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708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2187篇
海洋学   16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4 毫秒
991.
内蒙古朱拉扎嘎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内的朱拉扎嘎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华北地台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中首次找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它是由内蒙古第一物化探队在检查地球化学异常时发现的。到目前为止 ,已经圈定了 5 0多吨金 ,金的平均品位为 4 g/ t。金矿体在朱拉扎嘎毛道组第一岩性段内顺  相似文献   
992.
文章研究了国内全部铜、镍矿区的储量和品位数据,首次提出应以矿区的矿石类型为储量和品位的统计单元,论述了铜、镍资源储量在不同品位区间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3.
1 Introduction Co-rich ferromanganese crusts occurring on submarine guyots have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scientist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80’s because they are enriched in Co, Mn, Pt,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REEs), and have large potential mineral resources, occurring as they do on topographic highs relative to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the C-C (Clarion-Clipperton) zone (Halbach et al., 1982, 1989; Hein et al., 1992, 1999; Usui and Someya, 1997; Yamazaki and Sharma, 1998, 2000…  相似文献   
994.
经过对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床矿石矿物标型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如下规律:1)黄铁矿晶形随成矿阶段而变化,成矿早期和晚期,黄铁矿常常呈立方体,成矿中期以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晶为主;2)贵金属矿物的标型:石英脉型金矿以自然金为主,蚀变岩型金矿则以银金矿为主;在同一成因类型的矿床中,成矿早期见少量自然金,成矿中期在石英-黄铁矿阶段自然金大量出现,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银金矿逐渐增多;成矿晚期,仅有少量自然金;3)金的成色:小秦岭地区以自然金为主,且成色较高,平均在844~937之间;而熊耳山地区由于出现银金矿或碲化物导致金成色相对偏低,平均813~914.形成温度高者金成色亦高,反之则低;另外,金的成色随着成矿作用早晚而变化,石英脉型金矿从早到晚,其成色有968~940~870变化,蚀变岩型则由929~942.7向876.7~899变化.总而言之,金矿物的标型反映的是其形成的物化环境、成矿条件、矿物的空间分布规律等,在进一步找矿中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著名的东天山黄山—镜儿泉铜镍成矿带中有许多成因相似的铜镍矿床,本文在野外调查和镜下鉴定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成分测试,对香山铜镍矿床矿石矿物成分做了详细研究,将矿石矿物划分为Fe-S系列、Fe-Cu-S系列、Fe-Co-Ni-S系列、Fe-Co-Ni-As系列、Fe-Co-Ni-As-S系列和碲化物。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将成矿过程划分为岩浆熔离成矿期、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风化期;通过矿物成分晶体化学式计算,阐述了矿物的赋存状态和成因。香山岩体锆石U-Pb年龄(285±1.2)Ma髴,镍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298±7.1)Ma[1],成岩、成矿年龄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6.
祁进平  宋要武  李双庆  陈福坤 《岩石学报》2009,25(11):2843-2854
河南栾川西沟铅锌银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栾川断裂北侧,为赋存于中-晚元古代浅变质碳酸盐建造中的层控矿床,被认为是晚元古代的热水沉积型矿床.从成矿早阶段至晚阶段,矿物共生组合依次为;细粒黄铁矿、粗粒黄铁矿-闪锌矿-白云石-石英组合、多金属硫化物-白云石-石英组合、黄铁矿-石英-碳酸盐组合.本文对其矿石硫化物和黑云母进行了单颗粒矿物Rb-Sr同位素分析和研究.1件赋矿钙质二云片岩样品的5个黑云母颗粒样品给出Rb-Sr等时线年龄为366.0±10Ma,代表赋矿围岩的区域变质年龄.由于黄铁矿-碳酸盐细脉切穿了钙质二云片岩的片理,闪锌矿细脉切穿大理岩条带,矿体未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可推断矿化发生于366Ma之后.考虑到区域内的构造变形事件和大规模花岗岩类侵入和成矿作用的年龄数据集中在156~134Ma,峰值在138 Ma左右,认为西沟铅锌银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5件成矿早阶段细粒黄铁矿具有较低的I_(Sr-138Ma0值(按138Ma计算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变化范围为0.7100~0.7151,平均0.7127,该值略高于晚侏罗-早白垩斑岩类和花岗岩基,明显低于太古代太华群变质基底、中元古代熊耳群安山质火山盖层和中-晚元古代栾川群和官道口群的片岩地层,但与赋矿围岩栾川群大理岩地层接近,表明碳酸盐地层变质脱水和晚侏罗-早白垩岩浆岩均有可能为早阶段成矿提供成矿流体.相比之下,主成矿阶段硫化物则更加富含放射成因锶;14个主成矿阶段粗粒黄铁矿测点的I_(Sr-138Ma)值范围为0.7152~0.7344,平均0.7247,13个闪锌矿测点的I_(Sr-138Ma)值范围为0.7108~0.7398,平均0.7283,这些硫化物I_(Sr-138Ma)值接近于或低于太古宙太华群、中元古代熊耳群和中-晚元古代官道口群和栾川群,表明这些地层的锶都有可能混入成矿流体.因此,上述研究表明成矿早阶段流体主要为壳源岩石的变质脱水流体或燕山期岩浆热液,而在主成矿阶段,通过水岩相互作用与浅源循环的大气水或建造水的混入,浅部盖层栾川群地层的成分较多地加入了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97.
