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30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1.
DAPI荧光染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浮游细菌及原生生物的定量研究,但对底栖生物的定量效能尚缺必要的研究。比较了冷冻和冷藏两种保藏方式以及保存时间对DAPI荧光计数底栖细菌、蓝细菌、硅藻、不同粒级自养小鞭毛虫(PNF)和异养小鞭毛虫(HNF)的影响。对黄海冷水团三个站位表层2cm底栖样品进行的4℃冷藏与?20℃冷冻避光保存的比较研究表明,两种保藏方式下两个站位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显著差异,但另一站位的PNF(2~5μm和5~10μm)的冷藏保存显著优于冷冻保存。对选取的另外两个站位(0~2cm和2~5cm分层)的样品经1个月和4个月冷藏保存后的分析表明,对于底栖细菌、蓝细菌、PNF(5~10 μm)、PNF(10 μm)、HNF(10 μm)和硅藻在保存1个月和4个月后的计数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PNF(2~5 μm)、HNF(2~5 μm)、HNF(5~10 μm)保存4个月的数量明显低于保存1个月的样品,如其中一个站位的0~2cm分层的PNF(2~5 μm)丰度减少了47.4%,2~5cm分层的丰度减少了59.6%,HNF(2~5 μm)和HNF(5~10 μm)经4个月后丰度降为0。本研究表明,对底栖细菌、蓝细菌以及原生生物的定量计数可因样品、保藏方式及保存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对于底栖样品短期内宜采用避光、冷藏保存,并在带回实验室后尽快分析。  相似文献   
512.
研究超低温冷冻保存(-196℃)对长鳍篮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精子内总ATP酶、肌酸激酶(CK)、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酶活性的影响.运用试剂盒分别测定了冷冻前后长鳍篮子鱼精子内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精子内GR活性显著升高(P<0.05),酶活性从冻前的163.54 U/L±17.14 U/L上升到239.33 U/L±22.24U/L;其余7种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超低温冷冻对长鳍篮子鱼精子内不同酶活性和精子活力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13.
周文  秦华伟  陈鹰 《海洋科学》2009,33(12):89-95
应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管状取样器取样过程中的沉积物扰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取样管与沉积物接触的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了取样时取样管内沉积物的变形、应力和应变状况.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了取样管贯入过程中沉积物应力、应变均产生了变化,扰动显著.证实了工程实际中取样所造成的沉积物样品原始层序混杂或弯曲变形、长度缩短等扰动的后果.海底沉积物的低扰动取样样品对于诸多海洋科学研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14.
发展我国海底取样技术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进行海底取样的意义和目的,介绍了国外研制的各种海底取样器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提出了发展我国海底取样技术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15.
梁中凹地的梁十井卤水是 Na/K质量比值达到 55,KCl含量只有 0.3%的边界品位钾矿。为保证粮食安全,需要增加钾肥的续替资源。文章因地制宜,进行了冷冻、日晒结合的野外精制实验,以低温冷冻析出 NaCl.2H2O的形式去除部分氯化钠和水,继续通过日晒蒸发将卤水 Na/K值降低到 12以下,使其达到钾肥生产的原料要求。  相似文献   
516.
通过实验室冷冻离心实验,研究了浓海水的冷冻脱盐技术.实验研究了离心转速对冰冻的浓海水的脱盐和脱除钙镁离子的影响,并对多步冷冻脱盐前后余冰和浓海水的盐度分别进行分析,以及利用ICP-MS对其主要离子含鼍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离心转速变化对冰冻浓海水脱盐、脱除钙镁离了的影响显著.各实验离心转速条件下,脱盐和脱除钙镁离了均有较好效果.脱除率均达到88.5%和87.4%以上.随着离心转速的提高,脱盐率提高,转速4 000 r/min达到最大,但是其变化幅度减小,进一步提高转速对脱盐率和钙镁离子脱除率的提高影响不大.经过多步冷冻脱盐发现,一次冷冻离心分离,得到的余冰的盐度脱除达到99.0%.通过与原浓海水离子含量相比,钾钙钠镁等主要离子含量降低为原浓海水的3%以下.而多步离心分离之后,得到的浓海水的盐度达到原浓海水的3.3倍.每步实验,均有低盐度,低离子含量的冰生成,冰的产最达到被处理的浓海水总体积的2/3以上.  相似文献   
517.
盐度是研究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高质量盐度数据对海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盐度计测量是获得高精度盐度数据的有效方法,盐度测量装置能否可靠运行,完善稳定的充排水取样系统必不可少。通过实验,提出了一种采用负压虹吸法充排水系统设计方案,详细介绍该方案中水路系统和电气控制部分的设计方案、设计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完成样品的充水、排水、功能转换等相关操作,是一套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的充排水取样装置。  相似文献   
518.
针对深渊生物资源研究的需求,自主研发了用于全海深深度的深渊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的保压取样装置,深渊沉积物保压转移装置,深渊微生物原位过滤及保存装置和高压培养高压酶学测定装置。在深海模拟环境验证了取样装置在万米深度下的工作性能。相关装置在“探索一号”科考船的TS15、TS21-1和TS21-2大洋科考航次中,搭载“奋斗者”号载人潜器、“2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着陆器于西菲律宾盆区和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海上试验,成功获取了万米深度沉积物、水体和宏生物保压样品以及微生物原位过滤滤膜;成功进行了沉积物保压样品的保压转移试验。初步形成了深渊海域生物资源取样的装备技术体系,为深渊海底生物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命过程等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