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5篇
  免费   745篇
  国内免费   1108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09篇
地质学   2880篇
海洋学   37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53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4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峨眉山玄武岩的地幔热柱成因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根据峨眉山玄武岩的岩石组合、岩相学特征将峨眉火成岩省分为盐源-丽江岩区、攀西岩区、贵州高原岩区和松潘-甘孜岩区。通过对研究区二叠世的区域地质背景和古地理环境的分析,对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与地幔热柱的关系及其火山喷发的大地构造背景进行了进一步系统归纳和总结。根据地层学关系大致确定峨眉山玄武岩的主喷发期是阳新世(中二叠)晚期-乐平世(晚二叠)早期,时限大致为259Ma-257Ma。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幔标准化曲线特征与OIB基本一致,反映出其成因与地幔热柱活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伸展变质核杂岩(mcc)的基本特征包括:(1)缓倾至中等倾角的具有大规模位移的(几十千米)区域至准区域性延伸的主拆离断层;(2)与断层相关的糜棱片岩和片麻岩下盘(包括可能出露更深层次的非糜棱化结晶岩);(3)上盘上地壳基底岩和/或表壳岩层.关键的一点是,所有变质核杂岩是沿地壳深部(大于10~15 km)大型拆离断层大规模地壳伸展和地壳切除(缺失)的产物.我们认为,地壳剖面无大规模缺失的以基底为核的穹隆状杂岩不是一般构造定义上公认的变质核杂岩.变质核杂岩形成于同缩短期和缩短期后的多种构造环境中.由于前期或同期的缩短作用,变质核杂岩似乎都发育在地壳强烈增厚的区域.绝大多数(但显然并非全部)变质核杂岩都与岩浆作用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变质核杂岩起控制作用的拆离断层一般生根于中地壳或直接位于石英变为晶质塑性的韧脆性转化带下的深处,但有些拆离断层切穿大部或整个地壳.大多数变质核杂岩总体上具有不对称或简单剪切的构造几何特征,但有些变质核杂岩呈现较为对称的边界拆离断层.  相似文献   
83.
岑卓玲 《广西地质》2002,15(4):62-64
文章总结了梧州市常用的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在以花岗岩残积土为桩基持力层时施工中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深圳市HB大道局部软基处理段沉管砂井法与换填法处理的技术经济比较,得出沉管砂井法优于换镇法,建议该段软基处理采用沉管砂井法。  相似文献   
85.
以宁波小港综合市场基础工程的方案选择为例,介绍了沉降控制设计理论在基础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沉降实测结果表明,沉降控制设计理论是合理的,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并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该工程基础设计为软土地区地表缺失硬壳层情况下的沉降控制设计理论应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86.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特征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块运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中国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古生代以来板块运动的必然产物。济阳坳陷属于渤海湾盆地的一部分,所以研究其演化特征必须要了解渤海湾盆地的形成。济阳坳陷所处的区域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古生代华北板块总体上以升降运动为主,但由于北缘长期处于活动大陆边缘状态,东南缘又经历了多阶段的板块构造演化,其开合作用造成了华北内部地壳较弱的挤压变形;中生代的裂前拱起和初始断陷阶段,济阳坳陷已初具雏形;新生代是济阳坳陷的强烈构造运动阶段,此时板块运动形成了盆地大体框架后,经过地幔波状运动的内部改造便形成了当今四凹六凸“北断南超”的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87.
依据 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成果 ,认为碧口增生体内部具“三层式”结构特点 ,在对碧口增生体内部物质组成、变形、变质特征及形成时代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 ,将碧口增生体的形成和演化划分为 5个阶段 :沟、弧、盆体系形成发展阶段、板块碰撞造山阶段、陆内伸展和陆盆形成阶段、陆内逆冲推覆造山阶段、断块活动和差异性抬升阶段。  相似文献   
88.
新疆伽师及邻近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 .各地块运动速率不同 ,平均应变率为 0 .0 4× 10 - 6 /a .  相似文献   
89.
青藏块体7级地震相互关系研究初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910年以来缅甸转换构造区、滇西南旋转构造域等区域的7级地震与青藏块体7级地震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青藏块体7级地震之间具有明显的时空关联性;地震活动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时间上的成丛性、空间上的迁移性及丛内迁移的有序性;大部分地震丛以缅甸转换构造区或滇西南地区7级以上地震为牵头地震,沿两条路线向南北带及西藏地区迁移,具有较为完整的活动图像。  相似文献   
90.
根据佩枯错-普莫雍错48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波场特征识别的来自Moho界面反射及壳内界面反射震相, 通过正演拟合解释藏南地区近东西向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 结果显示: 该区地壳厚度东西向变化显著, 分别以定日西、定结东为界呈现“块体三分”格局, 西段Moho界面埋深为71 km, 中段约76 km, 东段约74 km; 上地壳底部深度20~30 km左右处存在一低速层, 其厚度沿东西向急剧变化, 即从西段的20 km减薄至东段的6 km左右; 地壳内纵、横波速度变化剧烈, 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跳跃式周期性变化. 下地壳物质低波速与3条近南北向活动正断层的存在可能是伴随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下地壳物质“拆沉”、地壳增厚与物质东西向“逃逸”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