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418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48年   2篇
  1941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是将通过调查得到的数据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利用GIS软件形成不同格式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从而达到数据库存储、查询、分析、检索的目的,并实现信息共享。通过利用MAPGIS软件以及基于MAPGIS上开发的RGMAP数字填图系统建立1∶25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分析了数据库的内容和功能,重点提出了建库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73.
1∶5万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地质图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矿部“地矿工作信息化工程”总体部署,地调局设立了区调数字地质图系统的研究项目。其目的是通过试验研究解决1∶5万区调数字地质图的数据标准问题,制订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推广应用GIS技术。重点论述了项目的目标、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层划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74.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塘岭幅 (J48E018017)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建立,实现了设计地质图、野外地质填图、室内综合整理、最终成果表达的全程数字化,有效开展了对各类数据的一体化描述、存储、组织和利用。将沉积旋回划分与年代学分析相结合,系统开展测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建立等时地层对比格架,恢复盆地沉积充填过程,查明断裂活动性;重新建立了测区古近纪—新近纪地层系统,划分出11个填图单元,并确立了新近纪彰恩堡组与干河沟组之间存在沉积间断,二者之间为不整合接触关系。本数据库共包含矢量化的地质图一幅,样品179件,素描图86件,图片253张,内容详实、可利用度高,为厘定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新近系—古近系地层序列及新构造–活动构造特征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性数据资料支撑;为总结新构造–活动构造发育区填图技术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南祁连山前区可以分为露头和盆地区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本区晚中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过程和现今中生界残余层序的分布。本文提出了均匀平板状沉积体后期的构造变形可以利用古地质图以及高精度残余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古构造带的分析方法,并且对于研究区中生代晚期的古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露头区主要利用古地质图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北缘的鱼卡和红山地区。盆地区主要利用中生界残余厚度图的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南侧的赛什腾南部凹陷和马海凸起地区。通过这4个地区古构造特征的研究,提出南祁连山前区中生代晚期在区域性隆升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古构造带,古构造活动的特点是形成北西-北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构造,这些褶皱的波长为15~20 km,为中尺度规模。同时指出,中国西部多数地区均缺失上白垩统,暗示着当时的中亚地区存在一个广阔的晚白垩世古高原。  相似文献   
77.
基于嫦娥数据澄海—静海幅地质图编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球地质图(The Geological Map of the Moon),又称月面地质图、月面地质分区图,表示月球表面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物质分布特征的平面图。月球地图和地图集编制工作是月球探测和科学研究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充分剖析50年前最早月球地质图与近期完成的虹湾幅、哥白尼幅地质图,采用嫦娥一期、二期CCD数据,配合数字高程、IIM以及LRO数据,文中以澄海—静海幅为研究区域,完成以地质背景、构造类型、地层时代、物质单元、盆地建造、火山碎屑分布、玄武岩厚度为主体要素的中国第一幅澄海—静海幅月球地质图编制,并且系统制定月球地质编图整个系统工程的设计方案,结合国内数字地质编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中国自己的月球与行星地质编图标准、规范和制图流程。相关编图经验可以推广到火星地质图和金星地质图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8.
文中根据我国找矿实践和国外的有关资料,综合探讨了可地浸砂岩铀矿普查勘探的主要准则,提出了地勘工作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目的要求, 八种地质工业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三种勘探类型的划分及其依据,论述了可地浸砂岩铀矿勘探工作的特殊要求,划拟了不同勘探类型的勘探工程网度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9.
80.
传统地质图以二维地质图为主,然而在环境、地灾、水文等各类专题图件上,带有实际地形起伏的假三维叠加图件,其辨识度更高、可读性更强。视立体图是一种基于DEM的具有显著正立体视觉效果的二维地质图,地形变化直观,地质信息空间特征清晰易读。文章对视立体图这一图面表达方式的精准配准及合成原理上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基于DEM的多种地质图件视觉表达方法,并结合MapGIS、ArcGIS和Envi等GIS软件对视立体图的制作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剖析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及视觉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