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27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43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4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扩挖盾构隧道建成两连拱地铁车站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围  何川  张海波 《岩土力学》2008,29(12):3261-3265
采用模型试验进行了扩挖盾构隧道建成两连拱隧道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研究,重点研究扩挖施工的可行性和地层位移规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扩挖施工全过程二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中导洞法扩挖建成两连拱隧道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案是可行的,但需进行拱脚和拱顶加固。施工完成后地层竖向位移场呈U型分布,随着加固地层力学参数的提高,地层位移减小,拱脚加固能够有效地减小地层位移。地表沉降曲线为近似正态分布,其宽度为3倍的车站结构总宽度。  相似文献   
882.
地铁隧道竖向土压力荷载的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玉香  贾晓云  朱永全 《岩土力学》2007,28(10):2240-2244
在地下结构按荷载结构模型计算分析时,如何确定作用在地下结构上的上覆土荷载的大小及分布是合理设计的关键。对于松软地层浅埋隧道,竖向土压力经常取全部土层厚度重量;而覆土厚度较大时采用坍落拱统计公式以及泰沙基理论或普氏压力拱理论等,这些理论公式在选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改进。根据北京地铁所处地层、隧道尺寸及埋深情况,采用常用覆土压力理论对北京地铁四、五、十号线标准断面安全度进行试算分析,提出了北京地铁隧道竖向土压力荷载计算方法,对地铁隧道及城市地下工程均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3.
近距离地铁施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毕继红  江志峰  常斌 《岩土力学》2005,26(2):277-281
在地铁施工中受地形条件限制有时会遇到两条单线隧道近距离施工情况,有的间距超出了规范的要求。以深圳市轨道交通二期1号线续建工程为例,应用ABAQUS程序对实际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揭示了在开挖右线工程的时对左线既有隧道产生的影响,包括地表沉降、应力分布和衬砌变形及对地面建筑的影响,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今后近距离地铁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84.
搅拌桩加固挤土效应及在地铁隧道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艳斌  廖少明  朱合华 《岩土力学》2009,30(7):2005-2010
在减小地基变形进行的深层搅拌桩加固时,加固本身的挤土效应对隧道变形产生了影响。为此,模拟了搅拌桩(DCM)侧向挤土效应的4种荷载模式,结合实测资料并采用数值试验验证了侧向挤土荷载模式的合理性。进一步应用该模式,通过有限元模拟了搅拌桩的加固挤土效应,分析讨论了不同加固顺序对地面变形,隧道变形以及长期蠕变变形的影响,结论表明,搅拌桩加固对地面环境影响是不可忽略,隧道周围搅拌桩施工顺序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大,搅拌桩加固后长期蠕变效应相对加固过程的变形很小。  相似文献   
885.
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初衬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瞿万波  刘新荣  傅晏  秦晓英 《岩土力学》2009,30(9):2799-2804
针对采用洞桩法施工的北京地铁10号线工体北路站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介绍了洞桩法大断面群洞交叉隧道施工步序,分析了交叉口衬砌工作的力学机理,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初衬结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洞桩法交叉隧道交叉口区域两个方向的衬砌受力存在相互影响,但影响的范围不大,衬砌拱顶沉降总体上表现出中间大,两端小的特征;主线隧道拱部受后期联络通道扣拱的影响,在与联络通道的相交部位出现了受拉状态,产生了与主线其他部位不同的受力特征;交叉口变高部位设置折梁能有效扩散联络通道扣拱时产生的压力,减轻了应力集中程度。研究结论可供洞桩交叉隧道的施工与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86.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目前国内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地铁车站结构形式:侧向连续开孔的地铁车站结构.因为车站边墙的开孔会削弱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所以有必要研究该结构形式的抗震能力.对侧向连续开孔的地铁车站结构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通过研究其三维地震响应规律,确定了结构的薄弱部位,得到了地震荷载引起的结构内力的增幅.该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此类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7.
繁华市区含水地层水平冻结及暗挖法施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结合上海繁华市区内地铁建设工程实践,介绍了含水软粘土地层中水平冻结加固和暗挖法施工技术,在借鉴传统地层冻结法的基础上,应用新近开发的冻结孔孔口密封装置,组合钻头以及“跟管”钻进技术,解决了含水软粘土地层中水平冻结管铺设的关键技术;采用特制的低温伸缩接头,解决了超长距离盐长干管在盐水降温过程中的冷缩问题;应用“新奥法”原理,通过设置土体栋胀卸压孔、冻土融沉注浆技术,合理的支护技术等综合技术措施,将地  相似文献   
888.
南京地铁应用人工地层冻结法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地层冻结技术用于采矿凿井在国外有100余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有40余年,然而,它在其它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南京地铁珠江路—鼓楼区间为例,探讨了冻结法施工的可行性、设计方法、技术要点及其可能遇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889.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员结构的转变,城市人口现已超过农业人中,相对应的是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东南端,市区多为狭长的丘陵地形,三面环海,道路交通拥挤程度已凸显。为缓解大连市地面交通压力,大连市政府综合研究,拟建10条地铁线路。并向中央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08年批准:大连市于2009年初开始建设地铁I、II号线岩土工程地质勘察项目。  相似文献   
890.
第三方监测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国内地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青岛地铁穿越地层为上软下硬的土岩组合地层结构,在地铁第三方监测实施过程中有别于其他城市。依托青岛地铁一期工程第三方监测工作实践,介绍了第三方监测的目的、任务、流程,对青岛地铁第三方监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