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8篇
  免费   2659篇
  国内免费   4543篇
测绘学   451篇
大气科学   661篇
地球物理   1900篇
地质学   9639篇
海洋学   1254篇
天文学   251篇
综合类   546篇
自然地理   788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544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542篇
  2019年   673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609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38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675篇
  2007年   753篇
  2006年   781篇
  2005年   647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5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通过对山东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考察,初步认为:榴辉岩的最后隆升时代为燕山期;含硬玉石英岩+榴辉岩+(透辉石)大理岩组合说明表壳岩经历了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该带晋宁期长英质片麻岩花岗岩广泛出露;在其北部麻粒岩和榴辉岩密切伴生。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用储层岩石抽提物的饱和烃色谱指纹识别油气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世加  黄第藩 《沉积学报》1998,16(4):149-152
利用储层岩石抽提物的饱和烃色 质总离子图的指纹特征判识储层的流体(油、气)类型。油层或油饱和的储层,饱和烃色 质总离子流图的特征是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宽,碳数分布在C15~C38之间,与原油样品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相似;凝析气层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略窄一些,碳数分布在C15~C35之间,低碳数(小于C21)的正构烷烃相对于油层富集,高碳数(大于C21)的正构烷烃丰度明显低于油层;干气层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最窄,碳数分布在C15~ C28之间,只有低碳数的正构烷烃,高碳数的正构烷烃丰度极低。据此可用来识别油层、凝析气层和干气层,也可用于一些测井资料不全或测井质量差的老井的油气层复查、测井难以识别的火成岩油气层的识别,还可用于地层评价,为油气酸化层位的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对吐鲁番-哈密盆地南缘诛罗系地层进行了详细研究,识别出3个I类层序,分别与岩石地层单位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大致相当;在层序体系域、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层序内高水位体系域(HST)中的辫状河三角洲体系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产出的有利层位。  相似文献   
997.
不同阻垢剂对方解石和磷酸钙表面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京  陆婉珍 《岩矿测试》1998,17(4):241-248
采用微电泳法考察了15种阻垢剂对方解石和磷酸钙颗粒表面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药剂中,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次磷酸调聚物对难溶盐表面电位影响最大,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的影响最小。乙二胺四甲叉膦酸的溶垢能力和对表面电位的影响都较强。各种药剂对两种难溶盐表面电位影响的排序差异不显著。根据配位化学和表面化学原理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98.
徐晓春  岳书仓 《矿床地质》1998,17(Z1):213-216
本文概述了中国东南沿海中生代陆相火山-侵人杂岩的时空分布、岩石系列和组合、成因类型和矿床空间分带、成矿时代诸特征,指出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或成矿带较之环太平洋火山岩带或成矿带其他组成部分,其岩浆作用、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并进而指出该区成岩-成矿地质背景、板块作用方式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99.
张哲儒  刘荣高  毛华海 《矿床地质》1998,17(Z6):1039-1042
考虑到水-岩相互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流体流动的动力学和扩散及弥散作用,建立了金成矿作用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动力学模型。以东北寨金矿床为例,设置初始和边界条件,求得了数值解。计算了反应时间、总硫活度、热液温度、氧逸度及流体流速对金从围岩中活化转入溶液的影响;同时还计算了当成矿溶液流经围岩发生化学反应金沉淀成矿时,反应时间、流体流速的影响及黄铁矿和石英与金沉淀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蒙义峰  崔彬 《地质与勘探》1998,34(3):16-20,28
芦柴冲矿床位于滇东南砚山县境内,属南岭地区西南端--滇东南早泥盆世的层控矿带。经野外调研和室内系统研究,发现矿床为典型非火山成因的、严格受沉积相(台盆相区)控制的海底喷流沉积成因矿床。矿床中发育的南北向同生扩张断裂是重要的控盆和控矿构造,是海底喷流成矿的含矿流体运移的通道,它具周期性的振荡运动的特点,导致海底喷流成矿具周期性的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