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8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53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467篇
地质学   4242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41.
变质流体作用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变质流体作用是变质岩-流体体系的重要地质作用过程,可以通过有效的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揭示,综述了变质流体作用的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强调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对于示踪变质流体作用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42.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50,15(Z1):7-12
一、引言甘肃中部有许多变质岩系露头出露於黄土或第三纪红色岩层之下,由於露头零散,岩性变化很大,又缺乏化石的佐证,所以关於这些变质岩系的时代问题,各方意见,颇不一致。归纳起来,这些变质岩系约可别为皋兰系(太古界),南山系(上古生  相似文献   
843.
王嘉荫 《地质论评》1949,14(Z1):1-11
1.明义何谓碎裂变质岩?碎裂变质(Cataclastic metamorphism)不常见於变质岩学之各书上,而碎裂一字,确属常见,但多述及变质现象,而尚少有简明分类。”Cataclastic,,一字最早为挪威人Kjerulf(1880)所用,以之为构造名词,谓岩石受有强烈之动力变质,经粒化作用而  相似文献   
844.
845.
为系统开展鄂东北地区锰矿找矿预测, 以四方山地区典型沉积变质型锰矿床为重点解剖对象, 结合高精度磁法测量异常信息, 查明磁异常与锰矿床(体)的空间对应关系。四方山地区锰矿床主要以层状或似层状赋存于新元古代红安岩群黄麦岭岩组(Pt3h)中, 含锰岩系为一套含火山物质、泥质、粉砂质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 属于陆源碎屑-碳酸盐岩系。含锰岩系因含少量磁铁矿等铁氧化物而多与1∶5万磁法测量中高强度磁异常套合, 但也有部分位于正负磁异常梯度带上。1∶5万磁法总梯度模量中锰矿化富集地段往往与中-低值区(尤其是线性梯度带)对应。基于矿床地质特征、磁法测量资料的二次开发及野外调查成果, 在四方山地区圈定了四个找矿靶区。其中四方山矿区北侧找矿靶区Ⅰ经TC160揭露一层锰矿体, 厚度2.53 m, Mn平均品位为14.63%;四方山矿区内找矿靶区Ⅱ北段经探槽TC140揭露两层锰矿体, 第一层厚1.63 m, Mn平均品位达24.57%;第二层厚0.98 m, Mn品位为16.73%;南段经探槽TC114揭露一层锰矿体, 厚度1.32 m, Mn平均品位为17.60%。团山沟矿区东南部找矿靶区Ⅳ经地质路线调查也发现了锰矿化体, 显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46.
煤变质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起 《现代地质》1992,6(4):437-443
本文从4个方面扼要地讨论了煤变质作用的近期进展。在煤级参数方面对镜质体反射率及其缺点和弥补的方法做了介绍,简述了近来提出的新的煤级参数。在煤化作用机理与特点方面概述了涉及煤化作用的煤结构研究新进展及其在煤化过程的演变中与镜质体反射率、挥发份的内在联系;煤化作用跃变与沥青化作用;“惰性组的煤化径迹”——煤化作用的一个新的方面。新的煤变质作用类型探讨。煤变质因素和煤化作用平衡,煤变质作用研究应用于其它地质学科。最后提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煤变质问题。  相似文献   
847.
辽宁猫岭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猫岭金矿床划分为沉积变质、变质热液和交代重熔岩浆热液三个成矿期。由硫、氢、氧同位素,稀土元素特征及包裹体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热液期为主成矿期,主要成矿物质来自围岩,矿床属变质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848.
本文介绍了作者运用地质力学方法、原理并借鉴国际研究动态,涉足侵入接触构造研究获取的部分成果。基本要点包括:(1)侵入接触构造自成系统;(2)可分3种基本型式;(3)是岩体侵位动力和区域构造应力双重作用的结果;(4)控矿构造的多期活动与水压破裂相关;(5)一般所谓外接触带构造,实质为热动力变质构造.   相似文献   
849.
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44,自引:4,他引:40  
宋鸿林 《现代地质》1996,10(2):149-158
摘要: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是典型的板内变质核杂岩。由核部的结晶基底及顶部的变余糜棱岩带、固态流变的中间层和脆性剪裂的上部盖层组成三层结构。核部有强力侵位的早白垩世的房山花岗闪长岩株。地壳的韧性伸展表现于下古生界及其前的盖层岩系中,形成于印支期前,反映了强烈的区域古地热异常。印支期的南北向挤压造就了区域构造格局。燕山期的岩浆侵入使变质核杂岩定型。新生代的差异性隆升使核杂岩最终出露地表。幔源热异常、基底热隆及岩浆的强力侵位是核杂岩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50.
构造动力变质作用初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提出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即在构造动力及其引发的动力热流共同作用下,岩石、矿物在构造运动中发生的形变、相变而呈现的变质作用。按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动力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动态重结晶和混合岩化作用、应力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等特征,将构造动力变质作用由弱到强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和相应的4种基本变质类型——脆性、脆-塑性、塑性和动力热流变形变质,并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