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551篇
  国内免费   300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1052篇
地质学   553篇
海洋学   127篇
天文学   155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8篇
  1964年   9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基于多网格的频率域全波形反演(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频率域全波形反演虽然克服了时间方向上的局部极小值问题,但是地下介质的复杂性使其在空间域仍然存在局部极小值缺陷。在优化梯度法基础上,本文采用预条件双共轭梯度稳定算法和多重网格方法计算反演中的波场传播和目标函数的梯度,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同时,减小计算机内存的消耗。频率域波形反演和多重网格的多尺度性质有效改善问题极小值缺陷,加快反演的收敛速度。以局部非均匀的三孔模型和Marmousi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森林冠层探测激光雷达的波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和接收返回波形的方式来探测森林冠层的三维结构,返回波形中包含了森林冠层不同高度处枝叶的后向散射特征.本研究在分析激光脉冲与森林冠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时发现返回波形存在时长展宽现象,为此建立了立体散射体模型,并得到时长展宽量与散射体深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返回波形的不同特征将散射体划分为简单散射体、立体散射体和复杂散射体三种类型,提出单峰导数法和多峰导数法两种波形分析方法,用于提取相关的波形特征量,并判别散射体的类型.本研究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通过模拟立体散射体的返回波形发现,随着散射体深度的增加,返回波形逐渐被展宽;随着子散射体之间距离的增加,返回波形开始出现两个波峰并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子波形.通过对模拟波形和实测波形的波形特征量进行比较发现,模拟波形与实测波形的时长略有差别.总之,激光雷达波形数据很好地描述了森林冠层的后向散射特征,在提高森林参数估测精度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3.
雷达高度计是测量海洋动力参数的重要传感器,为解决雷达高度计在近海测量数据不可用的问题,基于大量波形的分析及已有波形重构算法的比较,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分类和子波形提取的近海波形重构算法(OceanCS).采用了验潮站的实测水位以及浮标的实测有效波高数据对算法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近海的回波波形处理方面要优于其他五种算法(海洋算法、OCOG算法、Ice-2算法、Beta5算法和阈值算法),并且不仅可反演海面高度、还可反演有效波高.通过对高度计的近海回波波形进行重构处理,可以提高近海测高数据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94.
当岩石受到机械应力作用时,隐藏的电子缺陷就被激活.这种激活会产生通过释放高移动性的缺陷电子使岩石电导率增加的电子空穴对,相当于O~2-点阵中存在的O-,叫做正空穴,用符号h˙表示.这种电荷载体h˙能够从受到应力作用的岩石中扩散到周围未受应力作用的岩石中.阻止h˙流出改变了岩石的力学属性:使它们得到软化和弱化.进行中的研...  相似文献   
995.
云龙  郭彦双  马瑾 《地震地质》2011,33(2):356-368
在实验室利用96通道应变记录采集系统和分布式多通道瞬态信号采集系统,观测了预切5.拐折断层的标本在变形失稳过程中应变场和声发射事件的时空演化.实验在双轴伺服加载系统上进行.在Y方向按位移控制方式加载,位移速率先后取0.5μm/s、1μm/s、0.5μm/s和0.1μm/s.观测得到:1)标本沿断层发生周期性的黏滑失稳,...  相似文献   
996.
对被均匀导电介质包围的球形地质体的瞬变电磁响应作了解析研究。激发场源为通有阶跃电流的圆形回路,在轴对称条件下,建立起关于德拜位的偏微分方程,直接在时间域用分离变量法求解,得出了解析解。给出了几种特殊情形下的解式,还得出了在导电球体被弱导电介质包围条件下的近似解式。  相似文献   
997.
地震层位自动追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勘探中,地震层位解释是地震解释的基础工作,而层位的识别和追踪是地震层位解释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由于过去的层位追踪基本上是纯手工,既耗时又耗力,而地震层位反映在地震波形上具有同相性和相似性等,这使得依据地震波形的这些性质,研究某种算法让计算机自动追踪层位成为可能。这里介绍了两种层位自动追踪方法:波形特征追踪算法和相关追踪算法,并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算法的原理。通过编程实现了这两种方法,对它们的追踪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总结,两种方法总体上满足层位追踪要求,结合应用两种方法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单电极在层状大地模型上激发的电磁场形成的异常形态,给出了频率域单电极电流源在层状大地上激发的电磁场表达式。采用数字滤波算法计算了频率域单电极电流源在层状大地上激发的电磁场。结果表明,单电极电流源激发的电场形态简单,能够很好地反应地电结构,磁场形态复杂;采用电磁场定义的视电阻率,在二层模型上,曲线在高频、大收发距时,趋于第一层的电阻率,在低频、大收发距时,趋于第二层的电阻率。  相似文献   
999.
Equivalent widths and line widths of Ca II infrared triplet emission lines were measured in the high-resolution optical spectra of 39 young stellar objects.We found that the equivalent widths of the emission lines decrease with stellar evolution.It has often been claimed that strong chromospheric activity is generated by a dynamo process caused by fast rotation of the photosphere.However,we found no clea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trength of the Ca II lines and the stellar rotation velocity.Instead,we found that the objects with high mass accretion rates had stronger Ca II emission lines.This correlation supports the turbulent chromosphere model or the magnetic accretion theory for classical T Tauri stars.We also noticed that the equivalent widths of Ca II lines in transitional disk objects are one-tenth of those in classical T Tauri stars,even if the masses of the circumstellar disks are comparable.  相似文献   
1000.
On the basis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pertaining to waves, current, and sediment in February 2012 in the mouth bar of the Modaomen Estuary, the Soulsby formulae with an iterative method are applied to calculating bottom shear stresses (BSS) and their effect on a sediment resuspension. Swell induced BSS have been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BSS. In this study,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a wavecurrent shear stress and SSC is 0.86, and that between current shear stresses and SSC is only 0.40. The peaks of the SSC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eight and the BSS of the swell. The swell is the main mechanism for the sediment re-suspension, and the tidal current effect on sediment re-suspension is small. The peaks of the SSC are centered on the high tidal level, and the flood tide enhances the wave shear stresses and the SSC near the bottom. The critical shear stress for sediment re-suspension at the observation station is between 0.20 and 0.30 N/m2. Tidal currents are too weak to stir up the bottom sediment into the flow, but a WCI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is strong enough to re-suspend the coarse sed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