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9篇
  免费   1124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88篇
地球物理   337篇
地质学   4072篇
海洋学   92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34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32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61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尚南断块位于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该区的古近系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基于100余口钻井、地震资料,70多张单井剖面柱状图编制及14条剖面的对比,进行了东营组精细沉积相研究,编制出30余幅沉积微相投点图和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东营 沉积时期气候潮湿、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泊扩大、湖水变深等为处于斜坡地区的尚南地区发育湖侵期三角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控制该区沉积和地层发育的区域性物源来自埕宁隆起和鲁西隆起,但来自滨县凸起和林樊家突起的局部物源也有很大影响。东营期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性三角洲环境,晚期以前三角洲环境为特色。  相似文献   
82.
山东车镇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成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镇凹陷沙河街组的沉积体系受控于盆地内的构造、物源供给以及沉积时的气候环境。以岩石学特征为基础,描述了成岩过程中压实与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与次生孔隙的特征,以及次生孔隙带在本区的分布。论述了碳酸盐胶结物与粘土矿物胶结作用的特点。粘土矿物蒙脱石-伊利石转变具有明显的渐变与突变交替的演化程式,其演化经历了蒙脱石带、渐变带、迅速转化带和伊利石带以及蒙脱石向伊利石的转变带。沙河街组的成岩作用划分为早期成岩阶段(A期、B期)和晚期成岩阶段(A期、B期、C期),并提出了成岩阶段的划分标志。  相似文献   
83.
深层系一般指沉积盆地中埋藏深度在2 500~2 700 m以下的地层,其储集物性普遍很差,但在一定条件下,深部溶蚀作用可产生优质储层,形成成岩圈闭.然而这种成岩圈闭的预测一直是一个难题.安棚油田位于河南泌阳凹陷东南部,勘探成果表明,在该油田深层系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核三段下部(简称(核三下)席状的扇三角洲砂体中存在成岩圈闭.本次通过定量的成岩作用研究和成岩阶段划分,对成岩圈闭的形成机理和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区核三下的砂体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等多种成岩作用,不同的成岩作用发生于不同的埋藏深度.2 700~3 100 m之间以胶结强烈为特征,属于胶结带.3 100~3 900 m之间以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为特征,尤其是3 200~3 600 m之间, 属于深部溶蚀带.本区核三下砂体自南而北埋藏深度逐渐变浅,其上倾方向处于胶结带的部分由于强烈胶结而变成致密层,可封堵油气,而下倾方向处于溶蚀带的部分由于次生溶蚀孔隙发育而成为良好储层,从而形成成岩圈闭.根据不同埋藏深度、不同成岩阶段孔隙发育和保存的特征,可预测成岩圈闭分布。  相似文献   
84.
一种新的储层孔隙成因类型--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石英作为碎屑岩储层中的一种难溶组分,普遍认为它和次生孔隙的形成关系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泌阳凹陷核桃园组储层中的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溶解现象,并形成以石英直接溶解型孔隙为主的储集空间特征。石英颗粒被溶解的部分在薄片中所占的范围为 2 %~ 7%者常见,高者达 8%以上,在总孔隙中所占的相对含量也多数在10 %~ 35 %之间,早成岩B期是其最主要形成期。石英溶解型次生孔隙的大量存在为碎屑岩储层中SiO2 胶结物及次生孔隙成因等问题的解释以及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5.
济阳坳陷孤南洼陷低熟油成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建渝  田波等 《地球科学》2002,27(4):435-440
孤南洼陷具有丰富的低熟油资源,低熟油中的生物标志物以高伽玛蜡烷含量,植烷优势,低成熟度为特征。下第三系沙一段是低熟油的源岩,其岩性为富含藻类有机质的油页岩,油泥岩,低熟油在平面上环生烃洼陷分布,剖面上层位集中在沙二-沙一段,断层控制了低熟油的运移距离和聚集层位,低熟油的成藏模式有3种,即自源侧向运移聚集成藏,自源断层垂向运聚成茂混合运取成藏模式。孤南洼陷低熟油盆地内部以侧向运移,侧向充注入岩性-断块圈闭为主,形成单源油藏。在断藏带原油是以垂向运移及垂向充注断块圈闭为主,形成混源油藏。  相似文献   
86.
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未成熟石油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核桃园组H3^1-H2^3段湖相白云岩,分布有未熟油的工业性油流,原油来自同层段的湖相泥质白云岩,属自生自储式原油,通过凹陷中心云2井和云1井岩芯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论述了白云岩系未熟油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有机质丰度高和优良的成油母质类型(包括被细菌改造“腐泥化”的母质)和良好的岩性组合是早期成油的物质基础;双层水体的咸水碱性环境是早期成油的外界条件。其成烃模式表明,泌阳凹陷湖相碳酸盐岩存在早期和晚期两个成烃高峰期。  相似文献   
87.
1999年台湾7.6级大震与江苏-南黄海地区中强震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讨论了台湾地区7级大震与本区中强震之间相关关系,指出1999年台湾7.6级大震后2-3年内,本区将有5-6级中强震发生。同时应用可公度模型和“带头地震”的异年倍九法联合对本区中强震发震时间进行分析预测。结论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本区短临地震预报实践。  相似文献   
88.
南天山西段古生代火山岩Ar-Ar年龄新资料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新近采自中国南天山西段志留-泥盆系乌帕塔尔坎群中的安山岩样品和石炭-二叠纪康克林组上部英安岩角砾样品的全岩Ar-Ar定年测试,乌帕塔尔坎群安山岩的坪年龄为427.70±0.60 Ma,等时年龄为426.96±4.57 Ma; 康克林组上部的英安岩角砾的坪年龄为288.16±0.40 Ma,等时年龄为289.18±2.02 Ma.测试结果为研究中国南天山(西段)古生代造山带的构造体系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9.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通过与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80°~90°之间.走向在100°~110°左右,宽度一般小于1 mm,裂缝长度主要在30 mm以内.  相似文献   
90.
成藏组合体的研究是地学领域的一大热点,笔者利用钻井、测井、地层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以输导系统为重点,通过对构成成藏组合体的地质要素、地质作用的时空配置研究,将江陵凹陷划分为一个完整的成藏组合体,指出该成藏组合体油气成藏发生于荆沙中期—荆河镇晚期(始新世中期一渐新世晚期),具有不同层位同期成藏的特征。江陵凹陷具有多套勘探层系,可以进行多层系立体勘探,提高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