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4篇
  免费   2302篇
  国内免费   2046篇
测绘学   6019篇
大气科学   4418篇
地球物理   1826篇
地质学   6470篇
海洋学   1391篇
天文学   288篇
综合类   3801篇
自然地理   2589篇
  2024年   114篇
  2023年   469篇
  2022年   582篇
  2021年   785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442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779篇
  2014年   1752篇
  2013年   1363篇
  2012年   1785篇
  2011年   1697篇
  2010年   1475篇
  2009年   1736篇
  2008年   1533篇
  2007年   1289篇
  2006年   1253篇
  2005年   1295篇
  2004年   1045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621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426篇
  1998年   390篇
  1997年   373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断层网络方向特征及其自组织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层网络可视为一线源构造地震的蕴震系统。地震前兆是该系统在演化过程中所表理现出来的复杂的整体动态行为,是蕴震系统自组织学演化的构造微动态。本文从信息合成观点出发,提出了方向信息合成方法,对京,津,唐地区50条跨断层地形变观测时间序列的计算表明;断层网络牟方向特征(相对张,压,扭动等)临震前出现了运动方式(方向)群体优势异常;该异常可能具有可重复性,该方向特征的时空演化可视为一个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992.
马桂芳  孙加林 《中国地震》1994,(A00):133-140
本文选取小震释放能量,地震活动度、小震动态参数,地震活动时间信息熵,小震调制比速率和地震空间分布信息维等6种测震学参数,应用多因子灰箱动态系统模型,对1973年以来全国21个中强以上地震孕震信息水平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具有一定预报效能的短、临预报(半年之内)的空间场,数学模型和异常数据指标。  相似文献   
993.
薄万举 《内陆地震》1994,8(3):221-228
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①②[7],对拟合、滑动外推、聚类分析、模糊综合评判等各个环节做了适当的改进.同时,引入概率统计中的有关知识.选择一个相对最佳评判方案,用京、津、唐地区流动点短水准,短基线资料进行了地震预报的研究,为用形变资料经过评判统计进行地震预报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最后,以讨论的方式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94.
新疆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道一  王湘南 《内陆地震》1994,8(3):203-210
提出几个典型的多元函数方程,导出它们的解和解的某些特性。  相似文献   
995.
非平衡吸附放射性核素迁移数值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核素在以水作为载体于多孔介质中迁移时,吸附与解吸作用不容忽视.吸附与解吸为一非平衡过程,本文建立了考虑非平衡吸附的放射性核素迁移数植模型,模型中对于水动力弥散方程和非平衡吸附关系式的耦合,采用数值离散、直接代入的方法使数值求解便于实施.利用现场核素迁移试验观测资料对所建立的非平衡吸附核素迁移数值模型进行了检验,充分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分形理论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98.
对山西中条山、北京西山和安徽月山等地区详细构造研究表明,尽管后地台阶段活化的时代有所不同,但其地壳构造演化显然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性:即均以伸展构造体制下的大规模剥离断层作用和横向构造置换的褶叠层发育开始,然后才转换为收缩体制下面理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以及伸层与收缩体制的多次交替,并伴随有与之密切相关的沉积事件、变质事件、岩浆热事件和叠加成矿作用。反映了地质体由深部构造层次到上部构造层次,由韧性变形环境到脆性变形环境的总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9.
1000.
浅析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家丽 《中国沙漠》1994,14(1):89-92
经工作实践,对沙漠地区公路设计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