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1年   1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西部资源》2012,(5):50-51
在澳门和香港的青州英坭厂开始的这个时期,坐镇天津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正在全力推行洋务运动,兴办军工厂、开采煤矿、修建铁路,而每一项重大工业项目均离不开水泥,于是李鸿章开始着眼于中国的水泥工业。李鸿章派他的洋务干将、著名实业  相似文献   
82.
研究分析了井水位变化与含水层应力应变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利用承压井水位变化反演含水层应力变化的新方法。利用唐山地震前后井水位变化资料,反演了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演化图象,分析了唐山地震前后大区域应力场的动态调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3.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 ,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海相灰岩层中产有大量珊瑚、竹蜓 、腕足类及双壳类化石。共描述皱纹珊瑚 7属 15种 ,其中新种 11个 ,1个未定种。珊瑚化石组合中 ,小型单体珊瑚、中大型单体珊瑚和群体珊瑚共同繁育 ,种属分异度高 ,且地方性种数量大 ,表现为热带 -亚热带生物区系的特点 ,说明华北板块晚石炭世古地理位置应位于古赤道附近的热带 -亚热带 ,为古特提斯洋中的古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84.
一次可靠的地下水位临震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希融 《华北地震科学》1995,13(3):70-73,80
本文初步阐述了地下水位临震异常特征及其与地震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它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85.
本文依据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定量地建立了一个新的抗震设防标准,带依据冈布尔极值Ⅲ型分布和我们指导出的财务式算法,建立了一套新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这个标准和这套方法都具有明确的可解释性的可操作性,根据上述标准和方法,给出了四川及邻近区域的地震烈度区划图,将该图和新近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大体相近,这也就带耿了如下三个推断:(1)作为新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是可以为它找到其工程地震学,抗震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基础的,(2)同时也表明它可能已不再具有与50年趋越概率10%相对应的纯粹工程地震学涵义,(3)它成图前后在学术上的种种争鸣也许可以得统一的解释。顺便还利用1962年及1975年以前的地震目录,指出了唐山地震和新丰江地震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86.
唐山地区地壳裂隙各向异性   总被引:29,自引:6,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原  郑斯华 《地震学报》1995,17(3):283-293
根据相关函数分析方法,利用唐山地区强地面运动数字台网的资料,进行了剪切波分裂的分析和研究,讨论了唐山地区的地壳中的裂隙各向异性.在1982——1984年的3年里,流动台网中所属21个台站中的16个台站记录到可供研究的地震事件.通过对131个有效记录的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唐山地区剪切波分裂的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和快剪切波偏振方向Paz,并进而计算了该地区的裂隙密度.分析表明,唐山地区的应力场非常复杂,有很强的局部区域特征.由于复杂的断裂分布,16个台站呈现不同的剪切波分裂特征,值分散,Paz各不相同,并且在不止一个台站上观测到以小时为时间间隔的尺度下,和Paz同样是离散的.通过计算,唐山地区,Paz和的平均结果分别为0.007 1 s/km、100和0.022.   相似文献   
87.
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的1976年唐山地震双断层位错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少荣 《测绘学报》1995,24(4):250-258
本文提出顾先验信息的震源参数非线性反演方法,并应用于1976年唐山地震震源参数的反演研究。参加反演计算的大地测量资料中包含了唐山主震和宁河强余震的共同影响,因此在震源参数反演中采用一个双断层模式。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获得的唐山地震双断层模式与相应的地震波反演结果以及地表地质构造考察的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8.
用近场记录研究唐山地震的震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唐山地震近场记录的波形拟合,研究了震源短周期运动过程的基本特征,推断了主要破裂事件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高频地震波中的主要部分来自几个局部区域的破裂过程.它们的错距分布相当集中,上升时间为1.1-1.5s.由5次破裂事件组成的震源模型中引人随机扰动量,较好地描绘了地面运动的高频状态.  相似文献   
89.
京津地区Q值及平均应力降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P波初动半振幅和半周期直接测定介质的品质因素(Q值)和小震震源参数的方法,测定了京津地区十个区两个时间段介质的平均品质因数及小震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唐山大震前在平谷台到唐山震区的路径上平均Q值明显的高,大约是其它区的一至二倍,并且唐山震区平均应力降最大,比其它区约大一个数量级,这说明唐山大震前这个地区介质的强度较高,整体性较强,并比其它地区积累了较高的应力。在这个基础上,对京津地区的地震趋势提出了看法。 此外,本文还给出了京津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间的经验关系。  相似文献   
90.
唐山地震序列的应力释放调整过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搜集了1976年7月28日至1979年12月31日期间唐山地震序列中所有M_s≥4.0地震的初动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于68个地震台的记录图和其它14个地震台的数据。其中,167次地震得到可靠的断层面解。对这些断层面解的分析表明,震源区介质中的应力经历了一个由震前紧张平衡态,经主震后的极不稳定态,逐渐向松驰平衡态演变的释放调整过程;对于余震区的不同部分,该过程存在着细节上的差异。两种平衡态下应力主轴的空间取向基本相同,这意味着制约唐山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周围环境因素没有因发生唐山地震而改变。因此,该地区的构造运动将有继承性,而地震活动将会间歇性地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