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9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1274篇
海洋学   15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利用天然地震和工程爆破在莫霍界面上的反射波和首波测定地壳厚度的方法,求出临汾地区的地壳平均厚度为38km,侯马、介休地区37km、吕梁山区44km,太行山区43.5km。指出沿临汾盆地汾河河谷有深大断裂存在,地壳深部莫霍间断面为一上隆的条状地带与地面的NNE向断陷盆地相对应。  相似文献   
112.
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平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形成数百个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本区侵入岩的氧化钾分布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燕山北区中酸性侵入岩K2O含量普遍较高,平均为5.0%,而燕山南区中酸性侵性岩K2O含量平均为4.0%,统计分析表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与地壳厚度呈线性相关,;地壳厚度是决定燕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与板块边缘岛弧带火山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制药  相似文献   
113.
《大气科学》1995,19(4):385-394
  相似文献   
114.
本文通过比较太阳直射表和太阳光度计探测的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了从太阳直射表探测的全波段太阳直射光强信息确定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误差,并应用北京观象台的太阳直射表观测资料,反演得到了 1990—1993年北京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了该光学厚度月与年变化规律以及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北京大气气溶胶含量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关于有效水汽含量的一个经验关系式,用于确定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115.
利用Euler平流扩散方程和K模式闭合方案的数值解,讨论了混合层厚度、风速和稳定度3因子对银川市冬季地面SO2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极不稳定层结(A级)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50m时能使地面SO2浓度减少40%~75%,而在稳定层结下混合层厚度增加200m时仅减少20%的浓度;而当混合层厚度和风速分别增加250m和3.8m·s-1、层结由稳定(F)变为极端不稳定(A),并且当混合层最大厚度和最大风速分别限制在650m和4m·s-1时,老城西部地面浓度减少了90%,稀释效应最显着。  相似文献   
116.
本文根据中国东部陆缘地区--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壳与上地幔结构和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阐述了其与一串含油气裂谷型盆地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其沉积和演化。 结果表明:这一系列含油气盆地,分布在上地幔顶部的隆起地区,均具有异常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这些盆地中有着巨厚的中、新生代的沉积,具备了良好的生油与储油条件。它们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并且受着深部地幔物质运移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7.
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气溶胶光学特性观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6月28日~7月19日在敦煌场, 7月25日~7月31日在青海湖水面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综合野外测量试验, 其中采用3台先进的法国CIMEL太阳辐射计对两个场地大气光学特性进行了系统全面测量, 获得大量晴空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光学数据。利用Langley法处理气溶胶通道数据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及其光谱变化。测量结果显示550 nm波长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别为0.12、0.18, 由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波长变化得到气溶胶Junge参数分别为2.6、3.0, 并与几种典型气溶胶类型比较。结果表明两地在晴空天气里, 气溶胶含量较小, 符合遥感卫星传感器辐射定标的大气条件。  相似文献   
118.
目前,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而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和稳定带厚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利用Sloan的CSMHYD程序研究了外界条件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曲线及稳定带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天然气水合物中含有其他气体时,除了氮气会使水合物稳定存在的区域变小外;其他气体都会使稳定区域变大,且甲烷含量越少,水合物越容易形成;对于本文中所提到的几种气体,丙烷和硫化氢对相平衡曲线的影响最大;另外,水合物稳定存在的区域会随着盐度增加而变小.地温梯度、水深、海底温度、气体组成和孔隙水盐度对稳定带厚度的影响不同,其中稳定带厚度与地温梯度呈指数相关关系,与水深呈对数相关关系,与海底温度、水合物中甲烷含量及气体组成呈线性相关关系.水深从1 000 m增加到4 000 m时,稳定带厚度增加了大约400 m;水深2 000 m情况下,地温梯度从0.02℃/m到0.1℃/m变化时,稳定带厚度减薄了大约660 m;底水温度从0~17℃的变化过程中,稳定带厚度减薄了大约1000m;在水合物中气体组成从纯甲烷到含20%乙烷时,稳定带厚度增加了大约170m;盐度在0~4.5 wt%的变化中,稳定带厚度减薄了大约130 m.由此可见,在这几种因素中,地温梯度和底水温度对稳定带厚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9.
使用软件1,将岩层序号、导线的方位和倾角、岩层的倾向、倾角和两层面切割导线处的读数分别输入A、F、G、H、I、J、K列,先后分别沿M、N列从第2行单元格开始拖动鼠标,岩层真厚度数据和累积厚度即刻计算出来,进一步可计岩组或岩性段的真厚度;将导线的序号、方位、倾角、长度分别输入W、X、Y、Z列,先后分别沿AB、AC、AD、AE、AF、AG、AH列,从第2行单元格开始拖动鼠标,导线的水平投影长度、纵座标增量及其累积值、横座标增量及其累积值、高程增量及其累积值即刻计算出来。使用软件2,在输入原始数据的同时,结果便计算出来。  相似文献   
120.
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逆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分析乌鲁木齐低层大气逆温变化特征,通过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2000-2004年的探空观测资料,从逐日探空原始记录中提取得到贴地逆温、脱地逆温的底部、顶部高度、温度,分析它们的变化情况。乌鲁木齐市低空大气温度层结全年以弱稳定为主,一年四季都存在逆温层。冬季是逆温特征最为显著的季节,强度最强,平均为1.06℃/100 m。冬季逆温发生频率最高,平均为89%,贴地逆温厚度最厚,平均为860 m,脱地逆温底高平均为534 m,顶高平均为1 187 m。由于蒙古反气旋的冷空气在准噶尔盆地堆积,使得乌鲁木齐冬季近地面大气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