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462篇
海洋学   21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对塔东地区古城4井上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碳酸盐岩围岩及充填物的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成分的对比研究表明,充填于中、上奥陶统和上寒武统的流体分属于2个不同来源的流体体系。充填于中、上奥陶统灰岩裂缝中方解石脉的w(87Sr)/w(86Sr)介于0.7084~0.7088,它与早奥陶世海水的w(87Sr)/w(86Sr)相近;流体体系为CH4-H2O体系;充填物与围岩间具有明显的碳、氧同位素差异,表明上部流体体系中的流体来自于奥陶系地层本身。上寒武统白云岩裂缝中方解石脉的w(87Sr)/w(86Sr)为0.7138,明显地高于同时代海水的锶同位素值;流体体系为CO2-H2O体系;下部流体体系中的流体为外来富锶流体。上、下流体体系间互不连通暗示着上寒武统地层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22.
小塔子沟金矿床位于凌源一北票金矿成矿带的中部,为受区域断裂构造、燕山期石英二长岩和太古界小塔子沟组变质杂岩所控制的含金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该区成矿控制因素,认为区域上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3.
2008年9月8日上午8时左右,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突发溃坝事故,库内大量的尾矿与废渣随水流一起冲出库区,致使坝体溃决,形成了长达2km的泥流灾害。将库区下游分布的新塔矿区集贸市场、新塔矿业公司办公楼、矿区派出所、矿区电影院全部掩埋;将新塔矿业公司变电站及矿区医院部分房屋冲毁,造成了272人伤亡的灾难。  相似文献   
24.
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形态的示量特征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卫星照片判读和实地观测,库姆塔格沙漠的“羽毛状沙丘”由两种风沙地貌构成:东北-西南走向的新月形“沙垄”为“羽轴”;垄间分布的波状微起伏的“大沙波”为“羽枝”,“大沙波”与沙垄的夹角为75°~103°。二者组合成类似“羽毛”的风沙地貌。新月形“沙垄”由单个新月形沙丘的前一沙丘的迎风坡与后一沙丘东翼相连构成“沙垄”。组成“沙垄”的新月形沙丘的两翼平均长37.5m,翼间距30~66m,沙丘高3~19m;在所观测区域内,沙丘沙的分选性由南向北变差。新月形“沙垄”长为3~22km,垄间距为1~3km,其问分布浅色和暗色相间的波状微地貌,暗色部分平均宽24.3m,浅色部分的平均宽11.6m。暗色部分表层沙粒的粒径有60%在1.00~0.25mm之间,以暗色矿物为主,而浅色部分表层沙粒的粒径的90%在1.00~0.25mm之间,分选性相对暗色部分较好,以石英等浅色矿物为主。暗色和浅色微地貌成对出现,相对高差约7cm。这种波状微地貌在库姆塔格沙漠中北部重复出现,类似于风沙地貌分类的沙波,暂称其为“大沙波”。  相似文献   
25.
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组是典型陆相火山.沉积体系(盆地),主体由基性及中酸性火山熔岩组成,火山碎屑岩及火山碎屑沉积岩较少,通过对纸房地区晚石炭世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火山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它属于造山期后固结初期,新陆壳裂谷向高原火山岩演化的同岩浆源、同沉积盆地、同火山作用的钙碱系列双峰式火山岩.  相似文献   
26.
1概述加强对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极端事件的预测和预报,并通过实施完备的防灾、减灾、救灾战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极端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减灾手段之一,在抵御气象灾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未雨绸缪,趋利避害,营造美好的生存环境,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人工影响天气技术问世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并从起初的人工增水逐步扩展到人工防雹、人工消云(雾)、人工防霜、人工抑制闪电等方面。同时,人工影响天气的理…  相似文献   
27.
应用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两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吐鲁番1997-2000年山区人工增水作业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作业影响区内作业年份5-6月平均流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8.
随着既有建筑物的增层改造工程的发展和技术的日益成熟 ,为了提高原有建筑物地基土强度和变形能力 ,对其基础加固处理也愈加频繁。如何准确有效地评价其地基加固质量及其空间变化的均匀性是关系此类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 ,讨论既有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地基加固质量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该建筑物建于 5 0年代 ,原设计为 5层 ,现增层为 6层 ,采用高压注浆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中原地区1500年-2000年所有19次M≥6级地震后空间图像的分析,初步认为M≥6级地震发生后平均63年内,在距原震中平均176km内无M≥5级地震发生,全部19次震例均呈现出内部减震效应,而在其外围出现地震增强的活动图像特征,增震效应对应率为72%。这种强震后的减(增)震效应,不仅对地震危险性分析,而且对1年尺度以上的地震趋势预测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记者潘继鹏报道:2002年9月1日,自治区计划与发展委员会组织国家和自治区有关专家对《开发利用新疆空中水资源建设一期工程》中的《新疆重点地区人工增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新疆山区人工增水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论证并获得一致通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增加区域降水量,增加河水径流量,改善水分循环,有利于缓解制约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等突出矛盾。对于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缩小与东部的差距,稳定社会和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