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463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5 毫秒
21.
以河北省黄壁庄水库副坝坝基的渗漏塌坑为例,利用“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智能化地下水动态参数测量仪”在天然流场下,测量出水库自然渗漏量地下水的渗透流速流向、垂直向流速流向,每米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等工程必须的水文地质参数。确定性地诊断和检测出黄壁水库坝基渗漏隐患出现的具体位置和高程,从而为大坝的渗漏处理和安全处理提供详细的现场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163站位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海底油气渗漏和表面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吸附甲烷、吸附重烃气体、顶空甲烷、顶空重烃气体、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20 nm)的地球化学异常均围绕高石3构造呈环状分布,并且烃类气体指标异常较芳烃类指标异常更靠近这一圈闭构造的外侧。地球化学异常的平面分布和沿主要地震剖面的垂向分布特征显示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可能与高石3构造及深部油气藏的分布和垂向渗漏有关,并据此建立了围绕高石3构造的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内环主要芳烃类指标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上部残留油藏渗漏形成,外环主要为烃类气体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深部原生气藏渗漏形成。表面地球化学异常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的关系显示,无论是内环异常,还是外环异常均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在空间上密切相关,预示着这些断裂构造可能是深部油气垂向渗漏运移的主要路径,同时也意味着高石3构造是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海洋油气钻探的首选构造。  相似文献   
23.
贵州遵义二叠纪锰矿气液喷口群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洋  刘志臣  陈登  钟月丽  秦先进 《贵州地质》2018,35(2):81-87,95
在通过对遵义市锰矿整装勘查区及周边所有探矿工程资料整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剖面实测和测试的成果。将贵州遵义二叠系锰矿与华南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理论进行详细对比,认为遵义锰矿总体是"内生外成",成锰物质主体来自地幔,遵义锰矿属"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借鉴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的成矿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遵义锰矿裂陷槽盆地结构的划分、同沉积断裂的识别和中心相、过渡相和边缘相判别标志,在断陷盆地中喷溢口及附近,发现矿石及其顶底板具有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独有的结构构造、同位素、生物组合等特征。研究认为遵义成锰盆地至少存在5个气液渗漏喷溢口,分布于Ⅲ级断陷盆地内,每一个喷溢口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气液渗漏喷溢沉积成矿系统,遵义锰矿床是形成由若干个气液渗漏喷溢沉积成矿子系统构成的沉积成矿系统。贵州遵义二叠纪锰矿成矿的气液渗漏喷溢口的发现,对遵义锰矿"内生外成"成因研究提供了宏观地质证据,为建立深部锰矿找矿预测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研究遵义锰矿的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贾慧涛  刘杨  盛勇 《江苏地质》2021,45(3):335-340
堤坝是重要的水利工程,其安全性至关重要。坝体渗漏是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对坝体渗漏位置、程度以及坝体结构变化的探测一直是重要的物探课题。微动勘探作为一种新兴的物探手段,应用范围正逐步拓展,通过某水库大坝渗漏检测实例,展示频率-波数法微动线性点阵剖面测量进行大坝渗漏检测的效果,该技术通过提取频散曲线及视S波速度成像,刻画地层速度结构并圈定异常,可实现对大坝渗漏快速精确的无损探测,具有一定的方法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油气谱的实测和分析,结合烃类微渗漏理论,讨论油气信息的波谱特征和遥感直接探测的机理。运用遥感技术探测油气信息,一是探测烃类微渗漏产生的地表理化异常,二是直接探测渗漏运移到地表的烃类物质或土壤吸烃信息。在塔北试验区,烃类组分异常是最直接,最有意义的标志,2.32-2.36μm的烃类吸收双谷位置,被确定为塔北地区油气遥感探测波段。  相似文献   
26.
应用农田水量平衡模型估算土壤水渗漏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农田水量平衡模型。并据于模型假设的条件,模拟计算了在冬小麦-夏玉米及冬小麦-裸地条件下历年1m土层土壤水渗漏量。结果表明,土壤水渗漏量与季节内降水量呈正相关,但在不同作物种植制度下有不同的相关关系式。不同水文频率年型下的渗漏量具有明显的差异,湿润年型下比干旱年型下的渗漏量多70~140mm,冬小麦-裸地比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条件下的渗漏量多30~50mm。  相似文献   
27.
28.
油气垂向运移的形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鹤庆 《物探与化探》1994,18(6):426-430
油气由于地下的压力差、浓度差和比重差等因素,使烃类运移到地表。常见的油气苗是烃类渗漏的宏观标志,但更为普遍存在于地表的烃类渗漏是微观标志,它需要用精密的仪器才能检测出来。琼斯(1975年)发现近地表土壤气同地下储层气以及钻孔中遇到的显示气,在化学成份上十分一致。言文伯等(1990年)发现油气藏紫外吸收值,油浸岩的数值最高,其次是油层上方沉积岩,再则是油田上方土壤,而非油田上方土壤紫外吸收值最低。井中化探的烃类指标浓度或相对强度,从油气层至地表是递减的,为油气垂向运移的形迹提供了直观依据。  相似文献   
29.
赤水油气遥感信息地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佑德  杨惠民 《贵州地质》1994,11(4):296-302
根据赤水天然气区遥感信息TM影像迭合图以及微渗漏理论研究了赤水地区的油气遥感异常,进行了地质背景及因素分析和分类,指出了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0.
渗漏是严重影响堤坝安全的主要形式,确定渗漏通道的位置是进行堤坝渗漏整治的前提和基础。温度场探测堤坝渗漏的研究是其中一种较便捷的方法,但是在理论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库水和地下水存在着温度差异的基础上,考虑堤坝发生集中渗漏后,渗漏通道中的地下水与周围土体进行热量交换,造成渗流通道附近地层温度发生改变,建立起温度场对渗漏通道的反演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地温梯度的影响,可以建立有集中渗漏通道影响下的二维热传导方程,进而以现场测井的温度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对泛定方程进行求解,最终得到渗漏通道的位置。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通过温度场反推渗漏通道参数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