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3篇
  免费   1306篇
  国内免费   3017篇
测绘学   532篇
大气科学   365篇
地球物理   1017篇
地质学   6590篇
海洋学   67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480篇
自然地理   419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64篇
  2022年   320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29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71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263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4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相山铀矿田变质基底的变质作用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山铀矿田的变质基底,自晋宁期以来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变质变形演化历史,至中生代为止,共经历了4个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中元古代区域热动力变质作用,中元古代后的热接触变质作用,中生代动力变质作用,中生代晚期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多期次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反映了本区自元古宙以来一直是一处地热异常区.相山地区铀成矿期的成矿作用,是一系列构造-岩浆-变质作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
长江中下游金属矿找矿前景与找矿方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津 《中国地质》2008,35(5):771-802
本文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点,提出今后深部找矿的主要对象是:找隐伏含矿岩体及有关的各类矿体,找岩体中的大型斑岩型矿床,找受岩体和五通砂岩联合控制的层状矿;讨论了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应用中要注意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强调应发挥包括重力、磁法、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岩性探测仪及多种天然地震法和化探方法等综合方法的作用,并与地质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密切结合;讨论了方法应用试验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文章最后一部分是从本区大地构造的演化探讨了区域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前景,认为这一地区是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挤压造山带及其前陆区,在岩石圈强烈挤压下形成地壳增厚和深部物质的挤出折返,使深部的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岩层推到地壳浅部;深部生成的柯石英等高压超高压矿物及地幔熔融岩浆同时上侵;生成大量钙碱性岩浆并存储在中地壳部位,通过长期与中下地壳金属物质进行交换,形成矿液的集中优势,通过后期出现的张性断裂构造而进入地壳表层,再经过与围岩发生物理化学成矿作用后沉淀成矿。归纳出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造山带一种新的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23.
单柱式海上风能结构物近年来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德国制定了研究大型单柱式风能结构的计划.基于计划要求,通过对历年一些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建立了新型的实验模型模拟单柱式海上风能结构,同时运用Fe程序进行了模拟,共同对砂土中单桩在循环力作用下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不同渗透率砂土和不同频率的循环力条件下的土体孔隙水压力作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土体中孔隙水压力的存在和其存在的大小是受自身和周边条件影响的.此研究结果对于德国大型单柱式风能结构物的研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4.
光电倍增管的伏安特性系指,当投射到光阴极上的光强恒定时,阳极电流与总的工作电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
分析了长江口疏浚土的成分后,选取其有效成分。然后,配以其它原料如炭粉等,经高温处理,可制得监色的颜料,并对颜料进行亲水亲油试验和电镜分析。  相似文献   
26.
许炯心 《海洋学报》2007,29(5):88-94
以夏季风强度指数和年均气温作为反映气候变化的指数,以人类净引水量和流域水土保持面积作为反映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并以黄河流域为例,研究了三角洲造陆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表明,夏季风强度指数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1)在1951~1963年夏季风强度指数呈持续增强的变化趋势;(2)在1963~1965年夏季风强度指数呈突变式减弱;(3)在1966~2000年夏季风强度指数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且呈缓慢减弱的趋势.年降水量变化与夏季风强度指数有同步关系.从1950到1970年的年均温度在波动中略呈降低趋势,然而从1970年开始年均温度在波动中具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气候变化会导致入海泥沙通量的变化,并可能进一步导致三角洲造陆速率的变化.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入海泥沙通量在1952~1964年均呈增大的趋势,1964年后则呈减小的趋势,在总体上与夏季风强度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除了气候变化以外,流域水土保持和引水对三角洲造陆也有影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三角洲造陆速率随夏季风强度指数的减弱而减小,随年气温的升高而减小,随梯田林草面积的增加而减小,随年净引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同时还表明,夏季风强度指数、年均气温、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和人类净引水量对三角洲造陆速率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4.94%,3.80%,53.82%和7.44%.表示气候变化的两个变量的贡献率之和为38.7%,说明气候变化对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7.
王靖  许涛 《海洋信息》2003,(3):27-28
海上桶形基础平台用桶形基础代替了传统的海上导管架平台的桩基础,被誉为“导管架平台基础工程技术新时代的曙光”,具有节省钢材、海上施工时间短、可重复利用和投资省等优点。本文综合介绍这类平台的工作原理、基本特点以及我国第一座海上桶型基础采油平台的设计、建造、研究等内容。  相似文献   
28.
筒型基础沉贯阻力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炎平 《海洋工程》2002,20(3):23-28
系统地总结国外有代表性工程实践对筒型基础沉贯阻力的研究 ,并将各种方法综合起来 ,提出了加权综合估算法 ,供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9.
西太平洋暖池变异及其对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研究了西太平洋暖池区(0°~16°N,125°~145°E)上层海洋的变化特征以及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垂向温度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尤其在次表层(120~200m)的变化最为明显.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明显早于西太平洋次表层的海温异常.分析发现,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海温异常是导致整个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场变异的关键区,当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冷暖信号加强时,3~4个月后西太平洋海温场出现大范围的冷暖异常.  相似文献   
30.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