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18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三维分布式电学监测系统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填埋场建设期将电极传感器网状布设于防渗层下方,垃圾场启用后通过预设电极实现观测区自然电位和地下介质电阻率测试.对比不同时期实测自然电位和视电阻率剖面特征变化,确定垃圾场渗漏与否、渗漏点的位置、数量及渗滤液形成羽状体的空间分布和扩散过程.三维分布式电学监测系统就是基于上述理念设计研制的,包括采集站、供电控制器及传感器系统,可同时完成多个位置点电位测量.粉砂层中渗滤液扩散过程的原位三维电学监测结果显示渗滤液污染区呈现自然电位负异常和低阻特征,低阻异常区分布范围和实际污染区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污染区扩散特征可通过分析低阻异常区变化来确定.  相似文献   
72.
针对重金属污染的特殊性和危害性以及广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广州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可能影响,并根据新近提出的“化学定时炸弹”(CTB)的新概念(思想),初步提出了动态监控重金属污染以防止灾难性事件发生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3.
前不久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下称《公报》)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不同用地土壤类型的耕地"点位污染超标率"最高为19.4%,大为超过林地的10.0%、草地的10.4%和未利用地的11.4%。二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点位超标率镉最高为7.0%,大大超过汞的1.6%、砷的2.7%、铅的1.5%、铬的1.1%。三是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  相似文献   
74.
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三维刻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场地精准修复与再开发利用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三维刻画是精准修复与再开发利用的基础。然而,场地环境是一个耦合地上地下多要素的复杂三维系统,使得基于离散稀疏土壤钻井样点和空间统计推断模型的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刻画结果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梳理了场地土壤污染物含量三维精细刻画的目的和钻井布设方式、常用的三维刻画模型和相关案例,分析了土壤钻井数据的“稀疏偏性”特征对刻画结果的影响,总结了“非平稳浓度场”条件下三维土壤污染物含量插值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情景、非平稳、非线性、多源数据融合、多类模型耦合和复合污染刻画6个方面,展望了场地地下“黑箱”环境土壤污染物含量精细刻画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5.
《辽宁地质》2014,(5):4-7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日前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范围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调查,填补了我国土壤环境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76.
《辽宁地质》2014,(5):8-9
今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一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却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担忧起来:我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物超标率为19.4%,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环芳烃成为罪魁祸首。作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胁到我们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粮食这些"舌尖上的安全"。或许这些污染并不像烟囱中冒的黑烟、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观、但它们的确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土壤现状近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相似文献   
77.
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方法对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利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应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Hg、Cu、Zn)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健康风险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该蔬菜基地土壤已受到重金属Cd、Hg、Cu不同程度的污染,但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4种重金属在三种暴露途径下的非致癌风险大小顺序均为HgCuZnCd,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的非致癌健康影响。三种暴露途径下的致癌风险均低于可以接受的水平10-6,表明Cd的致癌风险较低,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78.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全球主要环境危害之一。原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土壤污染总超标率达16.1%,其中镉在所有重金属中超标比率最高,达7.0%。浙江省主要农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不容乐观,其中镉、汞污染相对较为普遍,全区约30%~40%的土壤已受不同程度的镉、汞污染。  相似文献   
79.
兰州—白银地区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白银地区,由于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综合影响,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及有毒、有害组分在区内表层土壤中的分布明显不均衡。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元素含量分布为主要依据,在分析兰州—白银地区土壤污染现状、农作物所需有益元素丰缺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内农业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Cr、N i等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及富集污染强度、空间离散强度相对较弱,而Cd、Hg、Pb、Zn、Cu、As都极为离散。按环境的优劣划分了农业生态优质区(Ⅰ类)、一般区(Ⅱ类)、不良区(Ⅲ类)三个等级,并提出了土壤培肥原则和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80.
土壤元素污染等级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含量为依据,以元素污染叠加程度为准则,提出了土壤污染等级标准的确定方法。长江三角洲、福建沿海地区的试验研究表明,表、深层土壤成土母质具有同源性,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深层土壤基本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基于深层土壤元素含量确定的地球化学基准值是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的基础依据,据此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污染等级标准,取得了该地区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结果。根据土壤污染成因及其生态环境意义,厘定了不同土壤污染等级的内涵。研究认为土壤污染等级区的生态效应需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