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65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大型、特大型岩质滑坡,因其体积大,范围大,且多位于高山峡谷地区,用勘探方法虽能较准确的查明滑带的位置、形态,但因极恶劣的地形条件,绝大部分在初步研究阶段,由于缺少勘探资料而不能确定滑面位置,因而也难以获得滑面的强度参数。本文从大型岩质滑坡形成的初始环境地质条件:地形条件,地貌条件,岩性条件,构造条件,河流形态,斜坡坡体结构和变形破坏特征,结合滑坡形成后的形态特征,以反馈研究的方式,分析确定大型岩质滑坡滑面的位置及形态特征,在获得滑坡滑面位置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滑面上覆岩体重量在滑面上产生的正应力(压应力);在获取部分滑带土的基础上,用滑坡体重力在滑面上产生的正应力,以重力压密原理在室内开展相匹配的试验,进而获得各地段相应的物理指标,在室内开展相匹配的强度试验,获得强度参数,建立滑带土孔隙比、含水量与摩擦系数、内聚力的关系,用试验获得的关系式,结合重力压密试验得到的不同部位的含水量,去分析、研究滑面的强度参数,采用传递系数法、摩根斯坦法开展相应的稳定性分析,得到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12,与滑坡当前的变形动态较吻合。  相似文献   
32.
昆仑造山带二叠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盆山转换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昆仑造山带基本构造-地层格架主要奠基于古生代,是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多次洋陆转换、碰撞造山的结果。早中二叠世是晚古生代昆仑多岛洋盆(昆南洋)伸展裂陷最为强烈期,海相沉积广布,昆北为活动边缘裂谷,大部分区域为滨浅海相沉积,局部为火山盆地相沉积;昆中洋岛大部分为海水淹没,发育滨浅海相沉积;康西瓦—木孜塔格—阿尼玛卿一线及其以北昆南区为深海-半深海相沉积。早中二叠世总体表现为南深北浅的多岛小洋盆构造-古地理格局。中二叠世晚期昆仑地区发生了一次显著的汇聚作用(华力西运动),洋盆和活动大陆边缘裂谷闭合,隆升遭受剥蚀,完成了一次盆山转换。晚二叠世早期,大部分地区仍为剥蚀区,局部地区形成陆相红色碎屑岩建造,其后东昆仑东部海水从东南进入,西昆仑东部海水从西北进入,在较局限的区域内沉积了滨浅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进入了另一个盆山发展时期。笔者通过多年的野外观察、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结合覆盖全区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其他前人研究成果,选择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盆山转换关键时期——二叠纪,对其地层、岩相特征及构造古地理环境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其构造演化,以期对提高昆仑造山带的研究水平和指导找矿工作有所禆益。  相似文献   
33.
通过首钢京唐钢铁厂的压缩空气供气系统的设计,探讨了在设计中所采用的优化及余热再生等节能技术,和所能达到的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4.
目的: 系统评价益气养血中药联合雄激素、环孢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 The Cochrane Library从建库至2021年11月28日发表的益气养血中药联合雄激素、环孢素治疗AA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环孢素、雄激素治疗,由2位研究员根据统一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信息,并进行质量及偏倚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118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593 例,对照组525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RR=1.34,95%CI(1.24,1.45),P<0.00001]、完全缓解率[RR=1.66,95%CI(1.32,2.09),P<0.0001]优于对照组。在亚组分析中,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与单用西药治疗相比,总有效率[RR=1.39,95%CI(1.26,1.54),P<0.00001]、完全缓解率[RR=1.64,95%CI(1.27,2.12),P=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参麦注射液亚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RR=1.30,95%CI(1.06,1.60),P=0.01]。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MD=0.62,95%CI(0.42,0.81),P<0.00001]、血红蛋白水平[MD=10.10,95%CI(7.16,13.04),P<0.00001]、血小板水平[MD=11.41,95%CI(7.15,15.67),P<0.00001]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结论:益气养血中药联合雄激素、环孢素治疗AA疗效优于单用西药,且能更好地促进患者血常规指标恢复。  相似文献   
35.
方娟 《西部资源》2014,(3):67-67
<正>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塑料包装物等废弃物资,是放错位置的"资源"。"资源有限、循环无限"。因此,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被人形象地喻为挖掘"城市矿产"。作为全国首批26个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合肥按照"政府积极引导,社区作为载体,市场机制运作"原则,引导再生资源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深耕"城市矿产"。从废旧物资中寻找"富矿"以废旧电视机为例,废旧零件通过深加工可以获取各种"矿  相似文献   
36.
