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91篇
  免费   8227篇
  国内免费   3404篇
测绘学   1250篇
大气科学   481篇
地球物理   29459篇
地质学   12834篇
海洋学   1919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1887篇
自然地理   886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957篇
  2022年   998篇
  2021年   1417篇
  2020年   1031篇
  2019年   1258篇
  2018年   838篇
  2017年   855篇
  2016年   770篇
  2015年   1125篇
  2014年   1798篇
  2013年   1525篇
  2012年   1883篇
  2011年   1764篇
  2010年   1689篇
  2009年   1898篇
  2008年   1871篇
  2007年   1496篇
  2006年   1565篇
  2005年   1495篇
  2004年   1467篇
  2003年   1468篇
  2002年   1645篇
  2001年   1552篇
  2000年   1425篇
  1999年   1385篇
  1998年   1322篇
  1997年   1397篇
  1996年   1457篇
  1995年   1477篇
  1994年   1355篇
  1993年   1335篇
  1992年   1357篇
  1991年   1151篇
  1990年   1056篇
  1989年   742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46篇
  1977年   20篇
  1976年   19篇
  1974年   21篇
  1954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松辽盆地中生代沉积基准面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地质资料研究来恢复沉积基准面变化。首先根据沉积物的分布规律、沉积构造、古生物组合及古生态、自生矿物和波基面等特征来获得古水深,然后利用对地层做脱水压实校正获得沉积物原始厚度。对湖盆地区古水深和沉积物原始厚度累加起来就可得到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沉积基准面变化曲线为在松辽盆地中进行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3.
收藏地震     
窦贤 《国土资源》2006,(4):58-60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的博物馆,看到你们在地震研究中深入而重要的工作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经历。——国际大学校长、联合国北美理事会前任理事长唐詹斯兰州地震博物馆创造性的劳动,出色的工作,将永远载入地震工作史册。——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  相似文献   
74.
菏泽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震、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砂土液化、土地盐渍化及地氟病等,其发育与分布受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的控制以及气象、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就其分布、危害、致灾原因等做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5.
76.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古流体动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数学描述,以水动力为主线,建立适合该地区的数学模型,选择正确的地质模型参数,主要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等手段,在恢复出乌尔逊凹陷主要目的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水动力的基础上又恢复出古流体势的演化历史。整体上,在乌尔逊凹陷,各主要地质时期的油势演化特征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乌南大于乌北,且低势区的发育有较好的继承性。最后,依据油气聚集理论,进行油气运移聚集系统的划分、油气运移方向的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认识,主要从流体动力的角度考虑,指出有利聚集区,认为在乌尔逊凹陷苏4~苏18井区、苏132~苏17~铜2井区及巴1~巴2~巴4井区为有利油气运移聚集区。  相似文献   
77.
本文探讨了利用地震矩反演断裂形变带运动学参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将其初步应用于鲜水河断裂形变带变形分析和运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呈现出走向拉伸、倾向压缩的形变格局,由地震矩反演的断裂带剪切形变速率(10.9mm/a)与用地质学估算方法(17mm/a)和现今地壳形变测量(8mm/a)的结果相当。同时,反演出的应变主方向能解释鲜水河断裂现今活动分段性特征以及多种滑动方式共存的现状,从而证明该方法是目前研究区域运动学问题切实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8.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9.
以首都圈地区现今活动断层上近20年的位移测量资料为依据,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对该区断层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拟合,并结合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1977-1986年间该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与华北较一致,约为N45°-80°E;1986-1990年其主压应力方向向北偏转,约为N5°-60°E;1990年至现在其主压应力又向东偏转,角度大于第一阶段,约为N80°-95°E。该区的张家口-延庆一带近期有发生中强震的可能;丰镇-阳高-大同地区和凉城-古营盘地区应力较高,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0.
《山西地震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是遵循《国家地震局数据库技术规范》,以PDP-11/23~+小型机与IBM/PC联机为硬件支撑,以网状型数据库为核心,含前期处理、库管理、数据检索、科学计算、分析会商5个子系统的较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具有对数据进行收集、录入、预处理、存储、管理、加工及应用等功能。整个系统通过总控菜单程序实现了异种机间上百个模块的调度,使查询-处理一体化。该系统把地震数据库、日常监测数据处理、专家地震预报系统有机地衔接于一体,可直接服务于地震科研和震情会商。该系统的建设是山西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是国家地震局的合同制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