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9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774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851.
黄河口水下滑坡体系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自1988年以来,通过多次野外考察和深入研究,在黄河口发现并确认存在大规模的水下滑坡体系。根据声纳图象和浅地层剖面记录,对滑坡进行分类命名和特征分析。研究表明,该滑坡体系中存在瓶颈状滑坡、平移板状滑坡和旋转滑坡3种类型;许多单个滑坡在下坡方向汇集成复合滑坡系统,有时数十条滑坡汇集成蜿蜒数公里的大规模复杂体系。滑坡冲沟分布广泛,将底坡表层切割得支离破碎,与密西西比河口比较,黄河口水下滑坡具有高含水、  相似文献   
852.
碎屑锆石研究是探讨其碎屑物质来源、源区特征、沉积时代和形成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通过对新疆东部哈尔里克山南麓石炭纪砂岩的47粒碎屑锆石SHRIMPU-Pb定年研究,获得的年龄为388~949Ma,其主体为418~482Ma。结合锆石的矿物学特征、CL图像特点以及哈尔里克山区域地质资料,得出如下结论:(1)哈尔里克山南麓所研究的砂岩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是(388±9)Ma,这意味着这套地层不老于中泥盆世,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笔者认为这套沉积岩应是在晚石炭世沉积的;(2)所研究的砂岩的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哈尔里克山早古生代与岛弧演化相关的岩浆岩;(3)哈尔里克山经历了中奥陶世—早志留世与康古尔塔格洋壳残片代表的洋岩石圈板块向北俯冲有关的岛弧、石炭纪弧后盆地和晚石炭世末期弧后隆起的构造演化历史;晚石炭世末期弧后隆起是导致哈尔里克山与博格达山现今地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3.
《青海气象》2007,(4):77
青藏高原隆起是源区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在青藏高原强烈隆起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巨大变化。海陆变迁后,周边物种迁入其间,随着地壳上升经由低海拔热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生态环境向现代高寒半干旱、干旱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中,物种不断分化,产生不少特有种。源区山  相似文献   
854.
通过综合分析沧县隆起中南段上的重磁与地震资料,结合区域地质与钻探资料,并通过与已知的大城煤田的比较,认为本区大面积赋存煤系地层与煤层。尽管煤层埋藏较深,但分布稳定连续,资源量大,有进一步勘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55.
胡博  张岳桥 《地质通报》2007,26(3):256-265
张八岭隆起位于华南地块与华北地块碰撞拼接的构造转换部位,其西界为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东缘属于扬子地块盖层前陆逆冲褶皱构造带。在张八岭隆起东缘来安地区基底变质岩中发现了一条宽达2.5km的走滑韧性剪切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测量和岩石学、显微组构、变形运动学分析。结果显示,韧性剪切带由初糜棱岩带、糜棱岩带和超糜棱岩带组成;糜棱岩叶理近直立,叶理面上的拉伸线理向SW缓倾(倾伏角为10~30°);S-C组构和不对称旋转碎斑指示以左旋剪切为主。根据石英位错密度估算的差应力为65~75MPa。糜棱岩矿物成分和显微组构特征分析显示基底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温度在250~400℃之间,形成深度为10~20km。该基底走滑剪切带的发现为张八岭地块的斜向走滑折返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构造地质学制约。  相似文献   
856.
根据天水及其南北地区温泉分布众多的现象,从分析地质、地球物理场着手,探讨温泉形成的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背景以及热缘机制。区内近南北向隐伏断裂发育,中酸性侵入岩、碱性玄武喷发岩构成近南北向岩浆构造带;在深部软流圈埋深变浅,岩石圈减薄、上地幔热物质上涌引起莫霍面上隆;中地壳低速、高导层同步出现;地表热流值增高,温泉呈网格状分布。该区温泉是甘肃省隆起断裂对流型地热资源有利开发地段。  相似文献   
857.
