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青藏高原腹地红层抱粉分析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青藏高原腹地,日土、改则、班戈、安多、囊谦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普遍分布有一套紫红色的砂岩、粉砂岩与泥岩的互层沉积。近50年来,有诸多学者对可可西里地区青藏公路两侧的这套地层进行了研究。由于这套红层的孢粉分析非常困难,所获得化石资料比较零星,有关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考虑到该套地层在藏北高原分布的广泛性,及其记录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过程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出系统的、可信度高的孢粉古植被序列就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曾在黄土的孢粉分析方面取得过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22.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可可西里到河西走廊的青藏高原的北部地区,地貌具有独特的"盆-岭"相间的特征,是青藏高原隆升增长过程中长期地质作用的产物,沉积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的演化历史。对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和酒泉盆地新生代的沉积充填与盆地动力学背景的研究发现,3个盆地的演化序列具有相似性,盆地的早期为走滑盆地或伸展盆地性质,中期发育前陆盆地,最后以山间盆地结束。以南北向挤压短缩为动力背景的前陆盆地是高原北部造山带运动的直接响应。高原北部前陆盆地的发育时序为:可可西里前陆盆地(53~23Ma)、柴达木前陆盆地(46~2.45Ma)和酒泉前陆盆地(29.5~0.13Ma),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在新生代具有向北阶段性生长的特征。  相似文献   
23.
青海可可西里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可可西里地区发现的晚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及不整合于其上的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滩亚相石英砂岩表明此区曾存在过古特提斯洋,早二叠世末古特提斯基本闭合。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为相对稳定阶段。中、晚三叠世海侵,沉积了巨厚复理石。三叠纪末—早侏罗世发生了强烈的造山作用,形成造山带,可可西里地区进入陆内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现代冰川发育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世杰 《地理科学》1996,16(1):10-17
经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计算,青藏可可西里地区发育现代冰川437条,覆盖面积达1552.39km^2,冰储量为162.8349km^3,成为本区众多河湖泊水体的重要补给源泉。  相似文献   
25.
田庆春  裴瑜  石培宏 《地理研究》2021,40(3):900-911
以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地区为研究区,于2006年8月取得一湖泊沉积钻孔,进深106m,地理位置35°13′05″N,93°55′52.2″E,命名为BDQ06。选择湖泊沉积物粒度和总有机碳作为气候代用指标。基于古地磁建立的年代框架为基础,分析了可可西里地区929 kaBP以来古气候变化的周期特征。选择的分析方法为功率谱分析、小波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结果表明地球轨道三要素偏心率(100 ka)、地轴倾角(41 ka)和岁差(23 ka、19 ka)的准周期成分在BDQ06孔沉积中有明显反映,同时也包含84、66、54、36、31、27、17、15、12 、11.5、10 ka等周期成分。说明本区气候变化既受到轨道参数的影响,同时也与地球系统内部其它因素变化有关。小波分析和奇异谱分析显示不同气候周期既可在同一时段内叠加存在,又可在不同的时段内独立存在。780 kaBP左右古气候周期发生转型,在此之前以41 ka为主,同时也存在100 ka周期成分,之后以100 ka周期为主,但580 kaBP开始气候周期信号变得复杂,可能是受到青藏高原构造隆升的影响,导致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6.
可可西区湖泊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东生 《盐湖研究》1994,2(3):17-21
  相似文献   
27.
青海可可西里湖地区新生代两期火山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可可西里湖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表现强烈,通过野外地质填图,结合岩石学、岩石化学、同位素测年等方面的详细研究,确定发育渐新世-中新世查保玛旋回及晚中新世-早更新世湖东梁旋回两期火山岩。渐新世-中新世火山岩以钾玄岩系列为主,部分为高钾碱性系列,火山活动强烈出露面积大而广泛。晚中新世-早更新世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发育于研究区北部,分布范围和面积均较小。  相似文献   
28.
可可西里北缘火山活动带为可可西里中新世火山活动区数条火山活动带之一,其特征十分典型。本文以火山地质、同位素、岩石化学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为基础对其岩浆来源、演化、火山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该火山带粗安岩-粗面岩-亚碱性流纹岩组合与世界高原溢流玄武岩类似,同时反映大陆伸展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9.
湖相碳酸盐岩在可可西里盆地的古、新近纪地层中分布广泛,更是中新统五道梁群沉积的主要组成部分。五道梁群湖相碳酸盐岩分为生物粘结灰岩(叠层石)、泥晶灰岩、颗粒灰岩与泥晶白云岩四大类,反映出沉积环境为一个具有浅水—半深水、高盐度、半封闭—封闭特点的综合湖泊系统。  相似文献   
30.
A.  Tocheport  L.  Rivera  J.  Van  der  Woerd  万永革 《世界地震译丛》2007,(1):1-13
根据远震体波数据反演估计震源参数对2001年11月14日可可西里地震进行了研究。该地震使得东西向的昆仑走滑断层库赛湖西段发生破裂,表面破裂超过400km。这次矩震级为Mw7·8(Harvard CMT,2001)级地震事件后有中等而持续的地震活动。我们采用多次子事件反演复杂体波的方法(Kikuchi and Kanamori,1991)模拟波形,理解破裂过程。现场测量用来约束反演结果,并评估破裂过程的解。考虑到库赛湖段西部的复杂性,我们反演初始部分数据来模拟破裂的起始。发现破裂起始于布喀达坂峰西南的断层段上。虽然破裂主要向东传播,但一些子事件系统地出现于震中以西。尔后的完整体波波形反演表明破裂沿着库赛湖段的垂直断层单侧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