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2篇
  免费   489篇
  国内免费   375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616篇
地球物理   121篇
地质学   2237篇
海洋学   13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97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81.
同位素水文学与水资源、水环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汪集Yang 《地球科学》2002,27(5):532-533
同位素水文学 (isotopehydrology)是 2 0世纪 5 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主要利用同位素技术解决水文学中一些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 ,同位素是指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那些原子 ,可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2种 .前者指目前尚未发现存在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而后者则指具有放射性衰变的同位素 .存在于自然界的上述 2种同位素称为天然同位素或环境同位素 ,目前在水文学中常用的环境同位素有2 H、3 H、3 He、4He、13 C、14C、18O、3 4 S、3 6Cl等 .不同类型的水 (海水、湖水、河水、地下水 ,…  相似文献   
82.
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文章从 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1)新生代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与东亚环境演化 ;(2 )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记录及重大气候突变事件 ;(3)青藏高原2ka以来温度、降水变化特征 ;(4 )青藏高原近代气候变化及其环境响应。主要结论有 :第三纪青藏地区曾两次隆升与夷平 ;7MaBP开始高原再次抬升 ,3 6MaBP以来经历了强烈隆起。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与高原隆升过程紧密相联 ,2 5MaBP高原季风由浅薄系统变为深厚系统 ,现代季风格局形成。在约 1 1~ 0 8MaBP间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西北地区干旱化、主要沙漠扩展、周边地区新的黄土体系形成均与此有关。高原气候在冰期 /间冰期循环时间尺度上具有升温缓慢、降温迅速的特征。达索普冰芯记录中的CH4 浓度高出极区 15 %~ 2 0 %,并具有很大的波动性。青藏高原最新的一次大湖期时代在 40~ 2 5ka ,代表着一次特强的夏季风暖湿事件。古里雅冰芯研究发现气候突变事件频繁。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更敏感。根据冰芯、湖芯、树轮和历史文献恢复揭示了2ka以来高原温度降水变化特征。百年来青藏高原气候经历了 3次突变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的变暖趋势超过北半球及同纬度地区。高原冰冻圈 (包括冰川、积雪和冻土 )对近代  相似文献   
83.
区域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正确的不资源开发模式对于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区域水资源并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生态负效应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松嫩盆地为例,根据研究区内的水文、水文地质条件,应用模糊集理论与方法确定出松嫩盆地各县市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对各种开发模式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4.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5.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灾害频繁问题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值的 1 4 ,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经济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脆弱化 ,严重缺水和洪涝灾害危及工农业生产 ,水土流失、江河污染日益恶化 !水资源短缺、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互交织 ,情势严峻。如何看待水资源以及对其如何进行科学配置与调控已是 2 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如何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中注入新的科学理念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在主题为“面向生…  相似文献   
86.
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状况,认为西北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巨大的“固体水库”-冰川和雪峰。提出了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变“固体水库”为液体水库,就地取水,改造大西北的设想。  相似文献   
87.
黄河断流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科学“人为地质作用理论”出发,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不仅对黄河流域及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在探讨了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其中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人为地质作用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而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科学对象,包括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暂缓实施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8.
89.
鲁中南岩溶水资源综合类型及合理调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鲁中南岩溶区是中国北方半干旱温带岩溶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该区岩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和大面积分散补给而局部富集等特征。岩溶形态以溶蚀裂隙洞穴为主,地下水类型多为裂隙溶洞型。在对该区岩溶水补给,富集,径流及排泄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初步将本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型,即地下岩溶水径带变化带水资源类型和排泄带水资源及地下岩溶水资源类型。对该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合理调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0.
记者潘继鹏报道:2002年9月1日,自治区计划与发展委员会组织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专家对《开发利用新疆空中水资源建设一期工程》中的《新疆重点地区人工增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新疆山区人工增水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论证并获得一致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增加区域降水量,增加河水径流量,改善水分循环,有利于缓解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等突出矛盾。对于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缩小与东部的差距,稳定社会和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