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99篇
海洋学   10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4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地理教学》2007,(8):47-48
英国媒体17日报道说,英国大部分回收的生活垃圾都会出口海外,其中亚洲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更是首当其冲。由于在出口时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英国这些“回收垃圾”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麻烦,那些实际上无法回收的垃圾只好被焚烧掉,甚至干脆被扔在大街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62.
论斑岩铜矿的成因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较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斑岩铜矿成因的不同学术观点 ,包括“岩浆热液说”(岩浆结晶分异说 )、“板块构造成矿说”(含Cu洋壳重熔说 )、“活动转移说”及“变岩浆成矿说” ;分别对它们的立论依据及不足之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并根据作者对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及矿物中各种包裹体等特征的深入研究 ,提出斑岩铜矿主要是由深源 (地幔或下地壳 )富碱 (K、Na)、硅的热流体 (或与地壳岩石中的裂隙水、地下水混合 )交代或局部熔融上部地壳含Cu岩石而成  相似文献   
63.
郭必弘 《矿产与地质》1995,9(5):441-443
设计钛阳极篮和钛阴极板组成电解装置,取代了传统的盐酸电解法中以玻璃钢篮加石墨铜棒的阳极装置和以铁板作阴极板的阴极装置,并将盐酸电解液改变为以硫酸镍为主盐的酸性电解液,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电解速度提高了三倍,同时可在阴极上回收纯度较高的镍钴合金板,阳极上回收二氧化锰。镍钴金属回收率达90% ̄94%,纯度在97% ̄99%。电流效率达66% ̄85%,电解时无有害气体及废水排放。  相似文献   
64.
Xun ZHU 《大气科学进展》2003,20(4):487-495
The classic two-level or equivalent two-level model that includes only the statistical equilibriumof radiative and thermal processes of excitation and quenching between two vibrational energy levelsis extended by adding chemical production to the rate equations. The modifications to the non-local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ource function and cooling rate are parameterized by φc, which characterizesthe ratio of chemical production to collisional quenching. For applications of broadband emission of O3 at9.6 μm, the non-LTE effect of chemical production on the cooling rate and limb emission is proportionalto the ratio of O to O3. For a typical [O]/[O3], the maximum enhancements of limb radiance and coolingrate are about 15%-30% and 0.03-0.05 K day-1, respectively, both occurring near the mesopause regions.This suggests that the broadband limb radiance above ~80 km is sensitive to O3 density but not sensitiveto the direct cooling rate along the line-of-sight, which makes O3 retrieval feasible but the direct coolingrate retrieval difficult by using the O3 9.6 μm band limb emission.  相似文献   
65.
碱尘暴期间松嫩平原西部碱尘气溶胶的主要元素质量浓度排序为Na、Al、Fe、Ca、Mg、K、Ti、Ba、Zn,与当地盐碱化土壤的元素组成吻合,而与沙尘、城市气溶胶的元素组成有差别。风力对碱尘气溶胶元素组成有明显的影响,当风速在8.0~17.1 m/s时,元素组成的质量浓度排序为Na、Ca、Al、Fe、Mg、K、Ba、Ti、Zn。Na元素质量浓度的激增是碱尘暴元素组分的一大特征,明显富集元素为Na和B;相对于当地背景大气气溶胶的富集情况,Zn、Cu、Ba、B的富集因子值在碱尘暴期间明显降低;在各种天气情况下,B、Cu均具有较高的富集因子。碱尘中Ti元素的富集因子值均小于1,而Ca、Fe、K、Mg、Mn、Sr、V的富集因子值为1~4。两个采样点的Ca、Na、Al、Fe、Mg、Ti、Zn的富集因子近似,表明该区碱尘的主要元素具有特定的一致性;而B、Ba、Cu、V的富集因子相差较大,可以作为区分不同碱尘源的标志性元素。  相似文献   
66.
华北克拉通北部地区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年代学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5,他引:9  
本文报道华北克拉通北部燕辽三叉裂堑系和辽-吉拗拉谷内一系列古-中元古代富碱侵入岩的锆石U-Pb年龄。这些岩体整体呈近东西向分布,与该地区同期发育的其他非造山球斑花岗岩、斜长岩和大红裕组火山岩都形成于拉张性构造环境,并构成了一条长近千公里的迄今国内外最古老的富碱侵入岩带。该富碱侵入岩带具有东部较老(〉1.8Ga)和西部年轻(1.7Ga左右)的特点,它提供了华北克拉通在1.85—1.70Ga期间处于裂解构造格局的最好证据,丰富了全球性前寒武纪超大陆裂解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67.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 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 l-FeC l3-HC 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 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 l-FeC l3-HC l体系浸出B 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 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 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相似文献   
68.
对氯胺T-四碱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碘的条件作了部分改进及进一步的优化。标准物质和样品以碳酸钠一氧化锌混合试剂分解,用醋酸中和溶液时生成的醋酸钠缓冲体系控制溶液酸度,以蓝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计算结果。在选定条件下,方法选择性好,操作手续简便;检出限为0.15μg/g;经过近3万件样品、几百件国家标样考验,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69.
萨北锡矿赋矿的富碱(A 型)花岗岩隶属于新疆东准噶尔地区卡拉麦里富碱花岗岩带,其中的萨北超单元可以划分为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中粗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和斑状钠铁闪石花岗岩等四个单元。本次工作选择萨北超单元中的中细粒钠铁闪石花岗岩和中粗粒钠铁闪石花岗岩进行 SHRIMP 锆石 U—Pb 定年,所获得的两个样品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13±2Ma 和314±5Ma,谐和年龄分别为310±7Ma 和314±10Ma。结合对中亚造山带东准噶尔晚古生代构造环境和萨北富碱花岗岩带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作者认为:该岩体侵位于晚石炭世(约310Ma),为晚古生代后碰撞岩浆活动的产物,与东准噶尔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两个峰期(330~310Ma 和305~280Ma)中的前一个峰期相一致。  相似文献   
70.
磷既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资源[1].全球的磷矿资源预计在未来的100年内将被开采完,磷回收是磷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污水处理厂回收磷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日本、瑞典、荷兰等国已经实现污水处理厂回收磷的生产[2],且瑞典政府已经明确规定自2010年起,国内消费磷的75%将来自于污水处理厂.在我国,污水处理厂回收磷的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