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33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25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750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华南春播气象条件评定资料,对华南春播期气象条件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南部和华南北部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华南南部春播型以10 a时间尺度为显著特征,华南北部主要表现为20 a时间尺度特征。 造成春播型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日照、降水,尤其是温度的贡献最大。华南南部春播期各气象要素的气候变化特征与北部不同,55 a来,华南南部春播期降水、日照与温度具有一致的年代际变化趋势,而华南北部的降水、日照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近15 a来春播期气象条件的总体特征以好型为主,说明气候偏暖对华南春播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2.
秦华锋 《气象》2006,32(1):121-125
10月份,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本月西北地区东南部和黄淮等地出现大范围秋雨天气,陕西、湖北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台风龙王在我国登陆,给福建省造成严重损失;内蒙古、黑龙江和南方的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江苏、江西、京津等地出现大雾,给交通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登陆热带气旋"北冕"异常路径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热带气旋"北冕"(登陆前复杂类型)作为研究对象,用一个P坐标系下支配热带气旋移动的诊断方程(包含气压梯度力、柯氏力、相对速度的局地变化、系统的水平动量交换、摩擦力以及温度的局地变化、感热平流和非绝热加热随高度的变化八个物理因子)对其进行动力分析,定量计算的结果表明:在热带气旋移动的不同阶段,决定热带气旋移动的物理因子不同;左折阶段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是最重要的;右折阶段除了显式热力因子外其它因子几乎都是有利因子,其中相对速度的局地变化项的贡献最大;正是由于不同因子的不同作用过程,使得"北冕"在登陆前移动路径异常、复杂。  相似文献   
104.
全国大部气温偏高 华南黄淮暴雨成灾——2007年8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增海 《气象》2007,33(11):118-123
2007年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5℃,比常年同期偏高1.1℃;是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次高值。其中,北京、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为历史同期次高值。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0.0mm,较常年同期(103.3mm)略偏多;其中福建、山东降水量为历史同期第三多。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有6个台风和热带风暴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同期(5.6个)略偏多;  相似文献   
105.
黔东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的宏体藻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约  王训练  黄禹铭 《地球科学》2007,32(6):828-844
宏体生物广泛地生活于扬子地区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的海洋中,它们为后生动物的快速发展和演化奠定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和一个新生态链的基础.产自于黔东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的瓮会生物群生活环境应在贫氧的、透光性良好的浅海低能环境,以宏体藻类为主,共描述15属18种(其中包括3个新属、5个新种、2个修定属和4个修定种)和1个未命名藻以及不明藻类固着器,另包含有宏体后生动物,可能的后生动物以及遗迹化石.瓮会生物群不但含有鄂西庙河生物群和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分子,也有南澳大利亚Ediacara生物群和俄罗斯WhiteSea生物群的分子,而且具有自已的特征而有别于其他伊迪卡拉期的生物群.其宏体藻类形态变化较大,组织器官和功能已出现明显的分化,并与高等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演化关系.宏体藻类多为直立固着于海底,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了水体中的含氧量.同时,宏体藻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成为一种新的食物,改变了后生动物的食谱.因此,陡山沱期的宏体植物不仅改善了环境,为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后生动物给予了必要的支持,而且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必要基础,为宏体后生动物的快速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食物源.另外,宏体生物群的繁盛不仅提高了有机质的生产率,而且促进了富有机碳的沉积和保存.  相似文献   
106.
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的年代、源区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北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为(841±22)Ma(2σ),与桂北三防-何家湾地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年龄(约825 Ma)接近,表明桂北地区出露的镁铁-超镁铁侵入岩具有基本一致的结晶年龄.超镁铁岩的岩石学和主量元素特征表明超镁铁岩是堆晶岩,其微量元素质量分数较低(<NMORB),蛛网图上除了Nb、Ta、Zr、Hf亏损外,一般表现为平坦的分配曲线.超镁铁岩εNd(t)的变化范围为-1.0~6.5,表明超镁铁岩的母岩浆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低的w(Th)/w(Nb)比值与原始地幔非常类似,而与大陆弧玄武岩浆的比值明显不同,推测元宝山地区超镁铁岩应形成于板内环境,而不是活动大陆边缘,其形成很可能与导致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发生于约825 Ma的华南地幔柱有关.  相似文献   
107.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是粤北地区典型的巨厚型及细脉带型矿化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层状和脉状黄铁矿的氦氩同位素表明:3He/4He的R/Ra值为0.60~4.13,40Ar/86Ar=327~411,反映该成矿流体是大气饱和水(海水)与地幔流体混合作用的结果.铅和硫同位素都揭示了层状(块状)和脉状矿体可能来自不同时期的成矿流体.其中层状矿体为泥盆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作用所致,脉状矿体可能来自燕山期岩浆热液充填叠加形成,古大陆碎屑物质和部分有机质的还原对后期成矿流体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8.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地质特征,系统总结了前人对其成矿热液来源、物质来源,铀的迁移沉淀机制、碱交代及花岗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铀源体中的晶质铀矿及富铀矿物在深部相对还原的环境中被氧化而进入成矿热液中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是大量幔源F和放射性衰变诱发产生的氧及碱交代溶蚀作用,热液中的大部分U6 主要被S2-和Fe2 等还原剂在浅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还原成矿;给出了一种较简易的物质来源定量方法和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9.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资料,采用Brune圆位错模型对1998年12月至2006年8月云南境内M≥3地震和越南北部M>2地震测算震源参数。结果表明,红河断裂两侧活动块体的地震活动和震源参数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就地震矩与震级的标度关系而言,滇西南块体与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和滇西实验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结果一致,但与华南块体和越南北部地区有差异;从应力降的测算结果看,华南块体西缘的云南及越南北部地区的年均值为7.29MPa,滇西南块体为4.48MPa,两块体北部地震的应力降大于南部地区,应力降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就地震位错年均值而言,华南块体为12.3mm/a,滇西南块体为6.6mm/a。  相似文献   
110.
前人对新元古代镁铁质岩墙的研究对于重建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在澳大利亚和华南中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Wingate et al.,1998,2000;Li Z X et al.,1999;Li X H et al.,2006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