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75篇
  免费   5114篇
  国内免费   5916篇
测绘学   2618篇
大气科学   6141篇
地球物理   3509篇
地质学   20205篇
海洋学   2511篇
天文学   123篇
综合类   2431篇
自然地理   2967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1141篇
  2022年   1520篇
  2021年   1606篇
  2020年   1138篇
  2019年   1537篇
  2018年   1047篇
  2017年   1022篇
  2016年   1162篇
  2015年   1364篇
  2014年   2094篇
  2013年   1736篇
  2012年   1917篇
  2011年   1914篇
  2010年   1710篇
  2009年   1807篇
  2008年   1795篇
  2007年   1446篇
  2006年   1355篇
  2005年   1355篇
  2004年   1159篇
  2003年   1156篇
  2002年   940篇
  2001年   962篇
  2000年   908篇
  1999年   832篇
  1998年   757篇
  1997年   794篇
  1996年   641篇
  1995年   657篇
  1994年   562篇
  1993年   458篇
  1992年   438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298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7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疆降雹云团按其卫星云图特征分为对流性和系统性两大类,又将对流性降雹云团按尺度大小分为雷暴云和对流云,系统性降雹云团按所处位置分为冷云核、云系云区和云系边缘。据此方法对1998-2001年4-9月期间北疆出现310个降雹云团进行归类分析。北疆降雹云团以对流性云团为主,它们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亮温较高。主要出现在北疆西部和北疆沿天山中段。各类降雹云团在各地区的出现机率不同。  相似文献   
992.
渍水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建立了一个反映土壤渍水、可与小麦生长模型耦合的土壤水分动态模型,尤其考虑了因地下水位较浅而引起的毛管上升水量和土壤导水率的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盆栽小麦水分试验资料验证了日蒸散量的模拟值,利用湖北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和江苏金坛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土壤水分历史资料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综合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蒸散量、地下水位和0~50 cm土壤含水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模型能可靠地预测多雨和渍水地区麦田土壤水分的变化动态  相似文献   
993.
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分析了1885~2000年长江中下游梅雨特征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梅雨较长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①梅雨量的大小与梅雨期的长短和出梅日期的早晚为显著的正相关;②梅雨的主要周期为3 a、6 a和8 a,它们分别与低纬100 hPa高度场、热带系统以及全球陆地温度的变化有关;③控制入梅、出梅和梅雨期6 a左右周期的气候因素是相同的,而3 a左右的周期可能受到不同气候因素的影响;④长江中下游梅雨在近116年期间,经历了6个不同的气候阶段。  相似文献   
994.
耿勃  张飒 《山东气象》2004,24(1):48-50
利用2003年12月~2004年2月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图、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3年冬季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大雾频繁的天气特点和环流特征。  相似文献   
995.
应用彭曼公式对蒸发量进行了气候学计算 ,并对近 40a灯塔站蒸发量的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年和生长季等不同时段的分布规律分析 ,以便为农业水分分析、农业气候影响评价、作物水分平衡等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996.
2002年我国沙尘暴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逐日8个时次地面天气报告资料,分析了2002年全国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2年出现的12次沙尘暴过程以3月18~22日的强沙尘暴过程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我国北方地区浑善达克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的沙尘暴日数最多。另外,2002年我国沙尘暴高频期集中、早春多于晚春。主要原因是前期北方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3—4月上中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十分频繁且强度较强,4月下旬—5月上旬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几次较大范围降水,5月中下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且位置偏东。  相似文献   
997.
柴达木盆地近40a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柴达木盆地6个代表站逐日平均气温、逐月降水资料以及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对盆地40a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充分利用变化了的农业气候资源。减少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统计1971~2003年桂西北地区7~9月的高温日数情况,并对高温日数偏多年的前期(1~6月)500hPa环流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多高温年关系密切的是前期(1~6月)北半球500hPa极涡中心位置偏西及偏于极地,强度偏强;印缅槽强度偏弱;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偏小,强度偏弱,脊线、北界位置偏南,西脊点偏东.  相似文献   
999.
SARS流行时期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艳玲  寿绍文  张鹏  陈铁 《气象》2004,30(2):46-49
对 2 0 0 3年 1~ 5月我国大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疾病流行时期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气温偏高、空气潮湿以及冷暖多变的天气可能为SARS疫情的发展提供了“温床”  相似文献   
1000.
经3a在旬邑县对旱塬小麦综合抗旱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保水剂拌种、垄作地膜覆盖、喷施抗旱剂综合处理,比采用平作、垄作地膜覆盖分别提高产量1590kg/hm^2、1050kg/hm^2.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