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421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15篇
地质学   912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高层建筑-基础-土体耦合系统的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半解析元方法对高层建筑-基础-土体耦合系统进行了动力分析。结构、基础和土体均采用三维连续体模型,在水平两方向解析、竖向离散。这样既考虑了系统的三维效应,又可大大节省计算工作景,计算可以在微机上实现,为探讨结构-基础-土体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提供了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53.
考虑阻尼拟合的动态骨架曲线函数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土体动力实验结果所示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描述土体应力-应变骨架曲线及动态骨架曲线的一种简单合理的函数表达式,并将其引入作者建立的土体动力剪切动态骨架曲线应力-应变关系模型中,导出了能拟合土体实验阻尼值且形式简单合理,应用方便的土体动力剪切应力-应变关系的经验函数式。  相似文献   
54.
在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建立正确的降雨入渗概念模型及其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入渗的概念模型总结为活塞式、扩散式和捷径式三种类型,认为在非饱和入渗过程中捷径式是普遍的;由于降雨的随机性,入渗补给的数学模型宜采用随机模型。  相似文献   
55.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对比地下水位升降对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定量地总结了地下水位上升对地基土承载力的削弱情况。  相似文献   
56.
一种求解动应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地震波的耗损能量等于土体产生的变形能这一原理,对动应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Voigit粘弹性模型,应用能量分析法,提出了一个求解动应力的简化公式。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实例,表明文中提出的动应力公式比较简单实用,其计算结果合理,便于工程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从水文地质条件、土体结构和力学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南京地区土层中隧道开挖所引起的渗透变形问题。经研究认为可通过控制所构筑地下防渗墙深度、厚度及质量来防止渗透变形。实践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8.
堆载地基与邻近桩基的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分析堆载条件下邻近桩基与土体的相互作用时,提出了改进弹性地基梁模型,采和最小势能原理推导了改进弹性地基梁的有限杆系法平衡方程,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程序EFBMPP,对影响桩基变位和弯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9.
土体饱和度确定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有关土饱和度确定的两个问题,由于试验技术手段的限制,土堆栈 饱和度只能通过其它物理性质指标之间的关系来求取,这样换算得到的饱和度往往偏大,并且,根据实验分析,地下水位以下的粘性土并不都是饱和的,因此,在岩土工程中,非饱和土工力学亟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0.
西安地区黄土含水率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芹选  赵景波 《现代地质》2002,16(4):435-438
通过对西安地区黄土剖面的野外观察、颗粒分析和含水率的测定 ,系统地研究了黄土层含水率的变化特点 ,初步认识到在同一黄土剖面上 ,黄土含水率从上到下呈波动变化 ,其峰值位于古土壤层内 ,而波谷处于黄土层内 ,并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在具有结核层的黄土层中 ,其含水率从上部到下部呈由大变小再变大的趋势 ,其峰值位于结核层之上 ,CaCO3 结核层具有隔水作用 ;在古土壤层中 ,从上向下 ,其含水率呈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规律 ,其峰值出现在古土壤的中、下部位 ,即粘土化最强的部位。土壤质地是决定含水率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包气带中 ,黄土含水率的变化与粘土颗粒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