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1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1175篇
测绘学   410篇
大气科学   972篇
地球物理   462篇
地质学   2139篇
海洋学   383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88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6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利用自动气象站、高空探测和NCAR/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年5月1-3日河西走廊西部极端大风天气的影响系统、3次风速波动和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阻塞高压发展加强和冷涡的异常南压作用下,冷平流和动量下传是河西走廊西部持续大风形成的关键因素;第一次大风波动主要与地面变压风有关,动量下传在第二、三次大风波动中起重要作用;在高空急流入口区中心及左侧伴生的下沉运动能有效将高空动量下传到500 h Pa,低层不稳定层结发展的动量交换作用和热力、动力条件下所产生的垂直运动使中低空动量下传至近地面;前倾槽所形成的涡度平流上负下正结构极有利于动量下传,垂直方向上涡度平流梯度越大、梯度大值中心越低,越容易引发河西走廊西部近地面极端大风。  相似文献   
163.
利用加拿大环境部气候研究中心研发的RHtest均一化检验方法,结合历史台站沿革信息对喀什站各标准等压面高空温度资料进行了均一性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850~300 hPa共6个层次的高空日温度观测资料序列完整性较好。08时100 hPa月平均温度的缺测率3%,完整性较差,20时100 hPa的完整性最差,缺测率高达11.44%,其他层次的完整性则较好。喀什站温度资料的非均一性主要是由于台站位置变动、观测仪器换型、观测规范变更和辐射误差订正方法的变化引起的。在订正过程中发现,为了保证订正序列的可信度,需要充分考虑到原始观测序列的缺测率。08时年温度序列的断点数量要明显多于20时,08时序列的订正率达到了85.71%,而20时仅有100 h Pa一条序列做了订正。  相似文献   
164.
油气包裹体的显微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一油气包裹体的成分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焦点,它能为油气成藏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证据。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测定单个油气包裹体的成分、分子结构和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应用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包裹体的鉴定和均一温度测定技术,分析了大庆探区海拉尔盆地乌27井、巴16井、希3井等样品的包裹体。研究表明,乌27井有过两期成藏,并以第二期为主;巴16井也有过两期主要成藏,且第二期具混源的特点;希3井只有一次主要成藏期。同时利用红外光谱的CH2/CH3值、Xinc、Xstd划分了三口井的油气成藏期次,结果与镜下鉴定结论相一致,并确定了其中油气包裹体的成熟度。本文还探讨了显微-红外光谱测试单一油气包裹体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5.
利用地面自动站逐小时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及WRF模式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分析2016年7月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阵风锋特征。结果表明,阵风锋前沿较强的辐合抬升运动不断触发多个对流单体,其中大部分单体与其后方的对流系统合并且进一步发展,使得强对流天气不断发展和维持。在对流系统快速发展阶段,阵风锋前沿水平风的垂直切变造成湿位涡的斜压分量显著增强,从而增强局地的条件对称不稳定,为对流系统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重要的不稳定能量。不稳定能量释放需要的锋生强迫作用主要是由阵风锋前方的辐合辐散项和倾斜项决定,而阵风锋前沿附近的水平形变项及其上方的非绝热加热项提供相对较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6.
文章以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中的干湿球温度表为代表,参照《JJG207-92气象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要求对其进行校准实验,并对校准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对校准结果的影响程度,以供气象计量检定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7.
谢家旭  李国平 《大气科学》2021,45(3):617-632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发的新一代ERA5再分析资料、中国自动站与CMORPH降水产品融合的逐小时降水资料以及国家卫星气象中心FY-2G卫星云图资料,对2018年5月21~22日发生在四川盆地西南部的一次山地突发性暴雨过程中的重力波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得到以下结果:此次山地突发性暴雨受到了波长约为1...  相似文献   
168.
拉分盆地内部的"对角线式中央断层",不仅在拉分盆地的消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大地震的发生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研究其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与拉分盆地相比,专门针对中央断层的研究较少,制约了人们对拉分盆地乃至走滑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的理解.文中以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干盐池拉分盆地为例,对盆地内的中央断层开展了地质地貌...  相似文献   
169.
南海南部北康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条件,但我国无钻井.这里收集了该区内Mulu-1井部分测井曲线以及Talang-1井的钻探结果,利用有限的钻井数据进行该区的储层预测与含油气性检测.引入弹性参数旋转角度,构建了岩性及流体指示因子,并根据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内两个目标钻井的指示因子.结果表明,通过Mulu-1井测井数据交会分...  相似文献   
170.
以宽壳全海笋担轮幼虫为材料,采用热滴片法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宽壳全海笋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38,染色体臂数(NF)=70,核型公式为24m 8sm 6st,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与海螂目另一物种砂海螂相比,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多4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多6条,核型比砂海螂更具不对称,推测宽壳全海笋较砂海螂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