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52篇
海洋学   10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烧锅营子金矿石英的化学成分和热发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菲 《贵金属地质》1998,7(1):43-47
  相似文献   
82.
广西横县南乡金矿区是广西金矿储量达中型的少数矿区之一;所处区域构造位置独特,赋矿层位新,地表岩浆岩出露少,导矿构造规模较大,容矿构造发育,金矿石矿物成分简单,矿石类型多样,矿体形态较复杂;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为主;金与砷汞元素关系较密切。石英脉矿物与包体碳、氢、氧同位素、包体成分,温度等表明主成矿过程具有低温热卤水活动特征;成矿具有多期性,时代较新,为白垩系晚期至第三系早期;金矿成矿阶段与矿物生成  相似文献   
83.
我国某地的碳酸钙镁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贵  张月明 《地球化学》1975,(4):285-290,i005
碳酸钙镁矿是分布比较广泛的一种表生成因的碳酸盐矿物。外观与菱镁矿颇相似并密切共生,二者极易混淆。它不仅分布在一些矿床的氧化带中,同时也分布在一些岩石的风化壳中。自1953年由G.T.福斯特(Faust)报道了美国内华达州卡廉特地区的克里克菱镁矿床中的碳酸钙镁矿以来,相继在美国、苏联、法国、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地的  相似文献   
84.
虽然全球对矿产的需求不断加大,而近年发现的高质量矿床却在不断减少。目前正在寻找的矿床大多属于复合式矿床,目标元素丰度低,通常与细粒多相矿物组合半生,或者产在亚微粒颗粒中,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矿石处理效率和回收率。了解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结构特征,有助于调整甚至改变矿石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香蕉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鉴定了22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十七烷、二十一烷、二十八烷、三十四烷、10-甲基-十九烷、3,7,11,15-四甲基十六烷、十五烷基环己烷等,占整个挥发性物质的61.45%;其次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占总挥发性物质的14.74%。确认了C20H42同分异构体。  相似文献   
86.
87.
88.
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中蜕晶质化锆石微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系统研究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中蜕晶质化锆石各部位的成分特征、结构变化和蜕晶质化程度间的关系,定量评测了放射性衰变对锆石不同部位结构的影响程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此锆石为铪质锆石,具有明显的环带,其中核部U、Th含量高,边部U、Th含量低,而且锆石破碎区富含非化学式元素Ca、Al、P等,表明此处为锆石的薄弱区,已发生热液蚀变。拉曼光谱特征和锆石的辐射剂量值都表明,锆石核部发生了中度-高度的蜕晶质化,且由于热事件发生退火,辐照损伤程度得到一定的愈合;而边部晶体结构保持较好,只局部出现点缺陷和零星非晶质区。  相似文献   
89.
90.
On the basis of the petr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ock assemblages, petrochemistry, REEs, trace elements and geotectonic settings, 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volcanic rocks in the Late Permian-Early Triassic (P2-T1) volcanic rocks distribute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ocean-ridge/oceanic island basalts in the Chiang Mai belt. The volcanic rock assemblage is basaltic andesite-andesite-rhyolite. The volcanic series is dominated by the calc-alkaline series, with the tholeitic series coming nex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volcanic rock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Al2O3; the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are of the LREE-enrichment rightward incline type; the large cation elements are highly enriched, and the volcanic rocks are generally enriched in U and Th and depleted in Ti, Cr and P. The petrochemical plot falls within the field of island-arc volcanic rocks, in consistency with the projected points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volcanic rocks in the Lancangjiang belt. These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volcanic rocks, together with ocean-ridge/oceanic island-type volcanic rocks in the Chiang Mai belt, con-stitute the ocean-ridge volcanic rock-arc magmatic rock belts distributed in pairs, indicative of ea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oceanic crust in the Chiang Mai belt. This resul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pa-leo-Tethys in the Chiang Mai be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