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8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538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467篇
地质学   4242篇
海洋学   18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87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33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银—邻菲罗啉—对溴苯酚若丹宁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PVA1234-TritonX-100协同作用下,Ag^+与对溴苯酚若丹宁-邻菲罗啉的显色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Ag^+与对溴苯酚若丹宁-邻菲罗啉生成稳定的红色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862.
大别山构造带东段杨山组煤的变质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地史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下石炭统杨山组煤的变质演化历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杨山组煤的变质作用经历了海西旋回中期和燕山旋回中-晚期两个演化阶段,煤级在第一阶段异常低热古地热场中深成变质作用下达到焦煤,第二阶段却在异常高热古地热场导致的热变质作用下剧增至超无烟煤。在包括研究区在内的大别山构造带北麓,海西旋回中期可能具有冷盆的特征,而燕山旋回中-晚期却表现出热盆的性质。   相似文献   
863.
高州大井岩组变质重结晶作用和变形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州大井岩组泥质岩中变斑晶种类繁多,变质重结晶作用分成四个阶段:M1发生于变形前埋藏过程中,M2、M3属进变质阶段,M4为退变阶段。变斑晶的生长主要集中在D1幕后D2幕前的一个相对“静态”的时期内,变形与变质重结晶作用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隙。  相似文献   
864.
广东伸展拆离构造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少梅 《广东地质》1999,14(3):33-40
伸展拆离构造已成为大陆岩石圈构造的研究热点。90年代以来,广东相继发现了云开变质基底双拆离型伸展拆离构造,云开地块周边伸展拆离构造,高要-遍明伸展拆离构造以及河源伸展拆离构造。这些伸展拆离构造普遍具有上部脆性上正断层域,中间拆离流变层以及下部变质核的三层结构。  相似文献   
865.
在山东半岛东南端的乳山海阳所,角闪岩和长英质片麻岩呈互层产出.在某些角闪岩层的中心残留有弱变形的麻粒岩和强变形的过渡榴辉岩(斜长石榴辉岩)团块.在弱变形的麻粒岩团块中发育有窄的(<1cm)剪切条带.沿着这些剪切条带和在强变形过渡榴辉岩团块中,原麻粒岩被转化为含斜长石的过渡榴辉岩.变形和流体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加速了元素扩散和迁移的速度,在变形强和有流体加入的部位麻粒岩向榴辉岩转化的程度明显增强.麻粒岩相矿物组合(Cpx-Ⅰ+Opx+Pl-Ⅰ+ Hbl-Ⅰ + Grt-Ⅰ+ Ilm)及其花岗变晶结构被完好地保存于弱变形的麻粒岩中,其矿物成分显示出0.8~0.9 GPa和780℃~830℃的麻粒岩相变质条件.榴辉岩相叠加在麻粒岩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环边状矿物和结构:环边状石榴石(Grt-Ⅱ)形成于麻粒岩相斜长石(Pl-Ⅰ)和暗色矿物(如Cpx-Ⅰ、Opx和Hbl-Ⅰ)的交界处,细粒石榴石(Grt-Ⅱ)、富钠单斜辉石(Cpx-Ⅱ)和石英形成于麻粒岩相角闪石(Hbl-Ⅰ)的外缘.同时榴辉岩相叠加造成麻粒岩相单斜辉石边缘钙契尔马克组份的降低和硬玉组份的升高.但在弱变形的麻粒岩中,麻粒岩相单斜辉石(Cpx-Ⅰ)的外缘并无榴辉岩相单斜辉石形成.沿着弱变形麻粒岩中的剪切条带和在过渡榴辉岩中,榴辉岩相矿物[Grt-Ⅱ+ Omp/Di(Cpx-Ⅱ)+ Ab(Pl-Ⅱ)+ Qtz + Hbl-Ⅱ+ Ky + Zo + Rut]广泛发育,它们的定向排列形成了明显的面理.其形成的温压条件为1.0~1.4 GPa和560℃~680℃,为过渡榴辉岩相变质.虽然其中仍然残留有被拉长的麻粒岩相单斜辉石,但它们含有很高的硬玉组份,且其外缘环绕有细粒的钠质透辉石或绿辉石(Cpx-Ⅱ).海阳所榴辉岩相变质的温压条件远远低于位于海阳所东南和东北的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柯石英榴辉岩变质的温压条件.因此海阳所地区代表一条不同于超高压变质带的冷榴辉岩带,它可能与大别山南部的冷榴辉岩带相当.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南部边界位于海阳所以北.  相似文献   
866.
867.
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于1995年4月 ̄1996年5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苗种基地,采用梯度试验方法在不同褶皱臂尾轮虫饵料密度下2 ̄12日龄真鲷仔鱼的摄食率和摄食强度,通过拟合发育反应和功能反应模型模型的数据来评价真鲷仔鱼早期阶段的摄食能力。结果表明,从仔鱼开口2日龄至12日龄,摄食强度从0.316μg/h提高到1.374μg/h;摄食成功率从59%提高到70%,平均摄食发生率从0.469μ g/h  相似文献   
868.
目前有关硝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共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多为实验室微生物纯培养体系,来源于野外环境样品的很少.以受污染湖泊严家湖1号塘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野外钻探采样,并选取不同深度沉积物进行室内外加氮源的硝化实验.结果表明:表层土和钻井一处50~100 cm沉积物发生明显的硝化反应,同时有机污染物中六氯苯含量降低最多,分别...  相似文献   
869.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29±22)Ma,该年龄可代表安山岩的形成年龄。辽吉花岗岩的锆石同样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3),锆石U-Pb年龄为(2 199±10)Ma,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辽河群火山岩喷发时代一致,表明辽吉花岗岩并不是辽河群的基底,二者可能为同一次岩浆作用过程的产物。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的识别及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属性至关重要。结合前人有关辽东半岛前寒武纪岩石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可能与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870.
高水材料的水化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水材料是80年代才问世的一种新型材料。它以铝酸钙或硫铝酸钙等为甲料(分别称为高铝型甲料和硫铝型甲料),以石灰、石膏和外加剂等为乙料,经磨细、均化等工艺而制成的甲、乙两种固体粉料。使用时,加大量的水配制成浆液,用管道将其送到使用地点,混合后的浆液便很快凝固。由于该材料可在水灰比2-5∶1的情况下浇注成型,又有速凝早强等特点,所以称为高水材料。研究高水材料的水化硬化机理,对全面深入地了解其性能与应用有重要意义。1 单矿物水化铝酸一钙(CA)是高铝型甲料的主要矿物,与水反应可得到一系列结晶良好的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