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4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31.
堤坡可靠性设计极限状态方程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陈谦应 《岩土力学》1995,16(3):13-21
简述了可靠性分析的“JC”法。介绍了几种典型堤坡稳定分析模型的极限状态方程,通过示例的计算对几种稳定模型可靠性分析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并对有关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232.
本文对某国道路堤试验段的击实试验及辗压试验成果进行了讨论,同时探讨了试验段的压实度问题。  相似文献   
233.
234.
针对河南某岩石碎渣高填方路堤,提出了夯击能1000kNm、虚铺厚度1.5m的强夯施工工艺,对试验段进行了现场检测:地质雷达波形较好地反映强夯后虚铺层厚度的减小幅度,并可判断强夯水平有效加固范围为4m,瑞利波速沿深度变化比较均匀,平均值达到了310ms-1,重型动力触探结果表明试验段达到中密程度,灌水法测得的固体体积率都达到了83%以上,上述检测结果说明强夯的加固效果比较理想。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将夯锤简化为刚性体,通过施加竖向初速度的方式模拟了强夯作用,结合雷达测试结果,认为夯沉量20mm可作为强夯的有效加固范围,最后模拟了存在涵洞结构物的路堤的强夯作用,指出涵洞上方路堤厚度必须达到8m以上,才能保证强夯安全作业。  相似文献   
235.
基于平均降雨量的路堤稳定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瑞钢  闫澍旺  邓卫东  鲁航线 《岩土力学》2004,25(11):1733-1738
基于平均降雨量概念,考虑降雨的随机性,用改进的JC法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MCSM)对公路路堤结构边坡进行了可靠度稳定对比分析,且考虑了随机变量为相关任意分布的情况编制了相应程序。根据实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路堤边坡土体因降雨而引起的饱和度变化对土体强度参数的影响;此外,对路堤稳定敏感性因素及其可靠度的一些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36.
襄荆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堤填筑施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现有施工规范还较难保证膨胀土路堤的填筑质量,通过多种施工参数组合的现场路堤填筑试验,提出了中膨胀土用于填筑高速公路路堤的施工工艺参数,为高速公路的施工质量与进度控制提供了有意义的指导。  相似文献   
237.
填方路堤在堆填碾压夯实后自然状态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在先期施工与后期公路运营期间,受工程荷载、动荷载等多因素作用将会出现大量变形破坏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某填方路堤边坡为例,运用室内物理模拟技术探讨研究工程荷载诱发填方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填方体在上部不断施加堆载后,坡体内部应力条件改变,产生不均匀沉降现象。填方体边坡变形破坏主要受控于填方体在加载过程中坡顶堆载处拉应力的集中与坡体内剪应力的集中程度,潜在滑动面沿张拉裂缝延伸方向扩展,同时在堆载体下部逐步过渡为压剪塑形带,两者逐步贯通并向下部扩展延伸,最终产生边坡整体变形破坏。其变形演化机制为:堆载作用下坡体内部应力重分布→堆载区边缘张拉裂缝形成并扩展、堆载体下部产生压剪塑形带→张拉裂缝、压剪塑形带贯通形成滑动面→推力作用下整体滑动,此变形为典型的蠕滑-拉裂式滑坡。此研究可以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38.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临界高度数值计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堤的修建, 改变了原有天然地表的热平衡条件, 从而引起了路堤下多年冻土上限位置的变化. 为了确保铁路路堤完成后, 在考虑全球气温升高的条件下, 未来50 a中多年冻土上限不发生下移, 采用有限元的分析方法, 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粗颗粒填土路堤的临界高度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得到了不同年平均气温条件下路堤的上下临界高度值, 并从中找到以铁路正常运营50 a为限, 路堤临界高度存在与否的年平均气温临界值为-3.5 ℃. 分析发现, 无论是修筑高路堤, 还是低路堤, 地温均呈上升趋势, 冻土处于退化状态.  相似文献   
239.
不同加载方式下路堤沉降性状与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从考虑土体流变的本构关系出发 ,证明了瞬时加载、线性或者近似线性加载和分级加载情况下路堤沉降的性状 ,提出了从数学上能满足各自变形特征的预测模型 ,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了在不同条件下采用不同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40.
路堤下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软土地基的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军  陈昌富 《岩土力学》2011,32(10):3014-3018
路堤或堤坝工程中土工合成材料加固软土地基得到广泛应用,但其计算方法仍有不足之处。从极限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引入滑移线法来改进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出一种新的地基极限分析方法,并基于推导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把路堤破坏宽度作为变量,求解出路堤极限高度。工程实例对比分析表明,路堤极限高度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不大。其研究结论为软土地基路堤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