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324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总被引:37,自引:7,他引:37  
马柱国  邵丽娟 《大气科学》2006,30(3):464-474
利用CRU(Climate Research Unit)1901~2002年全球0.5°×0.5°网格点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利用一个能够用于检测地表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对中国北方四个典型地区干湿演变特征及与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发现:降水和湿润指数在表征干湿变化的特征时有明显的差别,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增暖也是影响干湿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华北和西北东部的年干湿变化与同期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简称PDO)指数有密切的关系,PDO指数的正位相对应两个地区的干旱时段,负位相则对应两个地区的湿润时段,而新疆南部与PDO指数同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当PDO为正位相时,该地区为湿的时段,负位相对应干的时段.以100°E为界,北方的东部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呈反相关,而西部则相反,与PDO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52.
2004年新规范开始实行,在第六章天气现象中增加了“高纬度地区出现的冰晶雾也记为雾,并加记冰针”。是否加记冰针不仅影响天气现象的记录,而且还可能影响到天气现象的发报。额尔古纳市位于50°15′N,属于高纬度地区,但并不是冬季出现雾就应该加记冰针的。结合观测实际和气象学原理,应该按照温度的高低判断是否加记冰针。由于雾滴的状态是由温度决定的,按照雾质点的聚集态不同,可把雾分为水雾、混合雾、冰雾三类。观测结果显示,当温度高于-18°~-20℃,雾多半是由水滴组成;当温度低于-20℃时,大部分雾中含有冰晶,成为混合雾;在更低的温度下,…  相似文献   
853.
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观点出发,研究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正逆演变过程。在末次冰期板盛期(18—15kaB.P.),气候恶劣、干冷,沙漠、黄土面积扩大。全新世(11kaB.P.)以来气候开始转暖,9—5kaB.P.为全新世的高温、高湿期,温带森林植被几乎取代了北方地区的干旱荒漠和干旱半干旱草原,在沙层和黄土地层中发育了多层古土壤。中全新世(5—2.5kaB.P.)以来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但仍有古土壤发育,自然和人文因素促使荒漠化的正逆演化。晚全新世(2.5kaB.P.-)气候向干冷方向转变,直到20世纪下半叶全球变暖,加速了全球性荒漠化的发展。指出荒漠化问题的复杂性,对荒漠化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并将我国主要的荒漠化分为4大类型,即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碱荒漠化与石漠化,还划分了10个亚类。提出了有关的结论和研究荒漠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54.
熊敏诠 《气象》2003,29(7):58-61
2003年4月,我国有3次较强冷空气过程和多次弱冷空气活动,全国大部有3次明显降温过程,北方地区气温起伏较大.南支槽活跃,降水频繁,并有强对流天气.江淮、江南、华南大部地区降水量为100~200mm,局部达300mm.  相似文献   
855.
简要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北方型裂隙岩溶水流及污染物运移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成果,评述了裂隙岩溶水资源评价和污染物运移模拟的计算方法和模拟技术,其中对一些与数值模拟相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如模型参数识别及其尺度效应问题、数值弥散和数值振荡问题、Non-Darcy流和Non-Fickian运移问题以及随机方法研究等进行了重点评述,对已有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比较和对照,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56.
石英是岩石、沉积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它的化学性质稳定,硬度大。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埋藏条件下,石英中氧同位素与外界环境氧同位素交换非常弱,即石英的δ18O值基本保持不变。因此,石英δ18O值被应用于气溶胶、黄土-古土壤堆积序列、日本和夏威夷土壤、深海沉积物的物源区的研究中。但是用石英δ18O值来探讨沙漠物源的报道尚不多,笔者在此选择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研究区,对比分析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沙丘沙石英δ18O值,试图探讨沙漠石英δ18O值与粒径、物源的关系。石英δ18O值分析测定的实验步骤如下[1~3]:1)从每个  相似文献   
857.
鹤煤古典艺术博物馆是鹤壁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全省惟一的由企业开办的博物馆,它位于鹤壁新区中心干道淇滨大道东段路北与衡山路路西的十字路口处,紧临高速公路出入口、地理位置显要,是鹤壁市对外的一个窗口和形象工程。也是树立鹤煤集团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858.
859.
近50年中国北方土壤湿度的区域演变特征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利用中国100E以东139站1951~1999年逐月反演的土壤湿度资料(0cm~100cm,共11层),重点分析了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东部三个地区的土壤湿度在年际一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层次上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华北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为显著偏湿的阶段,之后发生突变直到90年代末土壤湿度持续降低并以90年代中后期为甚.东北区在70年代前后为一显著的干旱时段,此后土壤湿度有所恢复,但90年代以来该区的土壤湿度仍然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夏季土壤湿度自80年代以来并未有明显的下降.另外,北方地区土壤在秋季普遍存在干化趋势,其中以东北地区最为显著.本文还分析了土壤湿度演变趋势的地理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60.
从地-气温差的长期变化检测中国北部土壤荒漠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艾丽坤  郭维栋 《地理学报》2003,58(Z1):108-116
通过研究对比中国北方地区(35°N以北,100°E以东)1956~2000年间496个台站的观测气温(Ta)和0 cm地温(Ts)的变化特征,使用Ta-Ts的距平值建立了一个土壤荒漠化指标.研究表明:1956~2000年的45年间,土壤荒漠化最为严重的是我国西北东部(35°~45°N,100°~110°E),这一地区的土壤荒漠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加剧,进入80年代以后呈现显著的恶化趋势;东北地区(45°~52°N,120°~135°E)春季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也出现了微弱的荒漠化倾向;尽管华北地区(35°~45°N,110°~120°E)的夏季降水明显减少,但是并没有发现这一地区土壤植被的恶化趋势.在年际变动尺度上,土壤荒漠化指数与降水变化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说明降水仍是影响我国北方土壤状况的主要因素.在西北东部的夏季和华北地区的春夏两季,土壤荒漠化指数与归一化土壤植被指数(NDⅥ)的良好关系进一步表明使用Ta-Ts作为土壤荒漠化指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