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5篇
  免费   660篇
  国内免费   2029篇
测绘学   424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98篇
地质学   5194篇
海洋学   22篇
综合类   419篇
自然地理   32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189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33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5篇
  1939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在综合分析黄衢高速公路K20 500~K21 000段地质及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外徐塘大桥桥位区的岩溶发育情况及其分布特征,并对本区岩溶发育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岩溶主要发育在河道内,发育程度一般,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42.
论文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应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元-磨公路K235 160~600段高堑坡地质条件、病害发生机制和诱发因素。堑坡所在区域位于红河深大断裂与哀牢山深大断裂所夹持的哀牢山褶皱带内,属强烈侵蚀切割的低中山区,河流下切严重,河流阶地不发育。南溪河及其支流小曼萨河、叉河依附于不同时期生成的构造发育而成,堑坡位于小曼萨河注入南溪河的交汇部位小曼萨河的左岸。小曼萨河及南溪河所夹持的山体,尤其是堑坡所在的部位,已严重破碎、松弛,岩石似大块石堆垒状,坡面上的树木均明显地向小曼萨河方向倾倒。经地质力学配套分析,堑坡所依附的山梁形成于红河深大断裂生成期(γ4),堑坡岩体受多期构造活动的作用,其中NW65/°SW64°及NW63/°SW35°两组倾向临空的构造面控制坡体的稳定。堑坡具备发生变形破坏的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由于组成坡体的岩土强度不足而引起既有构造面的大型坍塌。连续降雨及温差是诱发因素。基于目前国内边坡防治技术、施工能力,提出了以“治”或“避”为主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湖北水江坪河水电站河湾地块寒武系下统龙王庙组上段(∈21l)单斜岩溶含水系统的水动力、温度、水量均衡以及岩溶发育特征分析,提出在单斜岩层中存在2层岩溶结构和2层岩溶水系统,上层岩溶水系统的水位高于正常蓄水位(475m),而深层岩溶水系统的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475m).在建库条件下,库水可通过深层岩溶水系统向河湾下游径流排泄,即河湾地块存在岩溶渗漏问题.该结论已得到深孔勘探以及钻孔彩色录像初步查证.  相似文献   
44.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市内岩溶较发育,曾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直接威胁城市建设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该区几处地面塌陷的特征入手,分析其形成机制,并对可能发生地面塌陷的区域进行初步预测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5.
详细的钻井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塔河油田南部奥陶系内部和顶部发育多幕次的加里东期岩溶作用,主要表现在奥陶系内部牙形石带缺失、钻井放空和泥浆漏失、地震剖面上奥陶统反射波组底部上超和项部削截,以及溶洞充填方解石的Sr同位素特征等方面.加里东期岩溶储层主要受不整合面、断裂、岩性和古地貌等因素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断控和层控特征.由此预测该储层发育区位于古风化壳剥蚀区、加里东期断裂发育区和滩相储层发育区的叠合部位,主要位于阿克库勒凸起的轴部倾没端和塔河西南部、东南部的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发育区.  相似文献   
46.
1951年3月,第四次战役中的钟悬山阻击战打响了,因敌我兵力悬殊大,敌人的炮火强烈,为了消灭敌人,守住阵地,我们要以少胜多,布署好防守阵地,我们在指导员吴顾周的带领指挥下,我们班奉命拉开战线,坚守一个连的阵地,我带了三名同志坚守在右靠公路和前靠公路的山头阵地,它是通往南北的重要交通要道,也是敌人北进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7.
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开发利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德国南部岩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特征,引入了德国水文地质学家关于岩溶水文地质垂向分带的概念模型,着重评述了多电极地电探测、地面穿透雷达、地面核磁共振三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并对德国岩溶水开发方式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介绍了德国民众对地下水、矿泉水的认识,最后进行了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国内现状的对比评价,明确了我们应当学习和引进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48.
王宇  李丽辉 《云南地质》2005,24(3):264-274
本文介绍德国南部岩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特征,引入关于岩溶水文地质垂向分带的概念模型。着重评述多电极地电探测、地面穿透雷达、地面核磁共振三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德国岩溶水开发方式及保护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介绍了德国民众对地下水、矿泉水的认识。最后,将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国内现状对比评价,明确应当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49.
国道108线广元段由于地质地貌条件复杂、重载作用及施工质量未能保证,桥梁裂缝病害较为普遍。文章简要介绍了沿线工程地质条件,按裂缝病害的成因将其分为3种类型:即桥台填土上部不密实引起的裂缝病害、桥台填土整体不密实引起的裂缝病害及地基土不均匀引起的裂缝病害。分别提出3种加固对策:即压浆、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及高压旋喷技术对上述病害进行治理。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这3种措施的有效性,为公路桥梁类似裂缝灾害提供了实践经验。这3种治理措施的优点为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桥梁病害的治理往往为隐蔽工程,施工难度较大、检测困难。对于压浆和高压旋喷加固工程,必须进行取芯检测,而预应力对穿锚索锚梁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平孔的倾斜度,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0.
梁永平  韩行瑞 《地质通报》2005,24(10):1048-1051
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岩溶地下水的富集与运移规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含水层的岩性、层组结构类型划分出了4种各具特色的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类型,并对各类介质结构的钻孔单位涌水量进行了系统量化统计分析,为进一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岩溶地下水的富集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