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8篇
  免费   1098篇
  国内免费   958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946篇
地质学   3659篇
海洋学   454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260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4年   5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东南极格罗夫山存在一套经历了峰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镁铁质麻粒岩和斜长角闪岩。对含石榴石的镁铁质麻粒岩的详细研究则显示了近等温降压 (ITD)的顺时针PT演化轨迹 ,与拉斯曼丘陵有相似的演化历史。岩石的主量元素组成和玄武岩一致 ,并且具有拉斑玄武岩演化趋势。进一步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这套玄武岩为洋岛型玄武岩 (OIB)和洋中脊型玄武岩(MORB)的组合。OIB型具有大体类似的地球化学性质 ,它们均富集Ti(TiO2 =2 .68% )、REE( =2 0 2 μg/g)、LREE[(La/Yb) N=4.8]、Ti/Y( =343)、Zr/Y( =3.1 ) ,具洋岛玄武岩的特征 ,推测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源区 (EM)。而MORB型以低Ti (TiO2 =1 .1 %— 1 .31 % ) ,明显低于OIB的P的含量 (P2 O5=0 .1 %— 0 .2 % ) ,低REE ( 4 7— 93μg/g)、LREE/HREE( 2 .2 7— 2 .5 4 )、(La/Yb) N( =1 .30— 1 .62 )为特征 ,具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MORB和OIB组合的出现说明在泛非期该区可能存在过洋盆。  相似文献   
92.
袁智广 《吉林地质》2003,22(2):34-40
本文对松辽盆地东南部后五家户气田划分出22种沉积微相,建立7种相层序,分析了扇三角洲及三角洲沉积环境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指出了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较为发育,沉积物源来自气田东北部和东南部两个方向。后五家户气田多为构造—岩性气藏和岩性气藏。  相似文献   
93.
某地石英矿砂通过磁选分离法、稀酸浸泡法处理后,矿砂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铁、铝、钙镁的含量;采用磁选分离 稀酸浸泡法联合处理后,使该地石英砂的化学成分达到了优质的生产平板玻璃用硅质原料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4.
大洋多金属结核中1nm锰矿相的相变及其主要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多金属结核样品在室温中放置或加热干燥后 ,其中的 1nm锰矿相会部分或全部地相变为 0 7nm锰矿相 ,这说明 0 7nm锰矿相可能不是多金属结核的原生锰矿相 ,而仅仅是 1nm锰矿相的相变产物。研究结果表明 :1nm锰矿相结构中的Cu2 + 、Co2 + 、Ni2 + 等金属阳离子的含量与其结构稳定性有正相关关系 ,即金属离子含量越高 ,其结构越稳定 ,1nm锰矿相越不易相变为 0 7nm锰矿相 ,反之亦然 ;另外 ,不同金属阳离子稳定 1nm锰矿相结构的能力也不同 ,结核中几种主要金属阳离子对 1nm锰矿相结构的稳定能力从大到小为 :Ni2 + >Cu2 + >Co2 + >Zn2 + >Ca2 + =Mg2 + 。  相似文献   
95.
吉林延边开山屯低级变质作用发育于兴凯地块西南晚古生代活动大陆边缘,这里产出二叠纪末的消减增生杂岩。低级变质作用矿物除冻蓝闪石、阳起石、玉髓、黝帘石、多硅白云母、绿泥石、钠长石外,还在灰黑色变泥质岩中发现硬绿泥石 纤锰柱石 多硅白云母组合。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的以泥质岩为原岩并具有硬绿泥石 纤锰柱石标志矿物组合的蓝片岩相岩石。研究表明,该组合的形成温度290.14(或370.8)℃,具明显的低温特征。  相似文献   
96.
湖北省南漳县震旦系沉积型红星磷矿矿体P_2O_5平均含量23.91%,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角砾状磷块岩,其次为白云质磷块岩、泥质纹层状和条带状致密块状磷块岩。工业类型主要为钙(镁)质和硅钙(镁)质磷矿,其次为硅质磷矿。矿石矿物为胶状磷灰石和微晶磷灰石,经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其种属为含碳氟磷灰石。嵌布粒度以细-中粒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伊利石、高岭石、铁质。经测定当磷块岩磨矿粒度小于0.1mm,其磷酸盐矿物单体解离率可达92.53%,这为确定合理的选矿流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7.
郯庐断裂南段左行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自1964年徐嘉炜提出左行平移的观点后,曾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过多年研究,关于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平移时间主要存在着3种认识,即印支期前、印支期和燕山期。最新完成的横跨合肥盆地及郯庐断裂的地震剖面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的活动提供了有力依据。本文依此为依据,认为郯庐断裂走滑的时间在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理由如下:郯庐断裂带的老地层逆冲在西侧合肥盆地的中、下侏罗统之上,并切断中、下侏罗统,说明郯庐断裂的走滑是在中侏罗统沉积  相似文献   
98.
钾长石是南平伟晶岩中分布广泛的一种造岩矿物,它的结晶作用几乎贯穿于伟晶岩形成-演化过程的所有阶段。通过对不同类型伟晶岩和同一类型伟晶岩中不同世代钾长石的产出条件、物理性质、矿物粉晶X光衍射、化学成分等方面研究,发现钾长石在伟晶岩中的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不仅深化了对南平伟晶岩形成机制的了解,而且对钾长石的综合利用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模式--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景星 《新疆地质》2003,21(4):393-397
从层序边界分析人手,对层序类型体系域类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冲积-河流相地层体系域划分具4分性,即发育有低位体系域、扩张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当基准面缓慢下降时,还可发育收缩体系域.同时,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沉积特征,指出各体系域对应的沉积体系及相类型,认为低位体系域以侵蚀下切、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为主;扩张体系域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过渡;高位体系域时期以曲流河为主.其次,根据构造演化、古气候变化、古地形等研究认为,尽管新近纪济阳坳陷进入坳陷发育时期,断裂活动明显减弱,但是构造运动对层序发育仍有一定影响;根据古气候分析认为,新近纪经历了北亚热带温湿气候,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北亚热带干旱气候等阶段.这种气候变化导致了馆陶组沉积早、中期河流纵横交错,辫状河道发育,馆陶组沉积后期逐渐向曲流河过渡;明化镇组沉积期河道相对不发育.由古地形及物源供给分析,认为古地形差异的变化与物源供给对济阳坳陷新近系层序发育、层序样式等有一定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0.
丁乾俊 《新疆地质》2003,21(4):463-467
任-侵位的岩浆体,在结晶分异、固化成岩过程中,一般都可分为:已结晶的固相岩体、正(半)结晶的可塑相岩体及未结晶的熔融相岩浆3部分.此时,若发生了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的构造作用力。使正(半)结晶的可塑相岩体发生可塑相变形,形成片麻化岩体;地壳运动(包括地震)时的构造作用力为脉动性质的挤压作用力;岩体发生片麻化的地壳运动,又使已结晶的固相岩体和围岩发生断裂活动,形成了断裂带控矿、容矿构造;未结晶的熔融相岩浆再度上升侵位,便形成了小侵入岩体控矿构造.残浆的形成与排出,控矿构造的发生、发展与控矿过程,都是在这次地壳运动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对这次地壳运动可称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