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80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64篇
海洋学   69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珠江口海域春季富营养化现状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迅速发展,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于2014年春季对珠江口邻近海域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就珠江口调查海域管辖城市和邻近区域的环境现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污染的贡献率进行排序和分类.结果表明:珠江口调查海域营养盐污染较为严重,无机氮含量范围为0.213~1.963 mg/dm~3,平均值为0.888 mg/dm~3;活性磷酸盐含量范围为0.009~0.063 mg/dm~3,平均值为0.033 mg/dm~3.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在珠江口上游和中游均超过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珠江口下游无机氮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四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无机氮以硝氮为主,氨氮次之,亚硝氮含量最低.珠江口调查海域DIN/P变化范围为8.5~168.0,平均值为31.8;富营养化指数E变化范围为0.3~45.1,平均值为8.2,富营养化较为严重.来自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的四大口门排入的污染物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最大,其次是深圳西部海域沿岸和前海湾、深圳湾排入的污染物,最后是珠海、澳门和香港带入的污染物.从珠江口邻近海域环境现状对珠江口海域环境影响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为珠江口海域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2.
巢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利强  徐芳  周涛发 《地理科学》2015,35(10):1318-1324
对采自西巢湖湖心的一根长为143 cm的沉积柱进行了粒度分析,重建了粒度组成的演变过程。湖心沉积物主要为粉砂和黏土,粒度参数(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尖度、分维值)分析表明沉积物分选程度较好,均为正偏态,峰态为很窄到非常窄,且具有一定的分形特征。C-M图解和概率累积曲线揭示了较弱的水动力环境,颗粒的搬运方式主要为跃移和悬移,比例分别约为70%和25%~30%。结合因子分析,识别出第一主因子(PC1)对细粒物质含量存在显著影响,其值反映了碎屑物质在湖泊中的搬运距离,PC1因子与平均粒径Mz可作为巢湖湖泊水位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83.
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湿地演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是敦煌盆地人工绿洲的天然屏障。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水土资源过度开发,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湿地退化和沙漠化趋势日趋严重。本文运用多时相资源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保护区湿地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80-2013年间有23个年份湿地处于快速退化状态,保护区湿地面积由1.72×104 hm2减少到0.99×104 hm2,减少了42.4%;保护区湿地的斑块数从32个增加到51个,平均斑块面积由537 hm2减少为213 hm2,湿地演化呈破碎化趋势。湿地分布质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了11.59 km,湿地呈整体向西南缓慢移动的趋势。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湿地演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类,并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各驱动因子对湿地演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下游湿地退化的根本原因是大规模引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灌溉,其次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退缩、径流量衰减。20世纪90年代,西湖保护区湿地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建议敦煌地区耕地维持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2.7×104 hm2水平,或通过节水、调整作物结构和跨流域调水等措施,压缩引地表水和开采地下水水量,灌溉用水需控制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用水水平。该研究成果可为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和流域综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
应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广西资源县向阳坪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铀矿样品的22种微量元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W—Sr—Hg—As—Sb元素组合在铀成矿作用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该元素组合特征可以用于本区地球化学找矿中判别构造的含矿性以及推断隐伏的铀矿体。  相似文献   
85.
通过因子分析这种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来揭示元素之间、样品之问以及与地质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成矿信息,为研究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提供依据.在研究滇东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以其中Ⅰ号矿体的控矿断裂(F5断裂)内的构造岩为R型因子,得到4组元素组合因子并综合成矿地质条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碳酸盐化蚀变和铅、锌矿化发生在不同的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并非完全来自地层,主要来源于深源流体;铅锌等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部分来自于地层(白云岩),部分来自于与基底岩石有联系的成矿流体.客矿断裂带内的构造岩裂隙发育,铅锌成矿流体有选择性地沿碎基多、破碎强烈的裂隙充填胶结成矿,矿床应该属赋存于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6.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32,自引:9,他引:23  
邵波  陈兴鹏 《干旱区地理》2005,28(1):136-141
中国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深居中国内陆,生态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其町持续发展状况受人关注。而可持续发展状况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在西北地区环境——经济复合系统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利用科学、客观的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出指标体系中各项经济、环境指标因素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对西北地区各经济、环境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量化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值;最后,引入经济、环境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西北五省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模拟.分析,得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青海省均属于中级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区域,陕西省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环境滞后型区域,甘肃省属于濒临失调衰退类环境损益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严重失调衰退类环境损益型区域。  相似文献   
87.
R型因子分析可通过研究地质变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变化和分布特征而形成地质概念,并恢复地质过程,指示物质来源.在研究云南昭通毛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对矿区910和846中段Ⅱ、Ⅲ号矿带NE向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进行了R型因子分析,提出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证据.在时间上,指示了主要成矿期次为沉积成岩期和热液成矿期,热液期又划分为黄铁矿-闪锌矿阶段、闪锌矿阶段、闪锌矿-方铅矿阶段和碳酸盐-黄铁矿矿化4个成矿阶段;在成矿物质来源上,锌来源于赋矿地层(C1b和C2w)和外来成矿流体,铅主要由外来成矿流体带入.  相似文献   
88.
软土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的微观参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获得软土微观图像基础上,将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和二值化处理,使用Canny边缘检测技术得到了软土微观图像中颗粒的分布情况与土的面孔隙比的大小,进而获得了偏心率、扁圆度、圆形度、离散指数、内切圆半径等土颗粒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了这些形状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偏心率和各向异性率等参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周长和离散指数等参数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各向异性率和面积等参数之间则不具有相关性;所有特征参数可以由区域因子、周长因子和弦因子等3个主因子来反映。  相似文献   
89.
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曹广忠  王纯洁  齐元静 《地理研究》2008,27(6):1399-1406
本文利用2000年截面数据,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我国东部沿海省区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差异、特征和类型。分析结果表明,沿海省区的城镇化水平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省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既有明显受到转型期要素流动影响的省份如广东省;也有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推动城镇化的区域如沪苏和浙江省;还有表现为典型的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传统模式的省份如山东省等。省区间差异化的城镇化影响因素表明,我国沿海省区的城镇化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90.
新疆萨热克铜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发现的砂砾岩型铜矿床。应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数学地质方法,对钻孔原生地球化学异常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成矿元素组合和垂向成矿成晕分带特征,进而对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晕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成矿元素Mo、Ag与Cu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砂砾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特征指示元素;成矿期热液主要以中-低温热液为主,可能存在高温热液,成矿环境为沉积成岩型,同时Fe参与了砂砾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成晕作用;元素Cu、Pb、Zn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赋存,辉绿岩可能携带了大量成矿成晕物质,成矿元素富集可能经历了复杂的后期叠加改造作用;Cu-Mo-Ag为砂砾岩型铜矿体成矿元素组合,Sb-As-Pb为砂砾岩型铅矿体成矿元素组合,Zn-Cd-Hg为砂砾岩型锌矿体成矿元素组合。Ag、Cu、Pb、Zn、Mo、As、Hg、Cd、Sb元素在该区富集性强,具强分异作用,显示较强的后期改造作用,是该区的主成矿元素和伴生指示元素;钻孔原生异常垂直分带特征为上部元素组合为B-K-Cl型,成矿元素组合为Ag-Cu-Mo-Sr-As-Sb-Pb-Au-Zn-Hg-Cd型;下部元素组合可能为W,为具有显著热液叠加成矿元素组合特征,推测矿床存在多个成矿期次,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