大民太铜镍矿为小岩体型铜镍硫化物矿床。文章以对含矿岩体和矿体的大比例尺地质编录和综合地质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矿化精细结构分析和矿体产状模式构建,并提出了大民太基性-超基性岩体具备一定的成矿条件,铜和镍都具有向深部变富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桂北宝坛地区作为为数不多的新元古代岩浆Ni-Cu硫化物矿田,对区内成矿岩体开展岩浆演化过程和构造背景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苏赋矿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岩相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岩体自西向东发育三个脉动韵律:辉石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辉长岩、闪长岩,铜镍硫化物矿化形成于前两个韵律底部;闪长岩锆石U-Pb年龄857±8Ma限定其成矿时代为新元古代早期;岩体Mg~#值为71.91~80.07,m/f比值为2.56~4.02,MgO与Al_2O_3、CaO负相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的配分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与陆缘弧亚碱性玄武岩相似;δ34S值在2.3‰~3.8‰之间,与MORB地幔结果不同(-1.57‰~+0.60‰)。岩石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源区为受过地壳混染和流体交代改造的部分熔融岩石圈地幔,具有岛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桂北宝坛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于俯冲环境。岩浆侵位过程中地壳物质混染、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是促使桂北宝坛地区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发生硫饱和及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9.
新疆北山发育有20~30个产于晚古生代北山裂谷带中的早二叠世超基性岩岩体。自2008年以来在坡北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中发现坡一大型镍矿床和坡十中型镍矿床。利用本项目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文章从构造、岩体基本特征、围岩条件、矿物学特征、化探异常特征、地球物理参数等多个方面总结了含矿岩体(相)与非含矿岩体(相)的区别。研究发现新疆北山铜镍矿矿床受深大断裂控制,多产于深大断裂一侧的次级断裂中。在预查阶段或预查以前,可以首先利用1∶20万和1∶5万勘查地球化学数据,对Cu、Ni、Co、Cr异常区进行调查研究,同时辅以ETM遥感线环解译、1∶5万航磁资料的化极和向上延拓图(关注高磁异常)和1∶5万重力资料的布格重力异常(关注△GB-142×10 g.u的区域)来圈定区域上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地表的孔雀石蚀变、黄钾铁矾和镍华是寻找铜镍矿的重要线索。在普查阶段,若存在纯橄岩且岩相分异良好的杂岩体,则更有可能发现铜镍矿。同一地区,具有高Cr尖晶石且尖晶石Fe3+/∑Fe0.3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成铜镍矿的潜力更大;含最超基性或接近最超基性的岩相的岩体成铜镍矿的可能性更大;含有高Fo、高NiO、低FeO*、低CaO、低TiO2的橄榄石且低Fe、Ca含量辉石的岩相是铜镍矿勘查的优选岩相。围岩有硫化物、硫酸盐或石墨层的超基性岩体的成矿潜力要大于围岩为无硫化物方解石大理岩的超基性岩体的成矿潜力。在此基础上,瞬变电磁(TEM)方法获得的瞬变响应感应电动势的垂直分量DBz/Dt(1.2)数据和可控源声频大地电磁可以用来推断深部超基性岩体的分布,是深部验证的重要依据。三维磁化率反演可以为矿区的定位预测或确定超基性岩体的延伸情况提供一定的依据。井中磁测可以作为防止漏矿的一种补充方法。在详查阶段,通过精细钻孔编录和三维软件查明矿体的空间展布趋势规律可为定位预测提供依据。文章总结了针对新疆北山地区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综合信息勘查模型和勘查策略,并对硫化物饱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0.
那更康切尔银矿床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中部,紧邻昆中构造带。矿体主要以脉状产出于古元古代金水口群片麻岩以及晚古生代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采集12件样品对其硫化物(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方解石分别开展了S-Pb和C-O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稳定,δ~(34)S主要集中于-3.4‰~0.6‰之间,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硫化物~(206)Pb/~(204)Pb值介于18.28~18.62,平均值为18.37,~(207)Pb/~(204)Pb值介于15.60~15.73,平均值为15.65,~(208)Pb/~(204)Pb值介于38.38~39.10,平均值为38.63,铅同位素组成稳定,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地壳;方解石δ~(13)C值介于-6.0‰~-2.8‰,平均值为-4.25‰,δ~(18)O值介于6.1‰~20.5‰,平均值为12.49‰,表明C可能主要由岩浆作用提供。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成矿背景认为该矿床应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受构造和岩浆作用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