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8篇
  免费   2412篇
  国内免费   2698篇
测绘学   435篇
大气科学   1431篇
地球物理   1997篇
地质学   9540篇
海洋学   424篇
天文学   47篇
综合类   1209篇
自然地理   2065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21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564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568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445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666篇
  2012年   788篇
  2011年   888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624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84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360篇
  1998年   352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347篇
  1995年   325篇
  1994年   259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由于观测资料不能覆盖研究所关注的高空区域,已有理论又无法解释所面对的问题,所以希望利用数值模拟来生产一套逼近真实的数据,以补充观测的欠缺。  相似文献   
162.
基于辽宁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空间展布,对1980年以来辽宁地区ML≥2.0地震的累计频次和1900年以来Ms≥5.0地震的年发生率的空间分布及其与活动断裂构造背景关系进行研究,获得了基于地震学的辽宁省内主要断裂和构造区(带)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的初步评估结果。辽宁地区主要断裂活动性较高的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九寨—盖州北段、朝阳—北票断裂等;辽宁地区未来3年发生Ms≥5.0地震危险性较高的断裂依次有海城河断裂、金州断裂、熊岳—庄河断裂、鸭绿江断裂及赤峰—开原断裂与柳河断裂交汇处等。在判定区域地震危险性和城市地震风险时,除了依据前兆异常的空间分布,还应充分考虑区内主要构造(断裂)的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3.
华北东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变化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了华北东部地堑构造发育特征、地震断层和震源机制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早第三纪,本区受到了北西—南东向的强烈拉张,其应力场主要受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自晚第三纪以来本区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挤压应力场控制。其应力场主要受印度洋板块活动的影响,而太平洋板块活动的影响已相对减弱  相似文献   
164.
从全球泥炭地分布来看.大部分泥炭地集中在北半球亚寒带和寒温带地区,与最后一次大陆冰川后退残留的丘岗起伏的冰积地形和冰川湖群边缘地带相吻合。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泥炭沼泽的形成和发育。处于这一地带的俄罗斯西西伯利亚、西北欧、北美五大湖以北到加拿大哈德逊湾泥炭沼泽十分发育。  相似文献   
165.
断裂及褶皱构造是邯邢地区矽卡岩型铁矿重要的控矿构造:断裂活动不仅控制与成矿有关的岩浆活动,而且改造了矿体的空间分布;褶皱构造提供了有利的成矿和容矿空间。在分析矿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侵入体之间的第四系覆盖区是寻找隐伏矿体的有利靶区,而石炭—二叠系地层分布区则具备深部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6.
南岭地区锡矿成矿规律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道芳  鲍征宇  付建明 《矿床地质》2006,25(Z3):379-382
文章在系统总结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南岭地区锡矿发生了三次大的成矿作用,第一次发生于燕山早期的150~160 Ma,以南岭中段湘南地区的Sn矿为代表;第二次发生于130~140 Ma,以南岭中段的Sn矿和东段的W-Sn矿为代表;第三次发生于90~100 Ma,以南岭西段的大厂Sn矿为代表。三次大规模的锡矿成矿作用是该地区岩石圈伸展-减薄作用的产物,与壳-幔相互作用、深部热和流体的成矿参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7.
美国西南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增长非常快。水不仅要满足基本的需求(饮用水、污水系统等),而且还要维持乡村潮湿地区生活方式的改变(郊区的草地、高尔夫球场、庭院的游泳池等)。这些水的使用,既能满足供水系统所在区域地表水供水的需求,又可以满足最基本的地下水开采。然而,地下水的开采对沉积含水层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含水层是特有的沙漠区地下水流域的承载。这些影响包括含水层不同程度的压实、旧断层的重新复活、地表的裂缝,还能对人为的基础设施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8.
结合在贵州岩溶地区钻探施工实践,介绍了采用压力注浆方法在岩溶裂隙地层煤田钻探堵漏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9.
谌伟  彭月英 《探矿工程》2006,33(8):21-23
复杂片岩地区的桩基工程常出现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一典型工程实例的分析,探讨了引起桩基承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在类似地层桩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0.
葛全胜 《地理研究》2006,25(2):368-368
“中国季风环境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化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是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所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为深入系统地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科学研究计划》在“十五”期间陆续启动了一系列重点项目,“过去300年中国东部季风区雨带进退图谱与模拟诊断”项目(编号40331013,2004年初起实施)就是其中之一。本项目旨在利用丰富的清代雨雪档案记载,重建1736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江淮流域3540个站点时间分辨率为月、季的降水序列;并分析该区域1736年以来年、年代际降水变化与雨带进退的时空特征分析,诊断该区域过去300年特征时段降水变化的成因及其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