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836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40篇
地质学   2154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东亚岛弧地形横剖面与板块运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东亚岛弧横剖面形态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弧前的构造应力的分析,作者认为,东亚岛弧形成于板块东移的构造环境中,横剖面形态存在两种基本类型即内缓外陡型和内陡外缓型,这两种不同的横剖面具有不同的弧前应力,前者表现弧前挤压,后者表现弧前引张,这反映地貌形态与构造应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2.
本文就弧后盆地及其形成的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简要地讨论,认为在岛(山)弧后方除现今所通称的弧后盆地以外,尚可存在广义上的弧后盆地。它们远离弧体位置,但由于俯冲带的远端“抬头”,同样可引起地壳的裂陷,其构造作用叠加于先期断陷带之上。  相似文献   
33.
34.
由于世界金属价格的下跌、联合国海洋法会议规定的繁琐条文以及对结核采矿可行性过于乐观的设想 ,使得勘探深海锰结核的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随后注意力又集中到海山的富钴锰结壳上。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人们寄希望于一些长期的计划以确立深海锰结核采矿的可行性。这些计划则需本国政府的大力资助。近年来海底热液矿物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自1 983年以来 ,一些学者就对离散板块边缘的海底热液矿物资源潜力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其中对红海中部亚特兰蒂斯二号深海海底的沉积物矿产进行过有关其商业潜力的最详细评价。该矿床是迄今已知海洋规…  相似文献   
35.
36.
1∶25万和龙市幅、汪清县幅等九幅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显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残存着数条元古代-古生代不同时期的构造岩片,这些构造岩片均经历了强烈的变形改造及变质作用叠加,记录了增生型造山带在不同演化阶段热-动力学条件。吉林东部华北板块北缘陆缘活动带东段内元古代-古生代构造地层单位的确定,对探讨吉黑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构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映秀(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8级大地震,而后发生万余次余震,其最大震级为6.4级.此次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地震.通过构造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是构造地震,主要受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活动控制.它是一种板内地震,其动力来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成都平原处于稳定地块中,尽管离震中较近,然受地震的影响有限,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38.
区域成矿研究从简单到复杂,从地表到地壳深部,现在已经向众多学科,纵深领域渗透。壳幔作用是现代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关注点。本文对壳幔动力作用与区域成矿关系进行探讨,分别讨论了俯冲、底侵、拆沉和地幔柱对区域成矿作用的影响和作用。初步建立了深部动力作用与区域成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区域成矿的深部机理和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事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中国东部至少自侏罗纪开始就一直处于俯冲大洋板块之上,但是有关俯冲板块对其影响程度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最近的研究表明,太平洋海山岛链的时空分布显示太平洋板块的漂移方向曾发生多次转折,这些转折与白垩纪中国东部的构造演化和岩浆事件有着密切的时空耦合关系。从时代和力学性质上看,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中国东部中生代的盆地演化和郯庐断裂活动等重要地质事件。这些认识为理解中国东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包括岩石圈减薄的机制、郯庐断裂的演化,以及燕山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等。本文重点分析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的对应关系。在125~140Ma太平洋板块向南西方向俯冲,造成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卸载上涌,发生减压部分熔融;约125Ma,太平洋板块漂移方向发生了大幅度转折,形成安第斯式的俯冲挤压,岩石圈停止减薄和减压部分熔融,出现岩浆宁静期。随着俯冲的深入,到110Ma前后俯冲板块后撤,形成弧后拉张,岩浆活动又重新开始。  相似文献   
40.
藏东八宿地区泛非期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出露于藏东八宿县同卡地区,是藏东地区首次发现的泛非期花岗岩.卡穷微陆块呈岩片状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卡穷岩群构成卡穷微陆块的主体,卡穷岩群是由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大理岩、黑云斜长变粒岩、退变榴辉岩等组成的构造地质体.卡穷细粒黑云母碱长花岗岩获得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507Ma±10Ma,为泛非事件的岩浆活动记录,进一步证实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以南是泛非期基底,为解决青藏高原南部的构造演化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