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1528篇
海洋学   18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29篇
自然地理   682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依据中、澳部分河流的资料,探讨了冰后期海面变动各个阶段对河流-河口体系不同部位的影响及时空变化,划分出4个发育阶段。早期海进主要使下游河段发生沉积,晚期海进导致河口湾的形成,稳定阶段沼泽沉积发育,海退阶段河口湾充填,并逐渐转化为三角洲。在同一个地区,河流-河口体系随时间而变化:海进时,依次由下游河段转变为河口湾,最后可能成为口外海域;海退时,则由口外海域变为河口湾,可能进而成为三角洲。  相似文献   
992.
基于KiK-net台阵中73个台站的一维土层模型和从不同地震中筛选的262条地表加速度记录,按照峰值加速度的分档标准和场地分类原则,将这些记录分成了28组.采用一维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的等效线性化方法,反演计算了基岩输入加速度.通过分别计算各组基于有效峰值加速度EPA的场地放大倍数,并得到了各类场地的有效峰值加速度的调整系...  相似文献   
993.
千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千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遴选出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分布的关键自然和社会经济因子,在考虑空间数据自相关性影响的基础上,综合利用GIS空间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构建2005年千河流域耕地、林地和草地三种主要地类空间分布概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该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较为理想,且不同驱动因子对不同地类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994.
995.
黄景  方赛军  曾影 《地理教学》2013,(17):25-26
正以下两节教学设计是节选自"国培计划(2012)"培训团队(地理学科)研修项目在华中师大一附中举行的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教学设计一是由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龙泉老师设计,教学设计二是由山西省晋中市教育局教研室尹宏伟老师所设计,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翟军 《地理教学》2013,(6):42-43
正地理环境整体性是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指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997.
正题目(08年全国卷)读下图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评析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邵俊峰 《地理教学》2013,(23):39-41
范例教学是由德国的M.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人提出的借助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知识,并发展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主体与客体、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范例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用抽水试验方法来查明水文地质特性和确定水文参数,不仅是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而且也是求取K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乌拉陶勒盖矿区水文地质情况,利用抽水试验资料,对确定水文地质参数K及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记录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沉积环境、气候及生态环境的良好指示标志。文中主要研究了黄河中下游焦作区段现代边滩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及其造迹者的组成与分布特点,即:(1)近岸边滩:几乎无植被,以层面上的生物觅食迹为主,其造迹生物主要有鸟类、长泥甲虫(鞘翅目长泥甲科)和隐翅虫(鞘翅目隐翅虫科)等;(2)远岸边滩:有大量植物根出现,大多数生物遗迹是层内U形、Y形和W形潜穴以及层面上的F形、Y形爬行迹和觅食迹,其主要造迹生物为蝼蛄(直翅目蝼蛄科)、蟋蟀、狼蛛和蠕虫类等;(3)泛滥平原:出现大量植物根,以层内J形、漏斗形等的生物居住迹和进食迹为主,主要造迹生物为蝼蛄、蟋蟀、田鼠、蚁狮和狼蛛等。基于沉积物粒度分析、总有机碳测定、菌落平板计数法等手段分析得知,研究区现代生物遗迹的深度随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数量的增加及植物根长度的增长而增加,而丰度和分异度随沉积物粒度的递减及总有机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该成果一方面能为研究区黄河边滩上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提供新资料,另一方面也能为地史时期河流沉积环境的研究乃至古地理、古生态环境重建提供生物遗迹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