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145篇
地质学   631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520篇
自然地理   5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370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提。丘陵山区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聚集区,开展丘陵山区贫困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对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论文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以村域为研究单元,采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估计、地理探测器等模型方法刻画了于都县农村贫困地理格局及其分异特征,识别了丘陵山区驱动农村贫困化的主导因子,揭示了农村贫困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空间集聚性特征,且聚集效应随减贫力度加大有所减弱;② 坡度、行政村到县城中心的可达度、路网密度和公共服务点数量是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子,且随时间推移,资源禀赋不足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有所减弱,区位条件对农村贫困化的驱动作用逐渐增强;③ 不同时期丘陵山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有所不同。农村贫困化有其自然和人文根源,科学减贫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以深化贫困发生机制理论认知为基础,协同推进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的减轻,从而实现贫困地区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2.
海南省连片贫困地区农户致贫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村贫困与减贫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中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基于农户及致贫风险的文献梳理,从区位、社会和劳动力3个要素维度构建了农户致贫风险分析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484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海南省连片贫困地区农户的致贫风险,提出有效减贫和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发现:① 海南连片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良好但贫困发生率较高,家庭劳动力较充裕但受教育水平较低,子女教育支出负担重,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高,女性务工人口较多,农户自身脱贫致富的发展动力不足。② 海拔高度200 m以下、男性户主、拥有残疾或患病成员、务工人口比例低、女性务工人员占比高、以及单位劳动力供养学生数高的农户具有更大的致贫风险。③ 研究未发现女性户主、少数民族、低受教育水平户主、大型规模家庭有更高的致贫风险,女性成员比例、抚养比等因素对农户贫困影响较小。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特色化和规模化农业、增加农户就业机会、加强针对农民工、女性务工人员和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等减贫政策制定实施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3.
我国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开展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该工作时间紧迫,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在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中,本文针对传统外业全野外调绘所带来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了利用旋翼无人机载激光雷达进行调绘的方法,并且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相较于传统测绘方式能够提高测绘的效率且测绘精度符合最终要求。  相似文献   
74.
编辑同志: 我们家原来在农村,有8间住房.前年同父异母的哥哥结婚时,父亲分给了他4间房,另外4间房由我和父母居住.后来落实政策,全家都转为城镇户口,只留下异兄在农村.我和父母进城以后,名下的4间房就托异兄看管.前些日子,异兄把我们的4间房租给了别人,我不同意,他就说,我们现在已经离开农村,谁在农村,房子就属谁.还说,即使房子是我们的,宅基地也是他的.请问,他的说法对吗?我们留在农村的房子及宅基地到底属于谁?  相似文献   
7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也是3月份全国“两会”的热门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集中体现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集中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其中,严格保护耕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科学土地利用规划、积极搞好土地整理等内容,与国土资源工作密切相关。近日,记者就国土资源部门如何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福和。  相似文献   
76.
2月1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77.
冯应斌  龙花楼 《地理研究》2019,38(11):2606-2623
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交互耦合形成了空间贫困陷阱,本文在对贵州50个国家级贫困县乡村人口转移减贫效应和松桃、威宁、望谟3个典型县域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与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空间耦合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基础上,阐释了破解空间贫困的作用机理,并构建相应政策体系。结果表明:① 贵州国家级贫困县乡村户籍人口向县内城镇转移和县外转移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县内城镇转移比县外转移减贫效应的作用力更大。② 松桃县、望谟县极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和深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贫困村所占比例在15%左右,威宁为10%左右,对该类型贫困村实施整村易地搬迁和村庄撤并;对具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的深度贫困、可达性中等型和一般贫困、可达性中等型贫困村应进一步扩展道路宽度,打通断头路,形成网络,增强通行能力。③ 应坚持以县城为中心的就地城镇化和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等异地城镇化并重,加强对转移劳动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其城镇生存能力。继续加大对具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类村庄的“通村、通组、通户”道路拓宽、硬化等措施,逐步完善自来水、宽带等较为薄弱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进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发展山区“绿水青山”内生性和外生性产业,引导贫困人口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78.
田玲玲  张晋  王法辉  李响  郑文升  罗静 《地理科学》2019,39(9):1455-1463
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一直存在效率与公平价值导向的博弈,空间综合人文社科的兴起,使其演化成一个空间优化问题。医疗资源空间配置的规划注重决策连续性,据此提出改进空间可达性的两步优化法。在农村地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空间可达性为主要指标,建立公平与效率导向下的二次规划模型,通过重新选址和设定规模以保证居民获得就医机会的最大公平和效率,并以湖北省仙桃市为案例进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选地址和规模优化结果能使仙桃市医疗资源空间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得到显著提高,2个步骤相结合,使其成为真正的混合优化模型,达到效率和公平平衡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9.
1月5日,义乌市宅基地跨村跨镇街安置试点工作打响了新年“第一炮”。上午9时50分,廿三里街道里兆村村民吴建东经过激烈的举牌竞价,以每间91万元的选位费价格中标,加上里兆村与西张村的宅基地级差,总价150.5万元竟得了1.5间(54平方米)宅基地,实现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建房梦,他也成为了全省农村宅基地跨村跨镇街安置第一人。  相似文献   
80.
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而留在农村的房屋也就成了无人居住的"空心房"。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民的建房需求和建房能力大幅提升,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增大。然而,当前农村建房普遍存在规划不科学、用地不合理、建新不拆旧、占用良田建房等问题,使得村庄无序外延,导致村内出现了大量无人居住的闲置房、危房。以湘阴县为例,乡镇原"七站八所"和企业改制后在农村留下了一批破败的机关院落、仓库、宿舍、办公房,也长期处于闲置、废弃状态。这些农村"空心房"的长期存在既影响村容村貌、存在安全隐患,又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严重阻碍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空心房"整治,科学合理优化城乡布局,成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一个新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