江南造山带雪峰隆起区元古宙浊积岩的地球化学组成良好地反映了沉积盆地的板块构造性质,并为解释区域大地构造的性质和演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和新元古代板溪群(包括下部马底驿组和上部五强溪组)地层在主元素成分上无明显区别,总体上以中等SiO2含量和K2O/Na2O比值以及较高的(Fe2O3+MgO)含量为特征。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与典型的后太古宙页岩(如PAAS或NASC)和上陆壳相似,以轻稀土富集、显著的铕负异常和重稀土平坦为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铁镁族元素的含量中等。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指示了研究区元古宙浊积岩很可能代表了一套活动大陆边缘弧后沉积盆地的产物。陆内裂谷盆地模式对于解释新元古代华南地区的构造性质和演化可能并不合适。华夏陆块与扬子陆块的拼接以及Rodinia超大陆的最终形成可能发生在约0.8Ga左右的晋宁(雪峰)造山运动期,而不是全球Grenville造山期末的四堡(东安)运动期。  相似文献   
858.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逆冲构造带与巴楚隆起的叠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庚  郭华 《铀矿地质》2003,19(1):1-7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逆冲带是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在新生代盆山耦合作用下形成的构造变形区,为印度板块和 欧亚板块碰撞所影响的最明显地区之一。柯坪逆冲带逆冲方向是从天山向塔里木盆地内逆冲,构造变形样式是以寒武系蒸发岩层为滑动拆离面的薄皮构造,也有卷入前寒武系-元古界结晶基底的逆冲推覆构造,以及北西向走滑断层。以皮羌断层和印干断层为界,根据构造样式的差异,柯坪逆冲带可分为3个构造区,即西克尔区、柯坪区和阿克苏区。西克尔区逆冲推覆构造卷入地层厚度大,基底拆离面深度为7-8km;柯坪区逆冲推覆构造卷入地层厚度小,基底拆离面深度为5-6km;阿克苏区则为卷入前寒武系结晶基底的逆冲推覆构造。这些构造样式的差异是由于北西向的巴楚隆起对近北东走向的柯坪逆冲构造带叠加的结果,尤其巴楚隆起的南界--皮羌高角度逆冲断层与柯坪逆冲带发育的皮羌左旋走滑断层,以及巴楚隆起的北界--印干逆冲断层与柯坪逆冲带发育的印干右旋走滑断层对柯坪冲构造带的叠加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59.
十红滩铀矿床首采段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保侠  李占双 《铀矿地质》2003,19(4):193-202
本简述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的区域、矿区地质特征,重点对矿区、首采段层间氧化带空间展布规模、分带性、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做了研究;对首采段含矿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构构造特征和铀矿体的展布规律、形态特征、厚度在空间上的变化情况以及铀矿石物质组分、铀存在形式等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赋矿位置及矿床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860.
对中国海相盆地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思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中国古大陆的地质构造演化、盆地性质和盆山转换过程以及资源分布,决定了我国油气勘探战略方针应为两个并举:海域区勘探和陆上区勘探同时并举;陆上区应为古生代海相盆地和陆相盆地同时并举。中国陆地上的海相油气盆地主要分布在特提斯构造域中,具克拉通基底的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三大海相盆地是当前我国油气资源重要勘探开发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中国古大陆发育有两个构造层次的海相盆地,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沉积了海侵和海退序列两套烃源岩。晚古生代一早印支期的早期海侵序列以储集层为主、烃源岩次之;海平面下降期的盆地具生储双重性。油气勘探开发的实践证明,三大海相盆地在生烃、储集、成藏上具有三个共性:(1)原型盆地演化和沉积序列相同,具五个层系的烃源岩;(2)加里东构造运动形成夭折前陆盆地,造就了古隆起和构造掀斜,形成浅海深水盆和古暴露面;(3)古岩溶碳酸盐岩与上覆晚古生代海侵地层组成了储集成藏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