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SLS路堤的稳定性和沉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时冬 《岩土力学》2003,24(3):331-334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轻质填土(SLS)路堤是继发泡塑料(EPS)路堤之后发展起来的“不进行地基处理的路堤软基处理方法”。在文献[1]基础上,笔者对SLS路堤进行了稳定分析和沉降计算,并与常规填土路堤的相应成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类路堤的设计计算方法,作为今后将这种材料进一步应用于工程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352.
离石加筋黄土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加筋土动弹性模量演化机理不明确、测试过程复杂等问题,结合GDS动三轴,开展不同因素(围压、含水率、加筋材料、加筋层数)影响下加筋土动弹性模量测试试验。测试结果表明:(1)加筋土的动弹性模量受含水率、围压、加筋材料和加筋层数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影响的敏感性等级为含水率围压加筋层数加筋材料;(2)加筋土的动弹性模量主要受筋材与土颗粒的联结作用和排列方式影响;(3)提出不同因素影响下动弹性模量衰减的预测模型,其表达式符合双曲线规律。研究结论对路基设计、处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3.
王仁华  刘耀阳 《海洋工程》2023,41(4):159-167
船舶与海洋结构在服役期间会遭受电化学和微生物侵蚀等多种腐蚀环境影响,加筋板作为此类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其表面易产生不规则形态的点蚀,引起构件的强度退化。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构建加筋腹板遭受随机点蚀损伤的加筋板有限元模型,研究带板长宽比、带板长细比、加筋长细比和腐蚀体积损失率对加筋板极限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筋遭受同等腐蚀体积损失率下,带板长宽比变化对极限强度退化的影响很小,但带板长细比和加筋长细比变化产生的影响明显;带板长细比越大,极限强度退化越严重,而加筋长细比越大,极限强度退化反而越小。针对文中研究的加筋板,当加筋长细比为 0.2时,腐蚀体积率为14%的随机点蚀导致结构极限强度退化程度达到约14.0%。因此,加筋的随机点蚀损伤会显著削弱加筋板结构的极限强度,其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354.
软基上快速填筑路堤时的稳定控制十分重要。现行规范中采用了位移与位移速率作为控制标准,而实践证明,采用现行标准仍出现一些失稳事例,说明这些标准存在一定局限性,需加以改进。提出了临界状态线的概念,该临界状态线系基于多个工程观测的成果与离心模型试验所得数据,分别以道中沉降速率与坡脚水平位移速率作为坐标轴所得到的一条分界线。临界状态线将路堤的状态划分为稳定区域和非稳定区域,因而是个合适的控制指标。综合采用常用的道中沉降速率、坡脚水平位移速率2个指标以及附加的临界状态线指标,提出了改进的施工稳定控制标准,它比只考虑道中沉降和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更加符合路堤失稳机制。  相似文献   
355.
软土地基上土工织物加筋堤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骅港防波堤工程为依托,对有、无土工织物加筋垫层及不同织物加筋条件下堤坝和软土地基的变形与稳定进行了离心模型试验对比研究。得到了地基土体的竖向与水平位移分布规律以及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特性。研究表明:土工织物加筋垫层的加筋机理源于其对土体的侧限效果,铺设土工织物后能有效地减小地基的沉降,并能够限制浅层土体的侧向变形;为使土工织物的加筋效果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要求织物的强度及模量要与垫层的界面强度相匹配。  相似文献   
356.
沈水龙  余恕国  蔡丰锡 《岩土力学》2006,27(9):1519-1522
软黏土地基由于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渗透性差,因此,在灵敏度很高的软黏土地基上建造高度较高的路堤,其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一般采用分级加载的方法使软土地基在路堤荷载的作用下发生固结,强度获得增长。为加速固结,常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地基,使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固结,加速地基强度增加。针对日本佐贺县高灵敏度的有明黏土地基上修建的分级加载的6.5 m高河堤下软黏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说明分级加荷的重要性。现场软土地基为结构性黏土,有很高的灵敏度。而且该软黏土地基的渗透系数极低。因此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了加固处理,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土的物理与力学性质随固结过程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地基土的单轴强度在250 d内增长了近1倍。  相似文献   
357.
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结构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庆  季大雪  栾茂田  张克 《岩土力学》2005,26(8):1243-1246
通过室内小比尺模型试验,模拟了两种边坡坡比、两种格栅以及3种加筋层数共计10种边坡结构在坡顶荷载作用下边坡和土工格栅的变形规律。研究了土工格栅加筋参数对路堤边坡结构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筋能大幅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并得出了土工格栅埋在土中的力学特征,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8.
赵明华  曾广冼  刘勇 《岩土力学》2006,27(Z1):988-992
高填石路堤在工后运营过程中,长期受到动力荷载的作用。基于相似比理论建立高填石路堤动力响应的室内试验模型,以简谐振动荷载和冲击荷载模拟高填石路堤实际受到的复杂动力荷载,采用动土压力盒和加速度计拾取模型路堤在振动器作用下的响应波形,利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模型路堤的动力响应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即使在较大的动力荷载作用下,高填石路堤内部产生的塑性区也只是暂时的和局部的,仍可维持其整体稳定,且表现出应变硬化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359.
高填石路堤模型密实度动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高填石路堤模型上的密实度动测实验,提出了用修正单模态法测试衰减系数评价压实效果的方法,并将修正单模态法与冲击响应频谱法、动刚度法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衰减系数基本能够反映路堤压实过程中的平均沉降量。此外,实验还进行了附加质量法测试,其结果表明附加质量法测得的参振质量也基本能够反映填石路堤修筑压实后达到的密度,最后还给出了参振质量与高填石路堤密度之间的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360.
土工织物补强软基的作用机理与整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洪祥  王海清 《岩土力学》2005,26(12):1879-1884
《规范》(GB50290-98)规定采用圆弧稳定性分析法计算加筋垫层路堤的抗深层滑动,所得到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往往偏低,未能反映筋材所起的全部作用。经对土与土工织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认为,对于具有中等拉伸强度和变形模量的织造土工织物,由于填土高度的增加使加筋垫层路堤与地基进入极限平衡状态的情况下,会表现出抗剪、抗拔和抗拉3种相互交叉的阻滑补强作用。通过3个现场足尺试验破坏堤段的比较,及对有1层土工织物加筋的试验堤段,按圆弧滑动法求出这3种阻滑机理下的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说明了采用土工织物的阻滑补强作用效果;在具体工程中,会存在一种主要的阻滑作用机理。利用现场足尺破坏试验的实测资料提出,采用通过沉降最大值的堤基中心点的新的滑弧可使路堤的稳定分析计算更接近实际;在比较加1,2层和不加土工织物时,新滑弧比原滑弧求得的最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有明显的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