t)]。  相似文献   
992.
变速成图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研究了地震速度和变速成图传统方法中影响成图精度的主要因素 ,指出了传统方法中造成误差较大、准确性较低的原因。从解决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了相应的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方法 :通过提高叠加速度分辨率 ,利用模型层析法或模型反演法实现叠加速度到层速度的转换 ,建立空间速度场 ,速度校正和时深转换。实际资料应用表明 ,该方法提高了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精度 ,解决了山前高陡构造以及低幅度构造地区的变速成图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对法国Douarnenez海湾拟庸鲽Pleuronectes platessa L.的食性进行了研究。依据一些常见的饵料指标,多毛类动物和双壳类动物为拟庸鲽的主要饵料;饵料双壳类动物贝壳厚度上限随着捕食鱼类的增长而提高。对拟庸鲽种内营养关系的对应分析表明,基本饵料的刚性和易捕性与捕食鱼类的体长关系密切;同时也揭示,某些鱼类食性综合指标并非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4.
眼斑拟石首鱼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波  毛兴华 《海洋通报》1997,16(5):36-42
本文研究了眼斑拟石首鱼生长的特性以及外界因素对共生长的影响。未成熟鱼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0.0123SL^3.0511,成熟鱼其关系为W=0.0042SL^3.2422;此鱼幼鱼全长与体长呈直线关系TL=1.1506SL+0.2866。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鱼的生长快速,平均最大生长率达4.88g/d。在海水养殖中起鱼死亡的临界DO值为2.0mg/km^3左右。我国北方养殖一年鱼的体重可达500g,南  相似文献   
995.
微藻是水产养殖动物终生或特定发育阶段的饵料(或饵料的饵料)作为重要基础之一,很大程度上支撑着水产养殖产业。目前,在水产育苗过程中,由于生物污染和气候等原因,时常出现饵料微藻数量不足现象,人们不得不选用人工饲料代替,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产养殖业发展。同时,微藻饵料质量的优劣也直接影响着水产动物孵化率、成活率及生长率等,也决定着水产养殖的成败。因此选择生长快、颗粒大小适宜并富含营养物质的饵料微藻是水产养殖的基础。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水产饲料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对海鱼和对虾影响效果明显(陈晓林等,2004刘镜恪等,1997,2002,2004,2005,2001; Liu et a12002,2004;邱小琮等,2004)多数海洋微藻具有增加ω3和ω6系列脂肪酸链长和去饱和能力,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多的 生物类群(樊云真等,1998;李文权等,2003;刘建国等,2002),在水产中,微藻饵料的缺乏常常成为限制水产动物育苗的关键因素,因此提供优质海洋微藻饵料是促进水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微拟球藻是海洋微藻大眼藻纲中的主要种群(Hibbeed,1981),能高产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EPA)(Zou et al,1999;魏东,2000;王秀良,2002)并具有生长迅速、细胞颗粒小(Hu et al,2003)的特点。作者利用微拟球藻培养轮虫,投喂牙鲆幼苗的实验数据显示,该藻培育的轮虫对牙鲆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刘建国等,2007)。 本文作者利用微拟球藻在天然海水中的人工优化配方以及光温等重要参数、总结出优化培养模式,利用不同光生物反应器对优化模式进行了高密度培养验证,并研究了比生长速率与生物产量等问题,为该藻的海水饵料培养和水产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根据1981—1985年的调查资料,对黄、渤海区几种颇具生产潜力的鱼种,诸如远东拟沙丁鱼、日本鲳鱼、黄鲫鱼、青鳞鱼等分布及其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就不同初始种群密度及食物密度等因素对海洋纤毛虫巨大拟阿脑虫(隶属纤毛门,盾纤目)的种群自然增长率(r)及世代时间(G)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初始种群密度与r值呈负相关,与G则呈正相关,初始密度为1ind/ml时,r值达最大值2.61/d,G值则为最小值为0.29d;r值随食物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食物密度为2.8E+08ind/ml时,r值达最大值为2.07。同时讨论了种群自然增长率和世代时间之计算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8.
首次从患溃疡病的养殖红抉石首鱼(Scinenops ocellata)病灶和肠、肝、肾等处分离到多株细菌,发现其中两析经注射和创伤感染后,能引起体表溃疡,肠道积水等症状,与自然发病表现类似。经过生理生化鉴定为弧菌科(Vibrionacea)篱万氏菌属(Shewanella),进一步用16S rDNA扩增测序鉴定该菌为海藻施万氏菌(Shewanella algae),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TCBS生长,产硫化氢,嗜盐,不利用葡萄糖产酸或产气,也不发酵其他糖类产酸;蛋白酶,硝酸盐还原酶,氧化酶阳性;具有较强的溶血活性。利用作者研制出的PCR检测试剂盒,对海藻施万氏菌进行了快速的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999.
海上勘探地震采集的数据中低频率成分常常受到外部环境噪音的严重干扰。如何有效地剔除噪音 ,拾取更多的地震数据中低频成分。本文从分析地震仪器低频响应入手 ,得出了地震系统与电缆噪音的一些内在联系 ,就如何有效地压制外围环境噪音等问题 ,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为野外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报道了1993—1994年采自养殖水体中的一种海洋盾纤类纤毛虫,经鉴定系拟尾丝虫属一新种。文中对其形态学做了综合描述。指出该种可生存于多污低氧环境及贝类外套腔内并可构成对养殖动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