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7篇
  免费   1332篇
  国内免费   2298篇
测绘学   420篇
大气科学   1213篇
地球物理   627篇
地质学   8353篇
海洋学   548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917篇
自然地理   522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35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496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10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22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377篇
  1996年   410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45篇
  1993年   266篇
  1992年   273篇
  1991年   208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5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褐藻酸降解菌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海带病烂处分离到的别单胞菌属(Alkteromonas)的褐藻酸降解菌菌株A1为研究对象,在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酶的最适温度20℃,褐藻酸钠浓度(质量分数)0.5%-0.6%,pH7.5,盐度15,氮源为(NH4)2SO4,培养时间72h。  相似文献   
92.
对海洋来源的Vibro sp.QY102的产褐藻胶裂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液体培养基成分为(w/v):0.5%褐藻酸钠;0.4%蛋白胨;0.3%KH2PO4;0.7%K2HPO4.3H2O;2%NaCl;0.01%MgSO4.7H2O,pH=6.0。按3%的接种量接入培养基,30℃150 r/min振荡培养120 h,产酶达到10.2 U/mL,为优化前的4.5倍。Mg2 是该菌株产酶所必需的,这在其他褐藻胶裂解酶生产菌株中未见报道。该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研究,为褐藻胶裂解酶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分析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水文地质条件,对浸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地球化学模式证明传统的酸法和碱法浸铀试验不适合十红滩铀矿床,并对浸铀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94.
叶允钧 《福建地质》2008,27(2):125-129
分析了福建省铁、铜、铅锌、钼、金、银、锡、非金属、能源等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资源背景、找矿潜力、重点成矿区带、部分含矿层、岩浆-构造-成矿作用等,对我省地质找矿突破的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5.
黄智华  薛滨  逄勇 《第四纪研究》2008,28(4):674-682
选择位于长江下游的固城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流域水文模型SWAT,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反演了1951~2000年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的输移规律。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的一致性反映了模型的良好模拟能力。比较两个时段的模拟结果发现,1981~2000年,流域农业非点源氮、磷年平均浓度和输移量分别为:总氮0.82mg/L和411.88×103kg/a,总磷0.084mg/L和43.04×103kg/a;远高于1951~1960年的氮、磷年平均浓度和输移量分别为:总氮0.22mg/L和49.55×103kg/a,总磷0.036mg/L和7.67×103kg/a。模拟主要反映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和农作物耕作模式对农业非点源氮、磷浓度及输移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胶东半岛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胶东大磨曲家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包括水溶液包裹体、富CO2包裹体和高盐卤水包裹体3种类型,前两者发育较多,高盐卤水包裹体发育极少。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盐度、密度、压力估算显示,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98~376℃,据冰点温度估算,盐度为0.53%~8.28%,水溶液包裹体均一压力低于50×105Pa;富CO2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为255~348℃,盐度为2.42%~11.43%,均一压力为1 000×105~2 500×105Pa;富CO2包裹体中CO2均一温度为23.0~32.4℃,指示该类包裹体可能含有数量不等的CH4或H2S。静水压力体制下,根据纯CO2包裹体均一压力估算成矿深度约为1 km。在270℃左右,均一压力从富CO2包裹体到水溶液包裹体急剧降低,指示成矿流体在270℃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减压沸腾过程,成矿流体盐度和密度在270℃左右也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沸腾作用及其引起的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的急剧变化可能是导致大磨曲家金矿床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7.
新疆西天山尼勒克地区铜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尼勒克地区位于西天山阿吾拉勒铜成矿带上,区内铜矿(化)点多、成因类型多.成矿与华力西中晚期岩浆侵入、喷发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砂岩型铜银矿赋存于晚石炭世科古琴山组中,成矿条件十分有利.以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成果为基础,对西天山尼勒克地区的铜金属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进行初步分析,划分出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8.
东海陆坡及邻近槽底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分析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西太平洋边缘海中,东海是唯一没有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的边缘海。利用已有的地震资料、海底温度资料等,从沉积物来源、沉积地层厚度、烃源岩条件、沉积速率、海底温度—压力条件等方面对东海水合物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冲绳海槽沉积物源丰富,沉积厚度大,且发育烃源岩地层。冲绳海槽较高的沉积速率主要分布于冲绳海槽槽底沉积中心,以及西部陆坡连接海底峡谷底部的三角洲区域。根据冲绳海槽实测的海底温度数据,整个冲绳海槽地区600m以深的范围都能够满足水合物发育的温度、压力条件。以温度梯度为30℃/km计算,冲绳海槽中水合物稳定域的最大厚度为650m。冲绳海槽盆地中普遍发育的底辟构造、背斜构造等局部构造,以及网格状断裂系统,为烃类气流体的向上及侧向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天然气水合物发育的有利区带。根据已经发现的BSR特征来看,东海地区天然气水合物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9.
曲靖盆地生物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靖盆地新近系茨营组第三段的晚期生物气藏是新近系沉积之后,喜山运动时期各种成藏条件有效的时空配置的结果.在讨论曲靖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生物气源、储集层和盖层、圈闭形成以及天然气输导等成藏条件,阐述了生物气晚期聚集成藏条件的时空匹配关系.指出自第四纪以来,生物气源岩持续高效的产气作用是生物气成藏的物质保障,气藏的形成是生物气连续的补充大于逸散动态平衡的产物;背斜构造、砂岩上倾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是该区主要的圈闭类型;断裂和不整合面是沟通生物气源岩到圈闭的垂向和侧向输导通道,茨营组的连通砂岩体是生物气近距离运移的输导层.蔡家冲组大套湖相暗色泥岩的生物产气效率、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和圈闭的保存条件及其在时空上的动态配置是生物气晚期成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岩溶探测中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在岩溶地区开展的工程勘察实例,运用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技术研究钻孔之间的地质剖面.在确定岩溶、裂隙、破碎带的空间位置方面所能解决的程度、适用条件、准确性等方面,表明该技术是一种数字化、高精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