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520篇
海洋学   9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幕阜山是中国重要的稀有金属矿集区,区域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形成的复式花岗岩基与稀有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目前,区域内黑云母花岗岩阶段和二云母花岗岩阶段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已有报道,而岩浆演化晚期白云母花岗岩阶段的相关成矿作用缺乏研究.文章选取了幕阜山东部麦埚铍矿床内由白云母花岗岩分异形成的含绿柱石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 ...  相似文献   
732.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交界、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海岸带是一个极其复杂、高度多样化的、复式交叉系统,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岸带生态系统是能量、物质交换激烈的地带,是高生产  相似文献   
733.
幕阜山稀有金属矿集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是中国典型的具良好成矿潜力的大型复式岩基,近年来在其周边发现了仁里等超大型高品位矿床.全岩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幕阜山岩基是由深部同源岩浆支撑的跨地壳岩浆系统,经岩浆多次脉动上涌而形成的"体中体"模式复式岩基.文章通过梳理幕阜山岩浆时-空-物质演化特征,认为岩基总体呈现出...  相似文献   
734.
白马山复式岩体位于湘西雪峰山弧形构造隆起带与湘中白马山-龙山-紫云山EW向构造带的交汇处,由水车、龙潭、小沙江和龙藏湾超单元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显示,水车、龙潭、小沙江、龙藏湾超单元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424.9±2.2Ma、228.2±1.3Ma、225.3±1.1Ma和215.0...  相似文献   
735.
综合利用地震属性、常规/成像测井、取心标定以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对顺北4号断裂带内部核带结构综合厘定与统计分析,开展走滑断裂断控型储层发育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走滑断裂带核带结构决定了主要储层类型,分段构造样式控制了核带结构及其对应优势缝洞的发育部位。断裂带内部并非“连片”发育均质储集体,在单个断面的控制范围内,角砾带与裂缝带通常呈组系展布,规模储层之间夹持致密的基岩,整体构成簇状发育特征。不同类型分段内部,断面控制的核带结构也有各自的特点。压隆段活动强度大,内部钻井揭示的角砾带和裂缝带从数量和宽度上均具有明显优势,呈现出“多破碎带+多裂缝带”的特征。拉分段核带结构多发育在边界断面附近,内部核带结构欠发育,活动强度仅次于压隆段。平移段活动强度为3类分段中最弱,核带结构规模相对最小,单断面控制的裂缝带个数最少且间距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动用有效储层以获得更高的单井产能,应根据不同分段类型各自核带结构的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井轨迹,确保尽可能多地钻揭断裂带内部核带结构。结合单井单位压降产能分析表明,储集体规模并非控制单井产能的唯一因素,不同性质分段的储集体连通性可能是控制单井产能的另一个...  相似文献   
736.
日本不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从 2004年7月7日至2005年6月30日筹资168 亿日元,租用挪威籍物探船“Ramform victo- ry”号,在中国东海“春晓”油气田附近,即其单方主张的所谓“中间线”以东海域进行海底资源调查。对此,中方不仅对日方提出了强烈抗议和进行外交交涉,而且派出中国海监飞机和船只前往日船作业现场进行维权执法。日本雇用外籍船只对东海海底资源进行调查期间,中日双方先后于2004年10月和2005年5月两次在北京就上述问题进行外交磋商,最终未达成统一的认识。 2005年7月14日日本政府又宣布批准“帝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单方主张的“中间线”以东海域进行试开采。中国外交部当天就作出了强烈反应,声明中方的一贯立场,抗议日方作出的错误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