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篇
  免费   1706篇
  国内免费   1755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587篇
地球物理   1180篇
地质学   4255篇
海洋学   655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244篇
自然地理   106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207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9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43年   3篇
  1937年   3篇
  1934年   7篇
  192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水界面氧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氧环境决定了水体沉积物中各种生命所需元素的最终归趋,沉积物-水界面是水相与沉积物相氧传递的重要场所,而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沉积物-水界面氧传递的重要因素.选择三峡库区一级支流御临河为研究对象,根据长年监测数据建立实验室模型,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测试仪及微电极测试系统构建了非侵入式涡度相关测试系统,探究了不同水动力条件对沉积物-水界面氧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静止状态下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非静止状态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沉积物-水界面氧通量随水体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根据氧通量求解对应流速下垂直涡动扩散系数并进行线性拟合,当水体流速为0.01~0.14 m/s时,垂直涡动扩散系数与水体流速的相关性最好,此时沉积物-水界面氧通量的传递以涡动扩散为主导.  相似文献   
992.
有机玻璃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有机聚合物,它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抗冲击工程构件的结构零件,如各种冲击防护的透光屏、飞机的风挡、舷窗以及战斗机的座舱盖和各类汽车的挡风玻璃及天窗等,其静态力学性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研究,但其动态力学性能研究较少,尚不足以满足工程应用需求。本文主要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有机玻璃的力学性能,利用INSTRON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装置对有机玻璃试样进行了准静态和冲击情况下的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PMMA具有较强的应变率敏感性,抗压强度随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了应变率增强效应,其破坏形式也存在率敏感性,在低应变率情况下表现为韧性破坏,在高应变率下呈现脆性破坏。  相似文献   
993.
994.
岩石的波速与静水围压的关系研究对于深部地球物质的判定、地壳应力评估等相关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研究者基于静水围压作用下岩石超声波波速实验数据,仅从数学统计上考虑提出了不同的岩石波速-静水围压的关系模型,并且P波和S波的波速-静水围压统计关系互相不耦合.本文基于岩石声弹理论角度出发,给出岩石P波和S波波速-静水围压关系的耦合模型.其次,基于统计关系的非耦合模型和本文提出的耦合模型,对一系列岩石样本的P波和S波超声波波速-静水围压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本文通过与非耦合模型的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耦合模型相对于非耦合模型来说,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更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针对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柱的穿筋连接形式,研究了钢管开穿筋小孔及加固对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对于未开孔、开孔和开孔并加固三种情况,进行了3个直径为610 mm的足尺钢管混凝土柱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未开孔试件在距根部100 mm处发生钢管屈曲破坏;开孔试件的破坏主要是开孔处屈曲撕裂,开孔对钢管混凝土柱初期刚度和峰值承载力影响不大,但在峰值承载力后受孔边撕裂破坏影响,开孔试件的刚度和强度退化较快、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开孔并加固试件的破坏位置上移至加固段上部约90 mm处,与未开孔试件表现出相似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96.
固结试验是研究软土动力特性的重要环节,固结时间是影响软土动力特征参数的重要因素。围绕岩土工程及科研工作中对动三轴试验中固结时间影响规律的认识较为模糊的问题,拟对天津滨海软土开展动三轴平行试验,分别采用8h、12h、24h、48h进行固结,针对软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最大阻尼比λmax及动剪切模量比Gd/Gmax和阻尼比λ随动剪切应变γd的变化规律,分析固结时间对软土动力特性参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Gmax、λmax、Gd/Gmaxd曲线、λ-γd曲线受固结时间的影响较为显著。Gd/Gmaxd曲线随着固结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阻尼比试验结果表明动剪切应变存在明显的分界点,分界点以下,中长期固结时间所得阻尼比较大,而分界点以上,短期固结时间所得阻尼比较大。  相似文献   
997.
抚顺地震台SS-Y洞体应变观测NE分量自2016年8月出现压性转张性变化,在2017年1月开始出现明显的张性转压性变化且变化速率较快,至今已持续15个月时间。在排除仪器工作状态、仪器主机、数据采集器、放大器、降雨量、周边环境变化等方面干扰后,利用仪器对比、数字滤波及周期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异常变化的可靠性及真实性。经分析认为该异常的压性变化真实可靠,但对比其他仪器认为其速率变化可靠性低,故认为该仪器变化异常信度不高。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强烈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进而造成室内人员压埋,因此,把特定区域和建筑群的压埋率作为震后救援的决策指标尤为重要。但地震建筑物倒塌受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压埋率模型的后验倒塌率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针对这个问题采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选取了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抗震设防烈度、地基和基础、建筑物结构类型和结构现状等七大影响因素进行加权分析。运用LINGO软件建模解算出了各影响因素权重,通过极大似然法估算了各影响因素对建筑物倒塌率的影响值,进而评估出了建筑物预估倒塌率,并结合先验在室率模型及其区划,建立了基于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地震压埋率模型。最后以汶川灾区学校为例,进行了压埋率评估,并对其进行了误差分析。研究表明: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结构类型和结构现状是影响建筑物倒塌的主要因素;在实际评估中模型精度达到±0.15,能为震后快速应急救援提供决策辅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