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270篇
大气科学   419篇
地球物理   395篇
地质学   630篇
海洋学   363篇
天文学   43篇
综合类   88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秦岭北西西向构造带中的金矿床刘家军(成都理工学院,成都610059)关键词北西西向构造带、金矿床、西秦岭西秦岭金成矿带是我国川甘陕“金三角”成矿集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成矿带中金矿成出类型虽较多,但众多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占绝大多数,且密集分布成...  相似文献   
92.
93.
位场向下延拓组合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 重、磁异常向下延拓能将水平方向迭加的异常分开,并能突出异常细节,从而丰富异常的解释内容,提高异常解释的可靠性.本文从对引起向下延拓不稳定的各种因素的讨论入手,结合对一些向下延拓方法在频率域的分析,提出了一种与已知资料频谱特征相“匹配”的组合滤波器。经理论模型和实例考核,说明该滤波器既能保证向下延拓有较高的精度,又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4.
本文用随时间变化的对流模式,讨论了电导率日夜不均匀性对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及大尺度场向电流日变化形态的影响,以Senior-Blanc随时间变化的简单模式为基础,计入电导率日夜变化加以发展,对驱动势随时间变化为阶梯函数的情况进行了讨论。修正模式表明电导率日夜不均匀性对磁层-电离层弛豫过程产生影响,在不同地方时,二区场向电流发展状况不同,达到平衡时间也各异。在某些条件下,中午前后甚至可能达不到平衡。模式计算给出的电位及场向电流图象与观测基本特点相符。这说明S-B模式反映了电场耦合中的主要物理过程,也表明电离层电导率日夜变化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
用国家气象中心1992年6月10日至7月23日T42中期数值预报模式格点资料,分析了中高纬度夏季垂直环流的低频振荡。发现中高纬度纬向垂直环流与热带纬向环流不同存在着20-40天的局地低频振荡,在热带季风中断时,35-45°N范围内中高纬度纬向垂直环流主要表现为120°E附近区域内下沉气流加强。初步探讨了中高纬度地区经圈环流的低频振荡,所选范围为100-120°E平均低频经向环流,热带季风中断时,下沉气流在30-40°N区域内加强。通过对中高纬度地区垂直环而的低频振荡的分析,探讨了中高纬度地区垂直环流的低频振荡与华北地区夏季干旱的可能联系。由于热带季风中断时,主要降雨带位于我国江淮一带,此时垂直环流表现为在对流层低层28°N左右范围内为上升运动区,在35-45°N区域附近内下沉气流加强,即我国华北地区上空盛行下沉气流,对应于该地区干旱、少雨。  相似文献   
96.
利用OLR和ITCI10年(1974~1985年)气候平均资料、月平均资料及OLR月平均距平资料[1],针对海南岛春季干旱等灾害性天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OLR场变化与海南灾害性天气的相互关系,并提出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97.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震的振幅谱,可求得大震震源的频谱在两个拐角频率之间的趋势的斜率.利用 Q 值在0.0001——100Hz 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试错法对大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高频损耗进行补偿.当补偿后的高频趋势的斜率与频谱比的高频趋势的斜率接近时,便表示所选取的 Q 值是适宜的.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云南剑川地区的 Qp 等于900,Qs 等于400.而北京地区的 Qp 等于800,Qs 等于550.   相似文献   
98.
闽粤一带沿海地区北西向断裂的活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闽粤一带沿海地区有三组主要的构造线;其中以北东走向的新华夏系最发育,构成雄伟的平行岭谷。东西向构造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如新华夏系,而以断裂为主的北西向构造,却是了解得最少的,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在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沿海地区,常见众多有规律、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向断裂,它们与该地区的许多北西流向的江河有关;有些北西向断裂的规模不亚于新华夏系断裂,绝大多数在挽近地质时期都有强烈的活动。 对北西向断裂的进一步探讨,有助于解决地质科学中某些尚待澄清的问题,随之自然也有助于解决诸如找矿、三角洲整治以及地震预报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9.
邵芸  郭华东  范湘涛  刘浩 《遥感学报》2001,5(4):340-345
通过对肇庆试验区1996年和1997年获取的多时相、多模式雷达卫星(RADARSAT)数据分析,从图像上直接提取地物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实地测量水稻的生长结构参数,建立了水稻生长模型,分析了不同生长周期(从80天到120-125天)4种类型水稻的时域散射特性。利用1997年4月至7月获取的7景标准模式雷达卫星数据,对试验区内三个县和两个行政区共5000km^2面积范围内的作物进行分类和水稻产量预估算,水稻类型分类及面积量算精度达91%。结果表明:利用雷达遥感数据进行水稻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需要水稻生长期间三个时相的数据,即插秧期、抽穗期、收割前期。若能够获得多参数雷达图像,可以用插秧期和收割前期的两个时相图像来代替上述的三个时相图像同样可以达到种植面积量算和估产的效果。这一结果充分说明多时相雷达卫星数据对我国南方水稻长势监测及估产具有明显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100.
几何光学交互遮蔽模型(GOMS)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前向模型,它较好解释了“热点”现象,具有较强的前向模拟能力。但由于其固有的非线性性,给反演带来困难。本文尝试采用近年来兴起的并行随机全局寻优算法-遗传算法对GOMS进行反演,并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在使用相同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将该算法与目前最有效的约束非线性最优化确定性搜索算法-逐步二次规划法对GOMS模型的反演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逐步二次规划法搜索效率较高,但结果受初值的影响很大,初值选择不当,易收敛于局部最优解,而遗传算法具有全局最优的收敛效果,但局部搜索效率较差。在某些对精度要求不高,而对搜索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可以采用遗传算法与确定性搜索算法相结合的混合遗传算法,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