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4 毫秒
601.
近50a华北地区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我国160站1951-2000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在分析华北地区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冬季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空特征。发现:冬季气温在50、60年代较低,70年代开始升高,80年代变化较为平缓,90年代增暖程度加大,50a来有显著的增暖趋势,达0.27℃/(10a)。华北地区冬季气温的升高趋势与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一致的,且是升高最明显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0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边界带运动及块体内部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刚性块体和GPS稳定点组概念,用GPS稳定点组的水平速度值求出了各活动地块及华北亚板块的欧拉运动参数,推证了块体边界上的点相对运动速度矢量公式,通过该公式利用块体欧拉运动参数反演计算分析了地块边界带运动状况;通过块体欧拉运动参数反演计算各GPS观测点的背景运动速度,用观测点的实测运动速度减去各观测点的背景运动速度得出其实际变形值,进一步分析了各地块内部变形情况,并探讨了各活动地块的刚性特征。  相似文献   
603.
华北寒武、奥陶系灰岩潮汐韵律与地月轨道参数的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瑶琪  陈海云 《地球科学》2002,27(6):671-675
通过对采自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系灰岩样品进行磨光、涂漆等处理,在放大镜下读取小层厚度数据,进行傅立叶频谱分析,识别出相对应于日、双周、月的潮汐周期的记录,得到寒武、奥陶纪每个太阴月有29.9,29.8d;参考生物化石研究成果,对寒武、奥陶纪地月轨道参数进行计算,得到寒武、奥陶纪每年分别有384.5,381.7d,每天分别有22.798,22.963h;寒武、奥陶纪地月距离分别为58.76,58.96个地球半径及月球后退速率分别为4.25,4.18cm/s等地月轨道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从寒武纪到奥陶纪,具有地球旋转速率变慢、地月距离增大、月球后退速率减小等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04.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4月华北地区 ( 3 3 .0°~ 42 .0°N,1 1 1 .0°~1 2 5.0°E)共发生 ML≥ 3 .0地震 8次 (见表 1 ) ,2 2日 0 3时 3 4分邢台 ( 3 7.3°N,1 1 4 .4°E) ML 5.4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略高于上月 ,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4月地震活动处于中等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 ,震中相对集中在华北东部海域。2 0 0 2年 5月华北地区 ( 3 3 .0°~ 42 .0°N,1 1 1 .0°~ 1 2 5.0°E)共发生 ML≥ 3 .0地震 6次 (见表1 ) ,1 9日 0 7时 0 9分丰南 ( 3 9.4°…  相似文献   
605.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8月华北地区 ( 3 3 .0°~ 42 .0°N,1 1 1 .0°~1 2 5.0°E)共发生 ML≥ 3 .0地震 1 0次 (见表 1 ) ,3日 1 5时 57分发生在沙城的 ML 4.4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略高于上月 ,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8月处于中等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偏低状态 ,震中分布呈分散状态。表 1  2 0 0 2年 8月华北地区 ML≥ 3.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2 0 0 2 - 0 8- 0 2 T2 1- 0 8- 4939.9112 .3…  相似文献   
606.
通过对1900-2001年8月100多年来华北地区中强地震(M≥5.0)活动的研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本地区中强地震活动的特征: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地表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地震活动存在四个活动时段、地震活动存在明显迁移性;并对本地区未来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探讨,认为华北地区未来一段时间仍有发生M≥5.0级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607.
引言华北地区是中国东部强震活动的主要地区 ,同时又是历史地震资料记载时间较早且较为连续的地区。对研究该区地震活动时空演变特征提供了完整翔实的资料。前人研究表明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具有周期性和间歇性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平静区和丛集区以及地震空段。我们以这些基本观点 ,讨论华北地区地震时空基本特征 ,进而研究强震活动的危险背景。我们以 3 0°~ 4 0°N,1 1 4°~ 1 2 3°E为研究区 ,历史地震选用中国地震简目为基础资料 ,震级下限 M≥ 6;近代地震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的地震目录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1 华北…  相似文献   
608.
本文分析了华北地震区九次7.0级以上大地震前中、小地震的平面分布,发现较多的大地震具有填空性.对大地震前的空区参数与大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09.
应用层析成像技术研究华北地壳速度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华北地区169个地震台站记录的1984 ̄1995年的1696个地震的P波到时资料,重建了华北地区地壳三维速度图像,不同深度的速度图像表明:地壳中地震波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显著,上地壳的速度分布与地有已知构造特征相联系;太行山山前断裂带是切割到地壳底部的深断裂带,25km深度普遍存在速度间断面;地壳底部起伏明显;强震孕育发生与其周围介质的不均匀性和土地幔的隆起或凹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10.
华北地区17 个台站25 套倾斜仪10 年以上的资料,统一用调和分析、卡尔曼滤波和周期滤波方法进行全面系统处理,提取异常信息,统计分析与该地区MS5 级以上地震的关系,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是:地倾斜固体潮M2 波γ因子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57% ,R=0.40;调和分析残差异常对应率为41% ,R= 0.25;由卡尔曼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为15% ,R= 0.11;周期滤波方法识别的异常与地震对应率为59% ,R= 0.51。建立了地形变预报地震的综合模型,异常信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呈同心圆状,地震通常发生在信度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