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1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628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1989篇
海洋学   131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4篇
  1941年   17篇
  194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书海拾贝     
<正>地质信息科学与技术概论吴冲龙,刘刚,田宜平,毛小平,何珍文等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团队撰写的地质信息科学与技术丛书的第一部。该丛书是作者在此领域进行数十年探索性研究的成果汇聚。本书着重介绍了地质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方法论框架和技术体系框架,并且结合目  相似文献   
852.
李向东  魏泽昳  陈洪达 《地质学报》2023,97(4):1278-1294
虽然地层记录中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研究已有30年的研究历史,但尚未涉及深水环境中内波和内潮汐成因研究,不利于对深水复杂水动力环境下各种流体交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同时由于已发现研究实例中缺乏生物化石和遗迹化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和油气生成及运移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桌子山地区上奥陶统拉什仲组深水沉积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观察基础上,采用沉积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组中发育的内波和内潮汐沉积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拉什仲组中的双向交错层理和浪成波纹层理可相互伴生,多发育在完全或近于完全的鲍玛序列Tc段,其寄主岩性主要为灰绿色薄-中层细砂岩、粉砂岩、黏土质粉砂岩和粉砂质黏土岩;沉积时水体介质具有海水性质总体上不明显、氧化-还原分层、盐度倒置、不受热液影响和水动力较强等现象。结合拉什仲组存在的浊流反射现象认为:拉什仲组沉积于局限海深水斜坡至盆地环境,其内波和内潮汐的形成与低密度浊流反射形成的密度跃层密切相关,具有事件性作用特征,并伴生有大量的生物化石(笔石)及遗迹化石。这种新型内波和内潮汐沉积对于深水牵引流沉积油气勘探具有...  相似文献   
853.
张立军  赵曌  龚一鸣 《地球科学》2015,40(2):381-396
通过系统梳理与奥陶纪-志留纪、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二叠纪-三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古近纪之交 的5次生物大灭绝期遗迹化石记录相关的生物和环境事件,发现遗迹化石对5次大灭绝事件为负响应,即在大灭绝事件之后 的残存期和复苏期期间,遗迹化石的多样性、丰度、潜穴直径、生物扰动强度、遗迹组构阶层都大为减小.遗迹化石反映的造迹 生物行为习性和觅食策略在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后也各有不同,食沉积物性觅食策略在晚奥陶世和晚白垩世大灭绝事件之 后占据主导,滤食性觅食策略在晚三叠世大灭绝事件之后占据主导,机会主义遗迹(如Planolites)、食沉积物性和滤食性等多 种觅食策略和行为习性在晚泥盆世F-F和晚二叠世两次大灭绝事件之后占据主导.晚泥盆世F-F和晚二叠世两次大灭绝事件 之后,遗迹化石记录了底栖生物系统由简单向复杂、由二维向三维生态空间拓展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54.
首次在青海西宁盆地新近纪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三趾马、副板齿犀牙齿化石,对化石的基本特征和埋藏情况进行了描述,三趾马化石经鉴定为东乡三趾马。结合区域和前人资料认为,本次发现化石的岩石地层应该属于咸水河组或以上层位,时代为晚中新世早期。分析前人孢粉资料认为化石形成时的古植被为森林-草原,古气候环境为亚热带干旱气候环境。这一发现为西宁盆地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对西宁盆地中新世地层确立起到时序标尺的作用。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的环境演化、地层划分、时代厘定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深入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区、青藏高原三趾马动物群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55.
《西部资源》2014,(6):79-79
<正>1.地质遗迹的基本状况不清,缺乏系统、完整、翔实的基础资料。2.地质遗迹保护区数量过少,数量仅相当于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左右。许多有价值的地质遗迹尚未得到有效保护。3.地质遗迹破坏严重。一些重要古生物化石遗产地和重要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比较突出的如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广西的许多溶洞、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地貌景观等。  相似文献   
856.
<正>拟建的文登至莱阳高速公路在穿越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时,会不会对这一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分布地造成影响和破坏?日前,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的《文登至莱阳公路建设工程对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影响评价报告》表明,文莱公路建设无虞。据了解,文登至莱阳公路项目为山东省"十二  相似文献   
857.
<正>一、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概念1.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或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总称。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2.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因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3.化石种类按照古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的特点,化石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  相似文献   
858.
<正>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辖七旗一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属于中新生代盆地,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极其丰富,主要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肯氏动物群化石、恐龙化石、恐龙遗迹化石、龟化石、鱼类化石等)和无脊椎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珊瑚化石、角石类化石等)。其中,中生代恐龙足迹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古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都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59.
正日前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国土资源部认定了首批38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辽宁省朝阳市、义县、建昌县三地位列其中。此次首批38个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是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组织申报,经省级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初审,报请国  相似文献   
860.
<正>英国《新科学家》(Newscientist)网站2014年1月15日刊登了Ravilious的报道,介绍了《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2014年1月15日发表的加拿大科学家Matthews等的论文。该论文计算了各国1800—2005年的排放在全球排放中所占份额,并转换为对全球变暖的贡献。在估算排放时,考虑了5个因素:化石燃料CO_2、土地利用CO_2、甲烷、氧化亚氮及气溶胶。这样就把长生命期与短生命期的温室气体分开,同时加入了气溶胶这个负因素,过去一般没有考虑这个因素。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