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燕山造山带中生代火山喷发及岩浆演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燕山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火山喷发主要有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和东狼沟阶段。多阶段火山喷发可分为早侏罗世近EW向喷发带、晚侏罗世NE向喷发带和早白垩世NNE向喷发带。火山—沉积盆地主要有早侏罗世继承性坳陷盆地、晚侏罗世继承性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新生性上叠式断陷盆地。火山喷发主要有南大岭阶段夏威夷型喷发、髫髻山阶段斯特朗博利型喷发、东岭台阶段普林尼型喷发3种类型。岩浆成分变化规律为:早侏罗世南大岭阶段以基性岩浆为主, 晚侏罗世髫髻山阶段中性岩浆规模大, 早白垩世东岭台阶段酸性岩浆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42.
滇西碱性斑岩成矿带北衙红土型金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学书 《云南地质》1998,17(2):154-158
红土型金矿是80年代以来发现的一种新的金矿工业类型,以其品位低,储量大,易采选、回收、经济效益好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红土型金矿常产于原生金矿或含金异常地质体的附近,原生金成矿带或化探次生晕异常区均是寻找该类矿床的有利远景区。滇西富碱斑岩带是西南“三江”成矿区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之一,根据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岩体成矿微量元素丰度值及该区气候特点分析,滇西富碱斑岩带不仅是重要的原生多金属成矿带,也是重要的具有很大找矿前景的次生红土型金矿的成矿远景区带。  相似文献   
43.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勘查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通过先后开展五期详查,获得了找矿重大突破,金矿规模达到超大型,共伴生铅、锌、银、铜、铁、硫矿也达到大型—特大型规模。文章在近十年的勘查工作实践及综合研究矿床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勘查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和地质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是矿床形成最关键的控矿因素,马鞍山断裂控制了区内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的产出,北衙向斜控制了矽卡岩矿体和其他矿体的产出,矿床定位受控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与三叠系中统北衙组(T2b)碳酸盐岩接触的矽卡岩带以及内、外接触带,属于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热液型金多金属矿床,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二型五类"。矿区1∶10 000岩石地球化学勘查模型显示,矿区分布有强金元素异常,浓集中心明显,并有与Ag、Pb、Zn、As、Hg等元素相伴产出的综合异常。1∶10 000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显示,磁异常面积大、强度高,极大值2000多n T,异常形态规则,总体形态呈椭圆形,梯度变化较大,正负异常相伴,南正北负。斑岩显示为低磁异常,接触带为高磁异常,环状的高磁异常带构成了斑岩与围岩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体,围岩碳酸盐岩为低磁异常。激电在斑岩、矽卡岩型矿体上形成低阻高极化异常,矽卡岩型矿体分布区视极化率5%~8%,视电阻率50~120Ω·m。大功率激电、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斑岩体及斑岩与围岩接触带(蚀变带)可进行较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4.
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钨矿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大吉山钨矿位于南岭W、Sn成矿省,是我国著名的大型W矿床。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吉山脉形钨矿2513号脉中的包裹体进行详细的岩相学及显微测温学研究,对成矿流体的演化过程及矿床形成深度进行探讨。包裹体的岩相学研究表明,包裹体类型复杂主要由富液包裹体、含CO2、CH4三相包裹体及含子矿物包裹体组成;包裹体组合复杂,各种类型的包裹体常叠加在一起;原生、次生包裹体产状区别明显,较易识别,原生包裹体主要由含CO2、CH4三相包裹体及充填度较小的富液包裹体组成,次生包裹体主要为充填度较大的富液包裹体。显微测温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包裹体的盐度、均一温度差别显著,呈现复杂的流体演化过程。包裹体的爆裂曲线显示,曲线有高低温两个起爆点,分别对应原次生包裹体包裹体群的起爆温度;由深部到浅部,原生包裹体的起爆温度逐渐降低。利用显微共焦激光拉曼探针仪对原生包裹体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成矿流体主要由H2ONaCl和H2OCO2CH4NaCl体系组成。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演化经历了自然冷却、不混溶作用和混合作用等过程,各种过程相互作用造成了钨的沉淀。通过对不混溶包裹体的测温数据进行计算,得出大吉山脉型钨矿成矿流体的压力约为114~132MPa,矿床形成深度约为4.6~5.3km。  相似文献   
45.
