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627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1986篇
海洋学   131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51年   6篇
  1950年   11篇
  1949年   9篇
  1948年   18篇
  1947年   6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13篇
  1944年   21篇
  1943年   12篇
  1942年   14篇
  1941年   17篇
  194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常建平  孙忠实 《世界地质》2005,24(2):105-111
本文描述了热河生物群中2个水虿新种:Gomphus? biconuexus sp.nov,和Aeschna?acrodonta sp.nov.,它们分别属于Gomphidae科和Aeshnidae科。化石采自辽西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下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962.
宁夏六盘山地区早白垩世马东山组河湖相沉积物表面保存有完整的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其中的孢粉是研究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信息的良好载体。对六盘山地区隆德县前庄村白垩系马东山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赋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孢粉研究,共鉴定出孢粉类型41属63种。剖面自下而上分为Bisaccates-Jiaohepollis、Classopollis-Jiaohe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Foraminisporis等3个孢粉组合带。孢粉组合特征反映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期—Albian期,恐龙足迹化石的建群植被经历了松柏类向掌鳞杉科,再向蕨类植物的转变,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恐龙生活时代古气候经历了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亚热带温暖半干旱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变化。这与前人对六盘山地区白垩系马东山组沉积古气候环境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963.
包括恐龙化石在内的古生物化石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重要资料。该文从物理力学角度,通过数值试验模拟分析围压和轴压作用下对恐龙化石强度和破坏特性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埋深时围压对含有不同角度裂隙化石应力影响较大,随着埋深增加,含有裂隙化石的应力大幅增大。在围压与轴压共同作用时,埋深对开裂角的影响较小,而随埋深增大时极限载荷也随之增大。同时,在不同埋深下开裂角随裂隙角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均随着裂隙角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极限载荷随裂隙角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64.
恐龙化石的风化过程比较复杂,造成恐龙化石风化破坏的因素众多,冻融循环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导致恐龙化石及围岩风化破坏机理。试验证明冻融循环会降低围岩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多次冻融循环会使围岩、化石出现质重损失、泥化、掉块等现象;冻融循环是导致化石的风化破坏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65.
诸城是我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之一,化石丰富且保存完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为保护好这一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增强化石保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文从恐龙化石防护材料角度入手,在大量试验基础上,研发制配了以甲基三乙氧基有机硅树脂以及氟碳树脂为主要原料,与纳米SiO_2共混形成的新型复合防护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防护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耐老化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作为户外化石保护的优质材料。从恐龙化石保护效果看,涂膜透明性好,可保持化石原貌的真实性,同时能提高化石的防水性,增强耐热性和耐酸碱性。该材料在化石保护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966.
在恐龙化石发掘过程中不仅机械扰动会直接导致化石或围岩的破碎,应力释放也会导致化石及围岩表面裂隙的产生及扩张,这些节理裂隙又为水和空气的活动提供了通道,使风化破坏作用更加迅速。作者以分层开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模拟化石开挖过程的数值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开挖过程中0m、11m、14m、19m四个深度的等效应力变化过程和XZ方向应力的变化过程发现:开挖前后化石表面的最大等效应力差达到0.34MPa,围岩表面的最大等效应力差达0.3MPa;埋深越大的化石,在开挖露出地面后等效应力的回弹现象越明显,即应力释放越严重;虽然化石表面所受剪应力不大,但其对化石风化的影响比在压应力条件下要大的多,这是导致卸载裂隙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恐龙化石发掘要逐层缓慢开挖,使化石逐渐达到新的应力平衡,以便减少应力快速释放对化石造成的风化破坏,特别是要做好护坡,最大限度地防止剪应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967.
江泓 《海洋世界》2019,(3):50-53
在中生代的海洋当中,生活着许多神奇的海生爬行动物,其中以鱼龙、蛇颈龙和沧龙三大家族最为著名。鱼龙的化石在全世界都有发现,其中就包括了位于北美洲内陆的一座金矿之下,金矿之下可是一座壮观的巨型鱼龙坟墓!  相似文献   
968.
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具胚胎的软壳蛋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记述了辽宁省锦州市义县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中两类爬行动物的蛋化石,其中离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上部,翼龙类蛋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上部的金刚山层。经研究,离龙类蛋化石不仅含有胚胎,而且为软壳蛋。翼龙类蛋化石没有显示硬壳结构,很可能同样为软壳蛋。这些蛋化石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这两类爬行动物的生殖方式和发育演化历史将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对中国南方贵州瓮安地区上新元古界陡山沱组两种类型沉积:燧石夹层(切片法研究)和磷灰岩/含磷碳酸盐岩(切片法和浸解法研究)中微化石的比较研究表明,磷酸盐化的Megasphaera ornata与燧石中保存的Tianzhushania tuberifera可能代表由不同矿化过程保存下来的同一生物分类。磷酸盐化标本的外层壁经常脱落,而暴露其具纹饰的中问壁。在一些孤立于围岩基质的磷酸盐化标本和在磷灰岩薄片所见到的标本上显现部分带刺的外壳保存,它们可以同燧石夹层薄片中发现的化石进行比较。磷酸盐化标本的中间壁瘤突表面上普遍见到的凹坑,相当于外层壁刺饰所遗留下的附着点。而具有刺饰的外层壁形态是Tianzhushania Yin and Li,1978属的典型特征,因此建议Tianzhushania arnate(xiao等,2000)Yin et al.,2004为该种的有效名称。而主要依据其中间壁的纹饰形态所得出的该种为后生动物休眠卵的认识与目前结果并不矛盾。但是,外层壁具刺饰的形态说明该种为浮游性的,而不是底栖性的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970.
贵州瓮安磷矿新元古代微体生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训来  周传明 《江苏地质》1999,23(4):202-211
发现于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的瓮安生物群是一个重要的化石生物群。它的大部分化石保存了较完好的细胞结构、组织分化特征和其他微细构造 ,经描述的属种超过 5 0个。初步研究揭示出地球早期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 ,在距今 6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许多高级后生生物。对瓮安生物群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