在饲养条件下,对青岛辛岛湾潮间带的三崎柱头虫(Balanoglossus misakiensis)的栖息和再生进行研究。6条柱头虫沿生殖翼中后部自切为2段,后段失去摄食、钻洞穴等行为能力和再生前段器官的能力,生存约1个月后解体;前段在1、2天内恢复了摄食、钻洞穴等生活习性,2个月内完成了后段缺失器官的再生,最长存活时间达156d,体长能达到母体体长的一半。113个个体通过手术横切为2段、3段或4段,发现42%的含有吻、领及鳃区的前段虫体,也能够再生全部失去的其他器官;没有吻、领和鳃区的其它片段失去了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37.
甘肃北山红石山蛇绿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红石山蛇绿岩位于中蒙边境附近,出露于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最西段。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红石山蛇绿岩中的玄武岩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皆显示类似MORB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低Na2O+K2O(2.99%)和P2O5(0.08%),中等含量TiO2(1.46%);L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型式具平坦型和轻稀土略微富集的特征。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显示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的特征,HFSE变化相对较为稳定。红石山蛇绿岩中的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46.6±2.8Ma,代表该蛇绿岩形成时代,即为早石炭世。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红石山蛇绿岩可能为石炭纪大陆裂谷向大洋转化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初始小洋盆,其向西可与新疆境内的巴音沟蛇绿岩对比,二者同属“红海型”洋盆初始洋壳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38.
植物已被广泛用于改善岩土设施的服役性能。然而,植物生长对填埋场多层覆盖系统防渗性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在深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开展为期两年的现场试验,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对比与参数化分析,旨在量化湿润气候下植物生长对土体水力性质以及三层覆盖系统防渗功能的影响。经研究发现,土体饱和渗透系数(ks)随根长密度(RLD)的增加呈线性下降。相比裸露土,植草土ks、入渗量和入渗速率分别降低55%,18%和35%。这导致在现场监测期间植草覆盖系统中维持的吸力明显高于裸露覆盖系统,数值分析与实测结果相一致。然而,百年一遇降雨后两覆盖系统内吸力分布无显著差异。在两年的现场监测中,相比裸露覆盖系统,草类减少累积渗漏量达21%。通过裸露与植草覆盖系统的年均渗漏量均满足美国环保局建议的每年30 mm的设计要求,证明了没有土工膜的三层覆盖系统在湿润气候下的良好防渗性能。  相似文献   
39.
古亚洲构造域侵入岩时——空演化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许多著名学者提出众多模型,讨论古亚洲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和造山(带)结构样式。但是,认识上的分歧很大,特别是关于主洋盆的空间位置和闭合时间。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编图(1∶250万)和研究这个侧面,参与讨论。1侵入(岩)弧,碰撞和后造山岩石组合,随时间由西向东变新,同时,主构造带走向从近东西向转为近南北向,暗示古亚洲洋的闭合最终转化为太平洋构造域。2位于主洋盆北侧的是宽阔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沟——弧——盆系统;位于南侧的西面为南天山被动陆缘,中部为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窄的沟——弧——盆系统,东面为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活动陆缘。3主体侵入(岩)弧的内部分散地分布着从Pt3开始的残留弧和残留oφ,被看做是主体弧的基底。4传统上认为的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本文基于它们的侵入(岩)组合归为残留弧,认为不是构造上相对稳定的性质,并未采用"地块"的术语,而把它们看作洋陆转换过程中早期残余岛弧处理。5提出主洋盆的识别有三个标志,(a)洋闭合最晚,(b)或为双向俯冲(当两侧均为活动大陆边缘时),或单向俯冲(当一侧为被动陆缘,另一侧为活动陆缘时),(c)长寿命的洋以及洋闭合带常常发育地中海式残余洋发育的陆——陆碰撞早阶段。6该构造域主要发育Pt3——T的侵入(岩)弧和oφ,支持S¨engor等关于大量新生陆壳的推测,亦与大量花岗岩类为εNd(t)"+"值符合。新生陆壳的形成又暗示,长时间的洋俯冲必导致地幔的冷却,以及大量榴辉岩进入地幔,最终导致高密度的地幔下降流形成,必导致洋的闭合与随后的陆——陆碰撞,形成最初的东亚大陆。  相似文献   
40.
废弃矿山是剧烈人为干扰下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其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正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亟需对其进行环境治理。景观再生设计能够消除地质环境问题,恢复土地利用价值,重建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创造出符合现代生活特征、具有艺术水准、融入自然观、生态思想与生态技术的景观,其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面为废弃矿山所带来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找到了出路。以北京龙世源石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石场矿山环境治理为例,探索采用景观再生设计的手法对其进行治理,以期为其他矿山环境治理项目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