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干旱区粉尘对古里雅冰帽中化学记录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雪冰样品中的阳离子(Ca2+、Na+、Mg2+和K+)、阴离子(Cl-、SO42-和NO3-)、pH值、电导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干旱区粉尘对古里雅冰帽中化学记录的影响特点。研究表明,干旱区粉尘对该冰帽的影响使得离子的浓度高于极地冰川中相应离子的浓度,离子之间的浓度大小顺序明显地不同于极地冰川。钻取样品中离子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反映了近源粉尘对冰帽中化学记录的影响;最新一次降水中离子没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趋势,反映了远源粉尘对冰帽整体的均匀影响。85%的样品的pH值大于7,部分样品的pH值大于9,归因于来自干旱区的尘埃中的易溶性弱酸盐的水解作用,电导率的主要贡献者是粉尘中的易溶盐  相似文献   
72.
对古里雅冰心积累量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中国过去2000a降水变化的区域分异结果表明:过去2000a古里雅冰心积累量在百年尺度以上受到了太阳活动的作用;以公元600年为界,之前古里雅冰心积累量和中国东部干湿序列变化基本一致,之后二者变化相反,近2000a青藏高原西北部与高原南部的降水变化基本一致,而与高原东北部的干湿变化位相相反;在中世纪暖期(1000-1300AD)北半球以干旱气候为主。  相似文献   
73.
笔者等在新疆乌鲁木齐西南40 km的喀拉扎山脊北侧发现十几条并排分布的U形谷,而U形谷之间以刃脊相隔。这些U形谷发育在上侏罗统巨厚层长石砂岩露头表面,据其形态和分布特征属于冰川悬谷。这个发现揭示了喀拉扎山脊以南曾经发育过海拔2000 m的冰帽,而冰帽的发育时间为更新世,更可能是晚更新世。中国西北尚无第四纪冰帽的报道,本文的发现为中国西北地区第四纪冰川和古气候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由于新疆比青藏高原海拔低、更加干旱,新疆U形谷的发现也为青藏高原更新世大冰盖的存在提供了新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74.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稻城古冰帽,在第四纪时期曾发生了多次冰期并保存了丰富的古冰川遗迹,是研究第四纪冰川地貌类型特征的理想区域。目前,已有学者对冰川地貌类型划分和冰川地貌制图做了相关研究,但是古冰川地貌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量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因此,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Pro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运用目视解译和野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典型冰川地貌进行定量分析并绘制了稻城古冰帽(约3 600 km2)的第四纪冰川地貌图。本文识别了该区冰川地貌中的冰川湖、冰川谷、羊背岩和冰碛垄等四种类型,初步统计了约1 096个冰川湖、370条冰川谷、41个羊背岩及1 268列冰碛垄;空间分布上,冰川湖和羊背岩主要分布在海子山夷平面上,冰川谷以古冰帽边缘区发育为主,冰碛垄则主要形成于海子山夷平面上和东、西两侧的山谷里。本研究可为第四纪冰期规模估算、古气候重建提供基础数据,也为当地的旅游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5.
近2000年古里雅冰芯气候变化的子波分析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杨保  施雅风 《地理科学》2001,6(6):488-492
运用子波分析方法探讨了δ^18O和积累量记录多尺度振荡特征,发现在年代际尺度上近百年来的升温仅是近2000年来的一次正常波动;在百年尺度上的升温是过去170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小冰期的三次冷期在该时间尺度上表现最明显,而中世纪暖期没有明显的反映。在温度和降水的组合中,无论在年代际尺度,还是在百年尺度和千年尺度上,暖湿、暖干、冷湿和冷干等四种类型的温湿组合气候都出现了。但是,在百年尺度上,以公元800’s为界,气候出现了转型,在此之前为暖干、冷湿,此后呈现暖湿、冷干的气候特征,伴随着气候状态转折的是200左右的周期发生了根本变化,之前该周期不明显,此后该周期的功率很强,达到了95%的信度标准。  相似文献   
76.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大冰盖 ?中外科学家争论了近百年 ,目前尚无定论。最近在对申扎县幅 1∶2 5万地质大调查中 ,发现申扎巨型冰川终碛垅。通过研究表明 ,该冰川终碛垅并非山谷冰川的产物 ,而属于高原冰盖或冰幅的产物。青藏高原在第四纪大冰期是否存在大冰盖的问题早在2 0世纪初出现分歧。斯文赫丁 (1899,190 2 )罗来兴等 (196 3)、崔之久 (196 4)、郑本兴等 (1976 ,1979)认为在青藏高原没有形成过大冰盖。但E·涂宁志等 (1930 ) ,B·M·西瓦村 (195 8)等认为在大冰期整个青藏高原被大冰盖覆盖着。自 1985年以来 ,德国地貌学家M·库勒多次…  相似文献   
77.
川西稻城古冰帽的地貌特征与冰期探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稻城古冰帽现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冰川侵蚀和堆积地貌,依其规模大小、分布范围和组合特征可明显区分出四个地貌地带。数量众多的各种冰种作用遗迹表明,中更新世以来稻城古冰帽地区曾先后经历过三次冰川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从位于中低纬度的敦德冰帽顶部得到的冰芯记录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气候和环境变化特征.主要气候事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其它地区都有程度不同的反映,表明敦德冰芯记录将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0.
古里雅冰帽中化学成分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李月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3,15(3):467-4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