滇西北北衙金矿床是与富碱斑岩有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金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分布与接触带构造及斑岩体产出的断裂构造息息相关,这为构造地球化学勘查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笔者通过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2个元素组合:Au-Ag-Fe-Cu-Sb-Hg-Sn-Pb-Co-Mo;Zn-Pb,绘制元素组合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图。据图可以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矿体产状,同时认为笔架山矿段成矿规模虽较万硐山矿段小,但是具有较大勘查潜力。  相似文献   
46.
董学山 《云南地质》2012,31(4):464-467
拉巴铁多金属矿位于滇西北格咱成矿带。喜马拉雅期安山岩以岩株、岩脉侵入中三叠统北衙组碳酸盐中,矿化及矿体受东、西两侧外缘接触带矽卡岩控制,赋存于构造和岩性有利部位的矽卡岩中。应属热液型矽卡岩铁多金属矿,以磁铁矿为主,伴有铜、金、银、钨、钼。  相似文献   
47.
滇西北衙金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衙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侵入岩带上迄今发现的与富碱侵入岩有关的最重要的金矿床.方解石是北衙金矿体中的主要脉石矿物,其形成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在划分方解石期次基础上,定量模拟了北衙金矿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成因模式.该模式暗示:北衙金矿方解石为碳酸盐蚀变(重结晶)成因,与Ⅱ期方解石形成有关的主成矿期流体的C、O同位素组成分别为δ13C=-5.5‰,δ18 O=10.5‰,具典型的岩浆流体特征;而与Ⅲ期方解石形成有关的晚期流体的C、O同位素组成相对较低,分别为δ13C=-12‰,δ18 O=7‰,说明部分地加入了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48.
锶在地下水营力作用下迁移和转化,其富集特征具有重要的水文地球化学意义,且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其分布特征及富集成因值得关注。在掌握研究区基本背景的前提下,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锶含量分析测试,刻画该区地下水中锶的质量浓度水平,研究不同空间位置、浅/深层含水层系统中锶的分布,以及与处理塘、滞洪区水样中锶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本区锶富集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结合区域地层矿物成分分析及土(粪)样锶含量测试结果,明晰该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形成的控制作用,探索锶富集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该区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与所处干旱半干旱松嫩低平原大区域环境特征有一致性规律,区内地下水中锶富集程度较高,平均质量浓度达1.17mg/L,且锶富集成因由水岩作用和非点源污染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49.
第二松花江中上游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悬浮物是河流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迁移载体。对第二松花江中上游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二松花江中上游悬浮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大;枯水期悬浮物主要以吸附重金属元素能力强的粘土矿物为主,而丰水期则以长英质矿物碎屑为主;枯水期悬浮物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工业污染是导致吉林市区河段悬浮物中As、Cu、Zn、Cd、Pb和Hg元素含量远高于松花湖和下游河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0.
吉林四平三家子钨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家子矿床是近年来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白钨矿矿床。为揭示该矿床成因,在系统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相关岩体、大理岩围岩、矽卡岩矿石进行了稀土元素、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成矿时空及成因密切相关的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铝过饱和、碱含量变化大、K2ONa2O和低Rb/Sr值等同熔型花岗岩特征;稀土元素组成表现为稀土总量较低、明显的Eu负异常和不明显的Ce异常以及右倾斜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进一步显示含钨花岗岩具有深源特征。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岩(矿)石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以及矿石的硫同位素组成,认为孟家岭岩体是三家子钨矿床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该矿床属矽卡岩型钨矿床,成岩成矿作用与太平洋板块沿北西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